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
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由三个拱形组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四扇门。它复古的全石质建筑体上布满了精美的雕刻。凯旋门中心拱顶内装饰着111块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场战役的浮雕,它们与拱门四脚上美仑美幻的巨型浮雕相映成辉,使人感觉它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建筑,更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
在它面向香榭丽舍田园大道(Champs Elysées)的门楣上有两个著名的花饰浮雕:右侧门柱上的那个展翅的自由女神后跟随着朝气蓬勃前去出战的战士的雕塑是“志愿军出发远征(le Départ des Volontaires)”即著名的“马赛曲(La Marseillaise)”;另一个“拿破仑凯旋归来(Le Triomphe de Napoléon)” (1810年由 让-皮埃尔 科特(Jean-Pierre Cortot)雕造),表现了拿破仑大捷归来后举行庆祝胜利仪式的欢腾场面。这两个不朽艺术杰作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面向万军林荫大道(Avenue de la Grande Armée )的门楣上是由昂图瓦纳 艾戴克斯(Antoine Etex)雕塑的“共和国(La République)”(又称“抵抗运动(La résistance)”)和“和平之歌(La Paix)”大型浮雕。 在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战役,马赫索(Marceau)将军的葬礼,攻占阿莱克桑德里(Alexandrie),热玛卑斯(Jemmapes)战役,强渡阿赫高乐(Arcole)大桥及阿布奇(Aboukir)战役。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的遗体在凯旋门下被安葬。随后的1923年,一团纪念所有为他们的祖国捐躯的法国士兵的焰火在这位无名烈士的墓旁燃起,从此这团火焰每晚都在18点30分被点燃,彻夜长明,经夜不灭。每年的11月11日也成了一战停战节纪念日,纪念1918年法国从德国手里收回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 LA LORAINE)地区。
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最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最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凯旋门复古的全石质建筑体上布满了精美的雕刻。凯旋门的内墙刻有宣扬拿破仑一生中96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有取材于1792-1815年法国战史的巨型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凯旋门中心拱顶内,装饰着111块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场战役的浮雕,它们与拱门四脚上美仑美幻的巨型浮雕相映成辉,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的,就是位于面向香榭丽舍田园大道(Champs Elysées)的门楣上有两个著名的花饰浮雕:右侧门柱上的那个展翅的自由女神后跟随着朝气蓬勃前去出战的战士的雕塑是“志愿军出发远征(le Départ des Volontaires)”的情景,即著名的“马赛曲(La Marseillaise)”。 这一名作取名《出征》(又名《马赛曲》)的浮雕,它是浪漫主义雕刻大师弗朗索瓦·吕德的不朽艺术杰作。另一个“拿破仑凯旋归来(Le Triomphe de Napoléon)” (1810年由 让-皮埃尔 科特(Jean-Pierre Cortot)雕造),表现了拿破仑大捷归来后举行庆祝胜利仪式的欢腾场面。这两个不朽艺术杰作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面向万军林荫大道(Avenue de la Grande Armée )的门楣上是由昂图瓦纳艾戴克斯(Antoine Etex)雕塑的“共和国(La République)”(又称“抵抗运动(La résistance)”)和“和平之歌(La Paix)”大型浮雕。在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战役,马赫索(Marceau)将军的葬礼,攻占阿莱克桑德里(Alexandrie),热玛卑斯战役,强渡阿赫高乐(Arcole)大桥及阿布奇(Aboukir)战役。门楣上还刻有由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指挥的所有大型战役的名字。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的遗体在凯旋门下被安葬。随后的1923年,一团纪念所有为他们的祖国捐躯的法国士兵的焰火在这位无名烈士的墓旁燃起,从此这团火焰每晚都在18点30分被点燃,彻夜长明,经夜不灭。每年的11月11日也成了一战停战节纪念日,纪念1918年法国从德国手里收回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 LA LORAINE)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