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楼主: 小徐6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瑞典旅游指南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港口城市:哥德堡



瑞典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80万。

英文的拼法 Gothenburg

哥德堡位于瑞典西部。这里自古这里就是瑞典和丹麦军队争夺出海口的地方。1619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下令在此兴建城市。城市早期居民很多是荷兰的移民,荷兰人参与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如今城市风格如建筑、运河道,甚至树林和花园还保留有荷兰的印记。随着丹麦人被战败,哥德堡的军事地位逐步被瑞典重要的商业贸易口岸地位所替代。1731年在此成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是瑞典最早的国际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对中国和远东的贸易,商品有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在拿破仑时代法国封锁了英国对欧洲的贸易,哥德堡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贸易的唯一港口,因此非常繁荣。1832年连接瑞典第一大湖和其他内陆湖泊的哥塔运河的开通及连接斯德哥尔摩的铁路的建成,使哥德堡发展成北欧地区最大的港口。

如今哥德堡是瑞典最繁忙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周围地区已经成为北欧最大的工业区。总部设在这里的国际知名大企业有沃尔沃汽车公司,爱立信公司,SKF轴承,哈苏相机公司和萨伯爱立信宇航公司等。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纸浆和新闻纸的交易中心之一。此外展览中心每年还举办很多世界博览会,著名的有国际旅游博览会和秋季的图书博览会。

主要景点:

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Gustaf Adolfs Torg),是哥德堡的市中心广场。广场中间竖立着哥德堡城的创建者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的雕像。 老股票交易所(B?rsen),前身的交易所建筑在1844年被毁,1849 年改建成现在的样子作为举行市政会议和接待活动的场所。市政厅(R?dhuset)1673年完工 。

小博门码头(Lilla Bommens Hamn),哥德堡旧码头的所在地。游艇码头旁的白色帆船,叫维京号)是世界上少有的幸存下来的四桅杆帆船。建造于1906年最早是艘水手的训练船,如今改作饭店和餐馆。红白相间的大楼是Utkiken塔楼,高86米为哥德堡最高的建筑。另一侧的现代化建筑是哥德堡歌剧院,建成于1994年,内部拥有良好的声学效果和现代化的设备,是世界上设备最先进的歌剧院之一。主要以歌剧和芭蕾舞为主。

哥塔广场(G?taplatsen)是哥德堡的文化中心,中间是瑞典著名的雕塑家米勒斯的作品希腊神话海神尼普顿。雕像建于1931年。有别于其他欧洲城市同样的尼普顿雕像,他采用了典型北欧男人高大粗壮的形象。广场和周围的建筑是在1923年举行世博会时兴建的。建筑有哥德堡艺术博物馆、市剧院和作为哥德堡交响乐团演出场地的交响音乐厅。

园艺协会花园(Tr?dg?rdsf?reningenspark)是座有160年历史的公园。最早是由园艺协会投资兴建的因此得名。公园有玫瑰园、花卉温室和蝴蝶屋。花卉温室建于1878年是伦敦水晶宫的复制品,种植一些奇花异草。蝴蝶屋中自然放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蝴蝶。玫瑰园种植有2600多不同种类的玫瑰。

植物园(Botaniska Tr?dg?rden)是瑞典最大的植物园,占地175公顷,有12000多种植物。公园中有香草园、竹园、日本谷和兰花房。还有个花园种植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植物。

利萨堡游乐园(Lisebergs)是瑞典最大的游乐园,是1923年世博会时建成的。有传统的大型游乐设施和瑞典及国际的艺术家的歌舞表演。还有一北欧最大的三维立体电影院。

沃尔沃汽车博物馆(Volvo Museum),沃尔沃是瑞典最大的汽车厂,成立于1927年。博物院介绍沃尔沃汽车的发展史和实物展示著名的车型。

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帆船(Ostindiefararen G?teborg)是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帆船的复制品。原来的船在1745年经过30个月航行从中国回到哥德堡港时沉没。新复制的船按原样建造于2003年6月6日下水。并辟为博物馆供参观。预计在2004年沿着原来的航线航行到中国广州。

