














l)脱氧胸苷酸合成酶(TS):据前所述和大量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证实:TS与肿瘤对5-Fu化疗敏感性有关,是以氟尿嘧啶睫为基础化疗疗效和预后指标的。氟尿嘧啶耐药的主要机制是Ts过表达[8]。可以说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无论期别,以5-Fu为基础的化疗,TS低表达的的患者有更高的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但是在2005年ASCO年会上一项回顾中, 1326例II、III期术后患者,仅在IIIC期亚组发现TS低表达患者能从5-Fu为主的化疗中获益[9]。这可能与微转移灶的Ts表达有关.所以说Ts高表达患者仅行手术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辅助化疗。(2)二氢吡啶脱氢酶(DPD)
PD是5-Fu代谢的限速酶,进入人体的5-Fu多在肝脏代谢,超过80%经过DPD代谢成二氢氟尿嘧啶,再分解,排除体外。它与5-Fu的清除率、化疗的毒性、化疗的疗效密切相关,DPD缺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致命性的毒性。有报道,在体外[10]和体内[11]转移瘤模型中均证实了肿瘤中的DPD活性是决定肿瘤是否对5-Fu敏感的重要因素。McLcod等[12]报道结肠肿瘤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的DPD活性比值约为0.76,这可作为预测肿瘤是否对5-Fu耐药的一个标志,比值越高耐药的可能性就越大。关于肿瘤组织中DPD表达与辅助化疗获益关系的研究,有文献记录[13]II、III期结直肠癌中DPD低表达患者,术后接受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5年生存率,这主要是DPD低表达肿瘤生长较快,对5-Fu化疗敏感。
l)需经肝药酶代谢的氟化嘧啶衍生物:喃氟啶(FT-207)、双喃氟啶,它们都是5-Fu的无活性前体,在体内经肝药酶及细胞色素(P-50)系统降解逐渐转变为5-Fu发挥作用。其他的如优福啶(UFD)、替吉奥(S-l)等。UFD是FT-207与尿嘧啶1:4的复合制剂,尿嘧啶可阻断FT-207的降解而特异性地提高肿瘤组织中的5-Fu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浓度。S-l是由日本开发的,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结直肠癌II、III期临床研究。S-l是由FT-207加5-氯-2,4-羟吡啶 (CDHP)和Oxonic酸组成,CDHP能够抑制在二氢嘧啶脱氢酶作用下从FT释放出来的5-Fu的分解代谢,有助于长时间维持血中和肿瘤组织中5-Fu有效进而延长5-Fu血浓度维持时间,从而取得与5-Fu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疗效。Oxonic酸能够阻断5-Fu的磷酸化.口服给药之后,Oxouic酸在胃肠组织中具有很高的分布浓度,从而影响5-Fu在胃肠道的分布,进而降低5-Fu的消化道毒性。抗癌作用超过5-Fu或UFD,与顺铂有高度协同作用。Ohtsu[l4]报道日本初治结直肠癌62例临床II期研究结果,S-1用法:体表面积<1.25 m2者,40mg,bidx28d;<l.5m2者,50mg,bid;≥1.5 m2,者,60mg,bidx28d,休息14d重复。有效率35.5%(无CR),中位生存期12个月。毒副反应:I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2.9%、IV度血小板减少8.1%。(2)直接水解释放的氟化嘧啶衍生物:主要是口服药物如卡莫氟、三氟胸苷等,在体内不需P-450代谢就可缓慢释放5-Fu发挥作用。(3)具有靶向性的氟化嘧啶衍生物:氟特龙、卡培他宾 (Xeleda)。特别指出的是,氟特龙只有在嘧啶核苷酸磷酸化酶 (PyNPase)的作用下才转化为5-Fu,而PyNPase具有特异的组织分配特性,其活性在肿瘤组织较临近正常组织高3~10倍[15];同时,PyNPase浓度高的肿瘤组织中微脉管密度也增高[16],可选择性的破坏血管增生程度高的肿瘤组织,所以其抗癌活性也就高于其他抑制细胞分裂的化疗药物,显示出选择特异性抗癌作用。Xdeda是最具生物活性的口服氟化嘧啶药,不同于氟特龙的是,它在体内非常稳定,要经胸苷磷酸化酶(TP)作用逐渐转化为5-Fu而发挥抗肿瘤作用[17],其逐级代谢产物不具有细胞毒性。又有模拟持续输注5-Fu的抗癌作用,并对其他氟化嘧啶等化疗药耐药的肿瘤仍然有效。由于TP酶具有特异的组织分配特性,即在肿瘤组织中的活性高于正常组织,因此Xeloda在肿瘤局部分解活跃,从而显示出靶向性抗癌作用[18]。因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单药有效率接近25%,半数患者保持稳定,骨髓抑制作用很轻,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进展期结直肠癌临床II期随机研究:Cutsem[l9]报告A组39例,xeloda 1331mg/m2.d连续服用,有效率21% (CR2例),稳定51%,中位治疗期109天,中位有效期127天,无毒副反应,手足综合症33%;B组35例,Xeloda 25l0mg/m2.d,dl~d14,休息7天重复,有效率24%(CR1例),稳定62%,中位治疗期145天,中位有效期230天,严重腹泻、呕吐l例,手足综合症45%;C组35例,1 657mg/m2.d, Lv60mg/m2.d,d1~d14,休息7天重复,有效率23%(CR2例),稳定63%,中位治疗期130天,中位有效期165天,无严重毒副反应,手足综合症54%。进展期结直肠癌临床III期随机研究:Hoff[20]报道Xeloda组302例,1250mg/m2.d, bidx2w,休息l周后重复,有效率24.8%,稳定48.3%,中位有效期4.3个月,中位生存期12.5个月,毒副反应:III度40.5%、IV度2.7%、手足综合症18.1%。可以看出Xeloda具有三大优点:①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增强抗肿瘤作用;②降低正常器官组织的药物浓度,减轻了全身性的毒副反应;③口服给药更为方便,降低因静脉滴注和III~IV度严重毒副反应而发生的住院费用。
e Gramont方案、Mayo方案、AIO方案、PIV方案等。
