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3月13日
“孔子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金融危机下,中国向国外‘出口’文化对整个世界有什么作用?”……3月12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中国教育官员、专家就孔子学院发展、海外汉语教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中国发展带动“汉语热”蔓延全球
“金融危机背景下,把中华文化介绍到全世界,是特别及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对世界更具借鉴意义。”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对记者如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培养人的信心,要求人越挫越奋,越是在困难下越是要有信心,最终克服困难,这正是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全世界所需要的。”许琳表示,中国文化所尊崇的注重积累的消费习惯也是值得西方人学习的。中国文化提倡勤劳致富,要靠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财富,所以中国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对虚拟经济没有盲目追崇,这也是值得西方文化借鉴和反思的。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的消费观念应该是量入为出、注重储蓄,这点许多外国人非常感兴趣。”她说。
孔子学院正是这样一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作为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和正规的汉语教学渠道。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2005年,中国提出在三年内实现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的目标。然而就在此后短短三年中,这一数字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中方的预期。
“2007年世界汉学大会举办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纷纷提出要办孔子学院。甚至于有很多校长多次到北京孔子学院总部提出要求。因为那里的人民和学生非常希望了解中国的情况,非常愿意学习中国文化。”许琳说。她表示,根据既定目标,2010年1月全球孔子学院数量应达500所。
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2008年,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开设各类汉语课程6000多班次,注册学员13万人,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2000多场次,参加者达140多万人。
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也远超中方预期。据介绍,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特别是中小学的开设汉语课的热情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国家以50%甚至翻番的速度增长。全世界现在汉语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
“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愿望迫切,根本原因是中国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对记者说。
他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体。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兴趣必然扩展到文化领域,必然对学习中国语言提出要求。美国亚洲协会2005年写了《扩大美国的中文教学》的报告,提出学习汉语涉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并提出到2015年,希望美国高中生中的5%要学汉语的目标。此外,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都已把汉语作为大学生选修外语课程之一。这充分说明全世界掀起了“中国热”和“汉语热”。
教师、教材、教法
“国外非常欢迎、非常愿意办孔子学院,但是我们的确在教师、管理上还没有准备好。”许琳对记者说。对于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她表示“不能太快”。“还是应该首先强调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再继续发展。”
“教师、教材、教法”——教育专家们将海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三个词。许琳表示,目前全球学汉语或者教汉语的基础非常弱。“虽然学汉语的积极性很高,但在师资、教材方面很缺乏,尤其在国别教材、适应当地人民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上,我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许琳说,近年来,国家汉办在培养孔子学院的外派教师和外派到外国大中小学的教师方面做了很大努力。目前在中国24所院校——很快将扩大到60多所院校,我们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如何教外国学生和成人等不同层次的人从零起点、在非母语环境下学好汉语,使得汉语教学和教师能够适应外界需要。汉语教学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也在迅速增长,从去年招生300多人到今年增至1500多人。
对在职师资的培训,许琳表示,目前所有汉语老师派出前,都要接受至少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内容涉及跨文化交际,派出国的风土人情、教育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等。同时还要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接受实践。这三个月的培训对很多老师来说还是作用很大的。此外,针对目前亚非拉美很多非英语语种的国家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加大,国家汉办已经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选派教师提前一年接受培训。
语言是一种预期
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授汉语、包括培养汉语教师,但都是围绕着汉语。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语言本身就承载着文化,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徽记。所以文化是自然置于语言之中的。
当前金融危机下,孔子学院发展格外迅速。究其原因,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认为,国家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中国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方针受到各国的理解,以及中华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提倡和谐。而孔子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就体现着和谐这样一个最重要的核心内涵。此外,孔子学院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外合作,本着自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它的办学方针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从中国国情出发、满足世界各国迅速增长的需求的办学模式。
他还特别指出,中国在面对金融危机采取了非常果断、有力的措施,使得世界更关注中国和看好中国,对中国语言学习兴趣也就会更多和更浓。
面对金融危机,孔子学院也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章新胜委员指出,由于绝大多数孔子学院以外方投资为主,在运营启动资金上,我们坚持1:1的比重。因此在金融危机下,与某些完全由一国财力决定的语言传播方式不同,由世界各国各地举办的孔子学院是由不同财力支撑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它的抗危机、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相对更高。虽然全球遇到金融危机,但孔子学院的发展还保持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世界历史表明,一个语言在国际上流行程度和世界希望学习某种语言的热情和需求的快速成长,不取决于这个语言的本身,而是取决于这种语言所代表文化的吸引力,以及所代表的生产力和先进性;取决于这种语言对世界发展、对世界和谐、合作的贡献率;也取决于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意志,取决于他们愿意响应世界对本民族、本国家语言的需求,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满足世界各地的需求的意愿。”章新胜委员说。
语言也是一种预期。章新胜委员说:“各国人民自愿想学习语言,是因为看好中国的未来。孔子学院和汉语传播主要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语言的需要。从世界语言传播和流行规律来看,汉语传播表明了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的吸引力,以及中国生产、中国制造对全世界的贡献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