阿尔弗斯城堡(?lvsborgs F?stning)在哥塔河出海口的一个小岛上。这座城堡最早建于16世纪末,主要作为军事防卫用。丹麦为了扼制瑞典的出海口屡次占领,瑞典被迫花重金买回。18世纪城堡改作监狱,还有一个小教堂经常有新婚夫妇选择这里举行婚礼。在小博门港有渡船前往,大约要30分钟。

[ 本帖最后由 小徐614 于 2009-7-23 09:48 编辑 ]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堡游记



说了要去看哥德堡很久,因为客观的原因还黄了一次,这次终于成行啦。

对这艘船仰慕已久,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光荣公司的“大航海时代”。这里是梦想起航的地方(这句广告词怎么样?)。呵呵。
为了玩游戏世界地图都背了,对于完全靠风的力量航行的帆船,穿越了大洋环球访问的帆船是真的仰慕啊


做足准备,还是被人群吓了一条,人真是多啊。上海的展览不比广州,要分大小门票,船票50,大门票30。加起来80。广州可是只要35。

随意看了几个主题与哥德堡完全不搭调的展厅后,终于可以一览她的全貌。美人啊美人,可惜不大,长不超过60米。看上去也不是那么辉煌,不过感觉还是很神圣。

船只开放甲板和炮室两层,最想看的水手室不能参观。

甲板的帆全被卸了下来,人家最想看的帆了。炮室兼做餐厅和影院,真是为量才而用。

其实,最大的感慨竟然是船员不管男女都非常潇洒,那个美啊,和船很搭调。不过合影他们想来也不自愿。
下船的时候看到一位帅哥穿着水手服,一副你们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表情,万分合作,原来是要收费的,唉,这么快入乡随俗了。


展览本来满高调的,但是不知哪位策划的展位。什么印度飞饼的音乐放的比什么都想,还有卖各种各样地摊货的铺子,根本和千年前的古老航海文明不搭调。
如果让我总策划,我就让船员用英语介绍航海起源,找人做翻译,然后让一排帅哥美女船员站好随便合影,不收费,门票就一张,100元,谢绝还价。这样哥德堡还用担心没钱回瑞典么?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奔哥德堡



看着碧水登上了从斯德哥尔摩中心火车站去机场的高速列车,她将独自飞回北京,而我还要继续我的北欧之旅。斯德哥尔摩中心火车站很大,转了很大的圈才找到去哥德堡的站台,离开车还有近三个小时,索性坐在站台的长椅上晒太阳、发呆。接下来的几天就没有碧水的陪伴了,我要去往哥德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到那里和我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和澳洲的几个同事汇合,到工厂开两天的会然后返回北京。站台上很冷清,只有三三两两来的早的乘客或坐或闲散地聊天,这天是周末,很多来斯德哥尔摩购物或娱乐地人们都赶这班下午的火车回家。阳光很暖,10几天来走过的北欧的风景不停地在我脑中闪过,眼前的一切有些不真实,仿佛一部市井的电影在放映,而我,身在画面中,看着周围与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的一切,站台上回响着瑞典语和英语交替播报的列车信息,我的车就要来了。

从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要三个多小时的高速火车,车是这次北欧之旅最好的火车,在国内没坐过动车组,看火车的样子应该和国内的动车组差不多,座位间的桌子很大,上面放着免费阅读的杂志和报纸,都是瑞典文的。高速火车开得很快但很稳,车内噪音也非常小,邻座的几个瑞典人也不聊天,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看着窗外夕阳下的瑞典田园和飞驰而过的小镇,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马上就到哥德堡了。

下了火车,打车直奔酒店。瑞典的出租车计价是公里数和时间同时双重计费的,如果不是公司报销,计价器上每秒钟都在变化的数字会让人心疼得要命的。酒店是哥德堡市最高的建筑,GOTHIA TOWER,工厂已经帮我们订好了房,顺利check in后,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住进有宽带、洗手间的房间了。其它几个同事到得早,正在享用工厂老板请的晚饭,太晚了,不去凑热闹了,接下来两天的培训有的是时间和他们交流。刚刚收拾停当,三个上海来的同事吃饭回来了,在异国他乡见面分外亲切,他们几个在上海的时候找了个旅行社安排他们在北欧5天的行程,也是今天刚从丹麦过来,几个人聊聊路上的趣事,他们在挪威旅行车被撬,同事丢了电脑和手机。庆幸我和碧水这一路上,每到一处都大大咧咧,包随处放也不看着竟然没有出事,看来北欧也不是传说中那么天下无贼了。