V500 mg/m2滴注,5- Fu1500 mg/m2-2000 mg/m2滴注24h,qlw,连续6w,8w为l周期。此方案由wehHJ等人[33]设计,应用高剂量5-Fu每周l次,对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及疾病进展时间均有提高。
:0.04),而其化疗副作用更轻(P<0.001)。认为口服卡培他滨是结肠癌辅助化疗有效方案。卡培他滨的副作用和静脉持续滴注5-Fu相似,手足综合征常见,其他毒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等[24].卡培他滨联合新一代化疗药物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或分子靶向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V400 mg/m2,d1 静滴2h,5- Fu400 mg/m2,静脉快速输注d1,后5- Fu1200 mg/m2.d持续静脉滴注2d;L-OHP85 mg/m2,d1)、FOLFOX7方案(第l天静滴大剂量的L-OHP130 mg/m2,联合改良的 de Gramont方案)、XELOX(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等。尽管临床试验[42~43]己证明mFOLFOX6和FOLFOX7方案己在伴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患者中呈现更高活性,耐受性亦较好,但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尚无III期临床证据。
化疗两组,中位治疗10周期。观察III~IV度毒性反应分别为呕吐(1%:6%),腹泻(6%:11%),血小板减少(1%:2%),白细胞减少(46%:40%);3年无病生存率,FOLFOX组77.9%;LV5-FU2组72.9%。其中III期病变71.8%:65.5%:II期病变86.6%:83.9%;FOLFOX组3年复发减少27%,因而认为FOLFOX方案作为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辅助化疗方案是安全的,可改善3年存活,优于LV5-Fu2(P<0.01)[56-57]。近年来美国和欧洲正在进行的II、III期大肠癌辅助化疗的研究有LV/5-Fu每周方案加或不加CPT-11(每周)共8周
V/5-Fu单用或联合Edrecolomab(抗结肠癌单抗);Lv/5-Fu单用或联合自身瘤苗;LV/5-Fu加或不加腹腔内化疗或肝动脉化疗;II期大肠癌手术加或不加de Gsamont(双周)方案或AIO(每周)方案等10余个研究。直肠癌根治术后,I期局部复发率5%~10%;II期15%~30%;III期>50%。术后辅助放化疗是根治术后II/III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联合放化疗对存活的益处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或术后给予放射治疗。术后辅助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33%~61%;术后辅助放化疗5年生存率42%-81%[58]。鉴于上述情况,作者认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淋巴结转移阳性、脉管瘤栓、侵犯神经周围、侵犯浆膜或周围组织器官、低分化者;或者术中见肿瘤粘连、肠梗阻、肠穿孔,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不详或不足12个,术后CEA持续高水平者,均为辅助化疗的适应证。对于符合化疗条件(消化道功能基本恢复,一般状况良好,外周血象和肝肾功能、心功能基本正常,无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快(术后3~4周)行术后辅助化疗6个月;对于上述情况的直肠癌应先行术后辅助放疗,短期休息后,继续行辅助化疗。已经证明,单用5-Fu或5-Fu联合Lev(左旋咪唑)的疗效均低于5-Fu/LV;但是5Fu/LV再加上Lev并未见到更多益处,因此作者建议,大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首选 Mayo(Lv20 mg/m2联合5- Fu425 mg/m2)方案,每月l次,连续6周期;或de Gramont(Lv200 mg/m2, iv 2 h联合5-Fu先400 mg/m2, iv bolus然后600 mg/m2 civ 22h,d1~d2)方案,q2w,连续10-12周期。由于高龄患者或对化疗可能耐受不佳者,可考虑应用卡培他滨口服代替之(卡培他滨2500 mg/m2.d),连服2周,休息1周,总共6周期。对于高危因素较多者(LNM>12个,大量脉管瘤栓,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等),可考虑联合L-OHP或开普拓。作者认为,与双周方案相比,3周、4周、每周方案都有各自的不足,因此可首先考虑应用含L-OHP的FOLFOX4或FOLFIRI等双周化疗方案。己知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有l/4以上患者最终会发生转移或复发,因此术后定期复查。复查的时间和地点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到肿瘤专科医院,至少是综合医院的肿瘤科,请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医师协助完成必要的检查,术后2年内应每6个月复查1次,2年以后可每年1次。复查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肿瘤情况(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重要脏器功能状态。如发现复发或转移迹象,应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 
ippincott Raven Publishers.1997,709.
alliative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ECCO Educational Book,200l, 185-202.
hiladelphia 8th edition,2001,729-730. 






|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www.kaseisyoj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