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英文:Route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 ),位于西班牙阿拉贡、那瓦尔、拉里奥哈、卡斯提-莱昂、加利西亚自治区。在欧洲,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座人口不到10万的弹丸小城是基督教中与罗马、耶路撒冷齐名的三大圣城之一,并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在中世纪被人们称为世界的尽头。它穿越法国和西班牙边境。自古至今一直是朝圣者们通往冈斯特拉的圣地亚哥之路。沿路有1800座建筑,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条路对于中世纪时期促进伊比利亚半岛和欧洲其它地区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是基督教信仰征服社会各阶层的人和全欧洲的人的见证。德·孔波斯特的圣地亚哥之路是圣地亚哥·德·阿波斯托陵墓的朝圣之路。以此为终点的跨越比利牛斯山脉,连绵蜿蜒于西法边境的漫漫长路就是鼎鼎大名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从遥远的中世纪直到今天,不计其数的虔诚信徒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沿着这条荒凉的朝圣之路奔向终点圣地亚哥顶礼膜拜,正像但丁曾说过的:去过或即将前往圣地牙哥之家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朝圣者。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最早于公元9世纪就已出现,因而被称为欧洲最早的文化旅游指南。传说耶稣的得意门徒圣雅各布在当时还十分偏僻的西班牙传教布道七年之后,回到了耶路撒冷并在那里殉教,他的弟子们把他的尸骨运回了他生前钟爱的西班牙埋葬,灵柩就放在圣地亚哥,实际上,这座边远的城市也正是以圣雅各布而得名(雅各布在西班牙语中的叫法就是SAN TIAGO)。但随着阿拉伯人在西班牙长达800年的异教统治,雅各布的墓地也被破坏埋没,所在之处再也无人知晓。直到公元9世纪初期,一个牧羊人凭借着天上星光的指引终于发现了雅各布的墓穴和遗骨,这座城市从此声名大噪,并在欧洲大陆广为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条长达800公里的道路,每年吸引着超过50万人次的朝圣者和旅游者踏上征途,最终成为了基督教的圣地之一。圣地亚哥朝圣线路1985年被正式确定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随后又被欧洲议会定为第一条欧洲文化旅行路线。
朝圣之路的起点始于法国南部,但地点并不固定,零散线路多达六条,这些小路在法国和西班牙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地区逐渐融合,分别经由松波尔特峰(SOMPORT)和伊巴涅塔峰(IBANETA)两处进入西班牙国境内,最终汇合于纳瓦拉地区的蓬特拉雷纳(PUENTE LA REINA),形成一条固定线路,横跨西班牙北部阿拉贡、纳瓦拉、拉里奥哈、卡斯蒂利亚-莱昂等地区,最终迂回到达沉静倦卧在凶猛大西洋岸边、被称为欧洲边陲的加利西亚地区。好在从古代开始,整条圣地亚哥之路就设置了大量相当清晰的路标,让行走其上的朝圣者免去迷路之虞。有时是石碑,有时是木质标牌,有时只用几笔黄漆画成的箭头(在法国境内则是用白漆)表示,据说连遥远的希腊都设有指向圣地亚哥方向的标志。进入加利西亚大区(GALICIA),此类标志的出现频率更是大大增加,有些指明距离圣城还有多少距离,有些只是简单地标明这是圣地亚哥之路,并在一旁画上贝壳图案(传说中圣雅各布为渔夫出身,因此贝壳就成了整条朝圣之路的标志)。特别指点: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都可以在启程所在地的教堂申请朝圣之路通行证,上面会标明出发地点、朝圣者姓名、护照号码等个人信息以及朝圣者选择行进的方式,有些教堂还会郑重地押印日期和特定戳章。朝圣者在沿途的大小教堂或投宿站都不要忘记在通行证上盖章,到达圣地亚哥后,可在大教堂办事处凭借通行证获取写有朝圣者名称的拉丁文荣誉证书,但获取证书的前提是:徒步行走100公里以上或骑自行车200公里以上。
耶稣的使徒圣地亚哥(SAINT JACQUE)的名字最早出现在福音书中,是传教士让(JEAN)和渔夫加立雷(Galilée)的兄弟。他向着伊比亚利半岛的方向来到欧洲宣传福音。几年后回来,却在44年被赫霍德(Hérode)砍了头。于是他的传奇故事围绕着他的墓地展开了。德奥多尔(Théodore)和阿纳斯萨斯(Anasthase)--- 他路上的两个同伴将他的尸体偷了出来,带到一艘小船上。刚刚越过吉布拉他海峡,一场风暴将他们带到了伊拉弗拉立亚的尤拉河边。起先不同意为圣地亚哥建教堂的加立斯卢浮皇后在奇迹般的阪依后改变了主意。之后的8个世纪,这一切都被人遗忘。直到813年,一个隐士在梦中受到启示,跟随闪耀的星星找到了这块墓地。消息很快传到了欧洲,在950年威莱山的主教科特斯卡尔(GOTESCALE DU PUY-EN-VELAY)带领着第一批朝圣团踏上征途去朝拜之后,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几十万信徒追随他的足迹,朝圣活动如火如荼,将宗教信仰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些都在欧洲史册中有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