看着碧水登上了从斯德哥尔摩中心火车站去机场的高速列车,她将独自飞回北京,而我还要继续我的北欧之旅。斯德哥尔摩中心火车站很大,转了很大的圈才找到去哥德堡的站台,离开车还有近三个小时,索性坐在站台的长椅上晒太阳、发呆。接下来的几天就没有碧水的陪伴了,我要去往哥德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到那里和我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和澳洲的几个同事汇合,到工厂开两天的会然后返回北京。站台上很冷清,只有三三两两来的早的乘客或坐或闲散地聊天,这天是周末,很多来斯德哥尔摩购物或娱乐地人们都赶这班下午的火车回家。阳光很暖,10几天来走过的北欧的风景不停地在我脑中闪过,眼前的一切有些不真实,仿佛一部市井的电影在放映,而我,身在画面中,看着周围与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的一切,站台上回响着瑞典语和英语交替播报的列车信息,我的车就要来了。

从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要三个多小时的高速火车,车是这次北欧之旅最好的火车,在国内没坐过动车组,看火车的样子应该和国内的动车组差不多,座位间的桌子很大,上面放着免费阅读的杂志和报纸,都是瑞典文的。高速火车开得很快但很稳,车内噪音也非常小,邻座的几个瑞典人也不聊天,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看着窗外夕阳下的瑞典田园和飞驰而过的小镇,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马上就到哥德堡了。

下了火车,打车直奔酒店。瑞典的出租车计价是公里数和时间同时双重计费的,如果不是公司报销,计价器上每秒钟都在变化的数字会让人心疼得要命的。酒店是哥德堡市最高的建筑,GOTHIA TOWER,工厂已经帮我们订好了房,顺利check in后,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住进有宽带、洗手间的房间了。其它几个同事到得早,正在享用工厂老板请的晚饭,太晚了,不去凑热闹了,接下来两天的培训有的是时间和他们交流。刚刚收拾停当,三个上海来的同事吃饭回来了,在异国他乡见面分外亲切,他们几个在上海的时候找了个旅行社安排他们在北欧5天的行程,也是今天刚从丹麦过来,几个人聊聊路上的趣事,他们在挪威旅行车被撬,同事丢了电脑和手机。庆幸我和碧水这一路上,每到一处都大大咧咧,包随处放也不看着竟然没有出事,看来北欧也不是传说中那么天下无贼了。

看着碧水登上了从斯德哥尔摩中心火车站去机场的高速列车,她将独自飞回北京,而我还要继续我的北欧之旅。斯德哥尔摩中心火车站很大,转了很大的圈才找到去哥德堡的站台,离开车还有近三个小时,索性坐在站台的长椅上晒太阳、发呆。接下来的几天就没有碧水的陪伴了,我要去往哥德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到那里和我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和澳洲的几个同事汇合,到工厂开两天的会然后返回北京。站台上很冷清,只有三三两两来的早的乘客或坐或闲散地聊天,这天是周末,很多来斯德哥尔摩购物或娱乐地人们都赶这班下午的火车回家。阳光很暖,10几天来走过的北欧的风景不停地在我脑中闪过,眼前的一切有些不真实,仿佛一部市井的电影在放映,而我,身在画面中,看着周围与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的一切,站台上回响着瑞典语和英语交替播报的列车信息,我的车就要来了。

从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要三个多小时的高速火车,车是这次北欧之旅最好的火车,在国内没坐过动车组,看火车的样子应该和国内的动车组差不多,座位间的桌子很大,上面放着免费阅读的杂志和报纸,都是瑞典文的。高速火车开得很快但很稳,车内噪音也非常小,邻座的几个瑞典人也不聊天,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看着窗外夕阳下的瑞典田园和飞驰而过的小镇,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马上就到哥德堡了。

