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兴
时间:
2013-1-2 16:18
标题: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
爱因斯坦论音乐
爱因斯坦酷爱演奏小提琴,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他。他喜爱十八世纪音乐家的作品,他热爱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对贝多芬则有点敬而远之。对这些大音乐家之后的作曲家,他的兴趣就不大了。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人们对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经常缠得他很不耐烦。因此,1928年德国
一家星期画刊给当时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寄来一份关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问题表请他答复时,爱因斯坦未予置理,这就
不足为怪了。杂志编辑等了一段时间未见回音,就于1928年3月24日再次写信请爱因斯坦回答那些问题。爱因斯坦这次收到信后
于同一天——当时邮件走得很快——写了这样一封不客气的回信:
对巴赫毕生所从事的工作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敬——井且闭上你的嘴。
正巧,同一年年底,另一家杂志社也给爱因斯坦写信征求他对另一位作曲家的意见,爱因斯坦于1928年11月10日回信如下。
关于舒伯特,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演奏他的音乐,热爱——并且闭上你的嘴。
大约10年之后,又有一家杂志社给爱因斯坦寄来一份较有深度的问题表,询问他的音乐爱好。这一次爱因斯坦作了较为详尽
的回答。问题表已经遗失,但从爱因斯坦的回答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提出的问题。爱因斯坦在回信上只标明了1939年:
(一)我喜爱的音乐家有巴赫、莫扎特和一些意大利以及英国的老作曲家。我对贝多芬的兴趣要差得多,但很喜次舒伯特。
(二)很难说巴赫和莫扎特哪个更能吸引我。我并不在音乐中寻求逻辑。总的来说,我全凭直觉,对音乐理论一无所知。如
果我不能凭本能抓住一部作品的内在统一(结构),那我就不会喜欢这部作品。
(三)我一向认为亨德尔的音乐很好,甚至达到了完美无缺的程度。但他的音乐还是有一点儿浅薄。我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戏
剧性过浓,个性过强。
(四)我也很喜欢舒伯特,因为他表达感情的能力很强,并且在旋律创作方面颇具才力。但他几部篇幅较大的作品在结构上
有一定的缺陷,这使我感到困惑不解。
(五)舒曼篇幅较小的作品对我颇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很有独到之处,感情充沛,但他在形式上显得比较平庸,使我不能充
分地欣赏。我认为门德尔松很有天才,但似乎缺乏深度,因而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庸俗。
(六)我认为勃拉姆斯的几首歌曲和几部室内乐作品很有价值,其音乐结构也同样有价值。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在我看来好象
都缺乏一种内在的说服力。我不明白写这种音乐有什么必要。
(七)我赞赏瓦格纳的创作能力,但我认为他的音乐作品在结构方面有欠缺,这是颓废的标志。另外我认为他的音乐风格使
我不可名状地感到咄咄逼人。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我听起来都感到厌恶。
(八)我认为(理查德·)施特劳斯天资过人,但他缺乏意境美,只对表面效果感兴趣。我并不是说我对所有的现代音乐都
不喜爱。我认为德彪西的音乐纤巧多彩,但结构上有缺陷。这种音乐无法激起我的强烈热情。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现代派音乐总的说来对爱因斯坦毫无吸引力。但爱因斯坦对恩斯特·布洛克①却很尊重。1950年11月15日,他可能应人所求用英文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对现代音乐所知甚微,但有一点我确信不疑:真正的艺术应该产生于创造力丰富的艺术家心中的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在
恩斯特·布洛克的音乐中我能够感受到这股激情,这在后来的音乐家中是少有的。
①恩斯特·布洛克(1880~1959),生于瑞士的美国作曲家。
1938年1月,大指挥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荣获美国希伯莱勋章,当时爱因斯坦曾写过这样一段贺词,在授勋仪式上有人朗
诵了这段贺词:
只有把整个身心全部奉献给自己的事业的人才有希望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师,因此大师的高超能力需要一个人的全部心血。托
斯卡尼尼在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明了这一点。
百度古典音乐吧
1928年10月某人给住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写信询问他的音乐爱好对他所从事的那项与音乐风马牛不相及的主要工作是否有什么
影响。爱因斯坦于1928年10月23日回信如下:
音乐并不影响研究工作,它们两者都从同一个渴望之泉摄取营养,而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慰藉也是互为补充的。
作者:
王兴
时间:
2013-1-2 16:20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百科名片
960a304e251f95ca539991e4c9177f3e67095277.jpg
(7.68 KB, 下载次数: 35)
下载附件
2013-1-2 16:20 上传
爱因斯坦(1921)
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www.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