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野生禽类进行病毒监控可能提供一种早期警报系统,当与足够的农场卫生结合在一起时,会有效地导致鸡舍中的流感病毒控制。全球H5N8与相关流感病毒联盟(Global Consortium for H5N8 and Related Influenza Viruses)发现这些高度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中常见的H5型容易其他的流感病毒发生重组。因此,H5是新的致病性变异体的一种持续的来源。这些数据也证实最近导致欧洲和北美洲家禽饲养所出现严重禽流感暴发的H5N8病毒来自在迁移的在北极繁殖地会合的鸭子、天鹅和鹅。鉴于这种病毒高传染性的,杀死野生禽类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2015年开始的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大规模爆发期间,寨卡病毒(ZIKV)被鉴定为先天性疾病的一种病因。鉴于正在发生的胎儿地方病和旅行相关暴露风险,一种阻止育龄女性和她们的伴侣出现病毒血症的疫苗是必要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Kimberly A. Dowd等人发现接种表达ZIKV前膜蛋白和包膜蛋白的DNA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是有免疫原性的,而且在ZIKV攻击后,抵抗病毒血症出现与血清中和活性相关联。这些数据不仅表明DNA接种可能是一种成功地抵抗ZIKV感染的方法,而且也提示着疫苗诱导的中和活性---在急性感染后,阻止病毒血症出现---的一种保护阈值。(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