下了火车,打车直奔酒店。瑞典的出租车计价是公里数和时间同时双重计费的,如果不是公司报销,计价器上每秒钟都在变化的数字会让人心疼得要命的。酒店是哥德堡市最高的建筑,GOTHIA TOWER,工厂已经帮我们订好了房,顺利check in后,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住进有宽带、洗手间的房间了。其它几个同事到得早,正在享用工厂老板请的晚饭,太晚了,不去凑热闹了,接下来两天的培训有的是时间和他们交流。刚刚收拾停当,三个上海来的同事吃饭回来了,在异国他乡见面分外亲切,他们几个在上海的时候找了个旅行社安排他们在北欧5天的行程,也是今天刚从丹麦过来,几个人聊聊路上的趣事,他们在挪威旅行车被撬,同事丢了电脑和手机。庆幸我和碧水这一路上,每到一处都大大咧咧,包随处放也不看着竟然没有出事,看来北欧也不是传说中那么天下无贼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9: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哥德堡



同事们昨天都走了,上海的同事从巴黎转机回上海,印度的同事要到巴黎玩几天,其它国家的都各回各家了。只剩下我自己还要独自在哥德堡停留一天。

已经对这个城市很熟悉了,吃过早饭,背上相机,独自享受一个人的旅程。

酒店出来就是哥德堡大学,大学的环境很好,学生们三三两两坐在草坪上聊天、看书,很羡慕他们的状态,当然,只是和我上大学的年代比起来,现在国内的大学也许同样的悠闲了。

从大学校园穿过就是哥德堡博物馆,买了张哥德堡城市套票进去参观,都看了什么已经忘记了,只记得诺大的博物馆里,只碰到过一个游客。

哥德堡是座绿色的城市,花园草地随处可见,闹市中也很容易找到宁静。

继续沿着城市的主大街来到Sighting Boat码头,这里是我今天计划中的重点,也可以说是我今天唯一计划中的项目。

讲解的是个胖胖的瑞典女孩,嗓音是北欧女人普遍的细柔,整条船就我一个中国人。女孩用英语和瑞典语交替讲着每天重复了无数次的故事,我们从哥德堡的内河一直游到码头,看到了访问过中国的“哥德堡”号帆船,哥德堡是一个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城市,很多建筑都保留了下来,个别的现代风格建筑协调地夹杂其间,北欧的城市给人的感觉都很悠闲,哥德堡作为瑞典第二大城市,并且是相对工业化的城市也一点没有喧嚣和沉重的感觉。

中午,找了家Pizza店要了个单人份,真的贴心,在国内一个人去必胜客只能吃双人份的Pizza。整个下午都是闲逛时间,走在异国的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都是操着瑞典语或英语的黄头发、白皮肤,刹那间感觉这个城市是我一个人的城市,那种孤独感很是让人享受,我可以为所欲为了。

晚上,独自泡吧。咖啡馆是属于白天的,酒吧是属于黑的夜的。一个人坐在吧台,听着各色音乐,继续享受着只属于我的孤独。回酒店的电车上,没有零钱,被司机允许逃票,并得到一块下车的几个哥德堡大学学生的一致谅解,他们也有过同样的待遇。

在北欧的最后一天,为了赶飞机起了个大早,昨天晚上预定的7:00的出租车去机场,退房加上磨蹭了一会结果上车的时候已经7:15了,司机很礼貌地告诉我要收我这15分钟地等候费,100克郎。没办法,只有付了,这里约车服务就是这样地,按约定时间开始计费,每小时500克郎,车跑起来后就是里程和时间双重计费,还是每小时500克郎,每公里10克郎,算下来在北京60块钱的车程,花掉了500多克郎。

这次回国的路线是哥德堡-法兰克福-北京。哥德堡机场显得很冷清,法兰克福就不一样了,那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最繁忙的机场。回国订的是国航的航班,当我在法兰克福机场看到了国航标志的那一刻,仿佛已经踏上了祖国的土地,Check in后这样的感受更强了,周围可以听到操着各地口音的中国话,上了飞机发现和飞国内航线没有半点区别,整个机组人员都是笑容可掬的黄皮肤,就一个字,“亲切!”

