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成像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癌症生物学家首次使用,包括使用强大的显微镜直接观察活的麻醉老鼠的暴露组织。由于技术改进令其可以进一步窥测组织,现在可深达20个细胞处,并梳理出微弱的信号,更多的实验室已经采用了活体成像技术。不断增长的分子标记库令研究人员能够可视化8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与结构,包括血管中的各种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子标记和显微镜技术是一个强大的组合。”南旧金山Genentech生物科技公司分管分子肿瘤领域的副总裁 Frederic de Sauvage 表示。
活体成像研究表明,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结构,可以像泵一样使肿瘤细胞进入血液,这是癌症转移的关键一步。爱因斯坦医学院的 John Condeelis 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啮齿动物时发现,当巨噬细胞接触到乳腺肿瘤细胞时,肿瘤细胞变得更具侵入性,降解了血管周围富含蛋白质的基质,令内皮细胞之间产生挤压。巨噬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彼此间失去联系,血管壁张开了一个孔,允许肿瘤细胞流出组织进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