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网论坛

标题: Nat Communications:幸福在哪里(丘脑分泌素1)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兴    时间: 2013-3-17 09:39
标题: Nat Communications:幸福在哪里(丘脑分泌素1)
Nat Communications:幸福在哪里

作者:生物通来源:生物通

2013-3-9 10:43:19

关键词: 幸福 抑郁 多肽 神经递质

幸福这个话题在去年特别火,什么才能让我们感到幸福呢?家庭?金钱?爱情?现在,大洋彼岸的科学家们提出,一种多肽能够让我们感到幸福。

时至今日,人们对人类情感和社交行为背后的神经化学改变并不了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们,首次检测了一种特殊多肽在人体内的释放情况。他们发现,当人感到开心时这种被称为hypocretin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当人感到悲伤时该多肽水平减少。文章于3月5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的网络版上。



研究指出,增加hypocretin可以提升人类的情绪和警惕性,通过靶标这类可量化的大脑异常,将有望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此外,这项研究还首次检测了MCH(melanin concentrating hormone)的释放情况。研究人员发现,MCH水平在清醒时最低,在睡眠时显著升高,说明这种多肽具有令人嗜睡的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能帮助我们理解,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以及经常伴随这一疾病发生的抑郁,”文章资深作者,UCLA的Jerome Siegel教授说。“研究也表明,hypocretin缺陷还可能导致其他类型的抑郁。”

Siegel团队2000年发表的文章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大脑中的hypocretin减少了95%。由于抑郁与发作性睡病密切相关,Siegel的实验室开始研究hypocretin是否与抑郁也有所关联。

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人员直接从八名患者的大脑获取hypocretin和MCH的数据。这些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在脑部植入电极,于是研究人员刚好可以用这些电极进行他们的研究。他们利用与肾透析膜类似的膜,和高灵敏的放射免疫法来检测hypocretin和MCH的释放。

研究人员在这些患者进行日常活动的同时进行记录,包括看电视、社交(如与医护人员或家庭成员交谈)、进食、接受治疗、和醒睡转换阶段。他们每隔十五分钟做一次记录,同时收集微量的渗透标本,并且在患者清醒时每隔一小时通过问卷评估他们的情绪。

研究显示,一般来说hypocretin的水平在情绪积极、社交和清醒时更高。相反,MCH的水平在睡眠时最高,在社交时最低。“这些结果展示了人类清醒和睡眠时的情绪特点,这些之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Siegel说。

目前,一些制药公司正在开发hypocretin拮抗剂作为安眠药。现在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可能在带来睡意的同时影响情绪。研究人员此前曾发现,hypocretin是啮齿类动物找乐子的时候必需的,该多肽在回避性行为中不起作用。现在研究显示,hypocretin能够提高人类的情绪和警觉性。






欢迎光临 华成网论坛 (http://www.kaseisyo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