时间过去太久了,当飞机飞到北京上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已经很模糊了,至今留在记忆里的只有那些异国的风情,纯净的山水,友善的人们。这次旅程堪称完美,完美到我不知道以后如何来超越,我是个容易中旅程毒的人,每次回来都有中毒很深的感觉,以至于只好寻找新的目标来满足毒瘾,看来是无法治愈了。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瑞典哥德堡市集锦



  应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6月10日抵达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出席“哥德堡”号仿古船返航仪式并参观瑞典最大的汽车工业企业集团公司沃尔沃。国务委员唐家璇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馆崔惠欣总领事和夫人及领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人华侨及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热烈欢迎胡主席和夫人刘永清一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和王后西尔维娅及西哥特兰省省长和哥德堡市长也到机场迎接。

       当日,哥德堡市晴空万里,到处呈现出节日气氛。“哥德堡”号仿古船抵达的自由港南码头乐声喧天,人声鼎沸,帆桅如云,百舸争流,20至30万民众聚集在码头沿岸和建筑屋顶迎接从中国沿古老航线返回家乡“哥德堡”号仿古船,共同见证中瑞友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当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刘永清同瑞典国王乘船来到自由港南码头,刚刚抵达的“哥德堡”号仿古船鸣礼炮21响,向中国贵宾致敬。胡主席和瑞典国王等登上仿古船挥手致意。参加仪式的2万多中瑞民众不断挥舞着中瑞两国国旗欢迎胡锦涛主席并向两国元首致意,现场不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随后,两国元首登上“哥德堡”号船顶层甲板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胡锦涛主席指出,中瑞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彼此怀有深厚的友好感情。去年,“哥德堡”号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功复航中国。今天,它又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和祝福返回哥德堡港口。“哥德堡”号仿古船复航之旅穿越了大半个地球,在中瑞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友谊桥梁,为推动两国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圆满完成了传播友谊的光荣使命。

      胡主席指出,当前,中瑞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十分珍视中瑞两国关系和中瑞两国人民的友谊,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两国关系。中方愿同瑞方一道,努力增强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推动中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使两国人民成为世代友好、全面合作的好朋友、好伙伴。

       随后,胡主席在国王陪同下参观了沃尔沃集团,受到了沃尔沃集团首席执行官及总裁雷夫·约翰森先生和近百名沃尔沃员工代表的热烈欢迎。胡主席饶有兴趣地查看了沃尔沃卡车的装配过程,并与组装线上的员工亲切交谈,还参观了该厂的产品展。

  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哥德堡,是建交57年来,我国元首首次访瑞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受到瑞典的普遍关注,亦引起哥德堡市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广泛报道。正如胡主席表示的那样,相信,在“哥德堡”号复航之旅推动下,在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中瑞友谊之树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追逐太阳的航程——哥德堡号启航



  1745年,远航归来的哥德堡号带着满载的中国货物和冒险故事,沉没在自己的家乡——瑞典哥德堡港口附近的海底。两百六十年后,人们决心按原样复制哥德堡号,并再次扬起风帆驶往中国。

  然而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却不得不一再延迟,人们没有料到,复制一条260年前的木制沉船,竟然比建造一艘现代化的万吨巨轮要困难得多。瑞典拥有当今世界一流的电子高科技人才和技术,现在却要从头摸索古老的手工工艺。

  船上所有的铁制品,包括手工打造的56000枚铁钉和10000只螺栓,都来自这间不起眼的锻工作坊。在18世纪,铁的运用使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今天,这个铁匠铺的场面只有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才能见得到了。

  锻工间的顶级大师是老波茨,他花了许多年研究哥德堡号古老铁锚的锻造方法,使这种失传100年的手工技艺重获新生,他并因此获得了1998年欧盟颁发的文化遗产奖。这里已开办了六期锻工训练课程,许多学员来自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古老失传的铁匠作坊,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打造一枚铁钉的程序看来很单调,而且要重复进行,打出5万多根铁钉,但是锻工们乐在其中。造船所用的许多工具,像斧头、凿子、铁锤等,都出自这里。经过研究得知,在18世纪,最优质的铁料产自英国的兰开夏,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但是哥德堡号绝对要用兰开夏铁,它有优良的延展性,即使把旧铁器熔化了反复使用,也能保持优良的质量。

  当然,大的部件也偶尔使用汽锤,但是全船总共12吨重的生铁制品,绝大多数是靠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船上所有的木板,也是靠几万只铆钉和螺栓紧紧固定成为一个整体的。

  帆船的动力来自于船帆,而帆的每一次升降变化,都靠缆绳和帆索来控制,而缆绳的制造也是一门大学问。

  传统的手工制作的绳子与现代使用的绳子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超过500艘游艇护送哥德堡号出海
  麻绳要在焦油中浸泡以抵抗海水的腐蚀。在发明现代化的高速制绳机械以后,这种古老的手工操作早已悄然消失。但如今,重操旧业变成一种有趣的体验,看上去他们捻绕绳子的动作并不娴熟,但很有耐心,并且乐在其中。整个船上所需要的绳子多达30吨,都要这样一点点地捻出来。

  这个中间有孔的木头又是做什么用的呢?水手们称它“三眼饼”,原来前面提到的绳索都是用它来固定到船上的。

  它实际属于滑轮系统的一个分类。没有想到,船上的滑轮竟然有这么壮观的数量。所有的滑轮,都是用坚硬的榆木做成的。中国人形容“榆木疙瘩脑袋”顽固不化,就是因为它质地坚硬,不容易开裂。海底发掘出来的滑轮原件,为人们提供了难得的范本。

  榆木的原料运到之后,就要根据不同的滑轮尺寸加以切割。形成坯料。然后,就要靠经验丰富的木工,使用传统的木工刀具,一点点地把它们加工成形。

  按照中国的传统方法,加工成型的滑轮还要浸泡在桐油里,以避免发生干裂而损坏。若干个滑轮形成一组,才能完成拉动缆绳、控制帆索的目的。

  如何将这数量众多,型号复杂的滑轮,让人难忘。即使编上了号,到时候要正确安装到船上的各个部位,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哥德堡号的航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帆装系统,也就是它的桅杆、船帆和滑轮、帆索各个部分的装配和控制,能否保证船的航行动力及稳定安全。因此,桅杆的制作举足轻重。哥德堡号原船采用的是尾翼风驱动的帆装系统,从模型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由三个直立桅杆和前端的一个斜立的牙樯组成。它们能否达到足够的强度来支撑16面船帆?这是不能有半点差错的。

  建造桅杆要用高大笔直的杉树。砍倒之后拖运回来,要存放在木材场上风干,经过加工切割,送到高温蒸箱里进行处理之后,才能使用。

  木材经过榫合方式,彼此紧密卡在一起,就像这样。

  木质桅杆高达47米,其结构有非常大的学问,18根木料彼此“咬住”还不算,在航行中某一部分受到损坏时,它还可以在不拆下桅杆的情况下,分段更换桅杆上受损的部分。

  三根主桅之外,船首还有一根16.5米的斜桅,也叫牙樯,是由7根同样长度的松树木料拼合而成的。它复杂的组合方式,以及红色的防腐涂料的配方都已失传一百多年,经过长久的摸索才最终得以投入制作。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特约记者邓武接受瑞典TV4直播采访
  当全部桅杆竖立在船上以后,要经过严格的强度检测。挂满船帆时它的承受力如何?帆索的承受力如何?18世纪的水手究竟是如何操控帆装系统的?造船者并没有清晰的答案,只能靠推测、计算,和试验。

  现在,让我们看看船上最漂亮、也是形状变化最大的部分——风帆是怎么诞生的。总共16张帆,最大的一面有250平方米,船帆的全部面积达到1964平米。

  在造船现场使用的工具,即有古老的斧头、锤子,也有现代化的电动工具。它们并不互相排斥,但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包括古老的工具,确实有它的魅力。就比如这只皮制的手套,究竟有什么奥妙呢?原来在它的背面,藏着一只大顶针。

  这种传统的帆布原本已经绝迹,现代帆船运动已用更加坚固的化纤原料代替了布帆。这些参加沃尔沃越洋帆船赛的运动员特意拜访了古帆船的建造者,他们所用的尼龙帆,无疑要比布帆结实,但体积庞大的哥德堡号,恰恰要避免船帆过于结实。因为遭遇大风时,传统的布帆会在特大压力下破裂解体,而过于结实的帆反而会造成翻船的惨剧。最结实最现代的材料,对帆船未必是最安全的。这是哥德堡号给我们上的一课。

  在哥德堡号建成的前后,这项工程获得了瑞典全社会的支持,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曾亲任重建工程的监护人;普通国民也纷纷捐款捐物,早在造船工地开工之前,造船基金会就已经收到各种方式的赞助80万美元,还有相当于50万美元的志愿者工作量。与此同时,这艘象征和平与友好的帆船也牵动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访问瑞典时参观了尚未完工的哥德堡号帆船,她说:十八、九世纪,许多不同国家的欧洲人来到中国,有些人是带着鸦片和毛瑟枪来的;而当时瑞典的商人们一向遵守中国的法律、尊重中国人民,因此当新的哥德堡号作为一个老朋友前往中国时,一定会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

  这是吴仪的亲笔题词:“一帆风顺”。

  2004年4月16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登上“哥德堡号”,他亲手为帆船敲入一枚铁钉。(打资料)

  2003年6月6日上午十一点零五分,由4000名工匠共同打造、耗资3000万美元、历时10年完成的哥德堡号帆船建成下水。

  许多瑞典人的梦想在这一刻得到了实现。

  瑞典王后 西尔维亚:

  愿好运永远伴随着你和你的船员们,无论你行驶在哪一片海洋上。

  2004年9月3日,哥德堡号帆船被正式命名。

  2005年5月哥德堡号在北欧试航,访问挪威首都奥斯陆;

  2005年8月,哥德堡号驶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哥德堡号所到之处,无不掀起“哥德堡号”的热潮。

  

盛大的启航仪式
  我们《探索·发现》的两名特约记者已经在北京时间9月26日飞抵哥德堡市,距离启航还有几天,这让我们有机会去探访一下哥德堡号的一些重要船员。

  10月1日那天,我们驱车180公里来到冈那尔先生的住处,冈那尔是哥德堡号这次中国之旅的船长。

  这是个典型的北欧海员的家,两层的小别墅,四周是私人农场,里面养着许多牲畜。

  冈那尔出生在挪威一个渔民家庭,20岁之前,他走遍了六大洲,33岁,就开始当船长,如今他已经当了20年船长,这样的业绩在同龄海员中是罕见的;

  这一次哥德堡号面向北欧招聘船长,他与另外一个名叫皮特·卡林的船长被选中,他们二人各负责一半的航程,冈那尔负责的是从启航到南非这一段。

  冈那尔今年53岁,妻子帕妮拉小他19岁。1998年,冈那尔到一艘船上作船长,而船上的大副后来就成了他的妻子。

  婚后他们接连生了三个孩子,帕妮拉不得不舍弃了她热爱的航海事业。现在,她不仅在家带孩子,还独自支撑着一个小的兔毛加工厂,可惜效益并不好。

  冈那尔希望这次去中国能找到一个合作厂家,对妻子的兔毛生意有所帮助。

  我们一直想了解瑞典海员的收入情况,冈那尔说,他当一辈子海员只是因为热爱航海,肯定是发不了财的。

  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主动告辞了,对一个马上要启程的海员来说,最后的这一点时间弥足珍贵。

  在码头上我们见到了等待出发的“哥德堡号”,这艘号称当今世界最大的木帆船,与身旁的现代化巨轮相比,还是小得有些可怜。

  这些鲜亮的水果是供船员旅途中食用的。船员们正把各种各样的食品进行分装。然后用这种方式送到船上。据记载,当年老哥德堡号的船主为了赚取更大利润,往往把几层舱室都装满货物,以致船员只能露天睡在甲板上,再加上食品匮乏,大量船员丧生途中。新哥德堡号没有运输和贸易的任务,它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证船员在航行期间生活舒适。

  两大桶葡萄酒被送上了船,不过可不是让船员喝的。它们将随哥德堡号漂洋过海,前往中国。在欧洲,有将葡萄酒装进橡木桶随船远航的传统。

  这幅图画描绘的是欧洲古代葡萄酒的海上运输。传说几百年前,当一艘远洋船到达目的地时,船员们打开了保存在船上的最后一桶酒进行庆祝,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桶在海上漂泊了几个月的酒竟然要比陆地上保存了十年的酒还要醇香。

  有一种解释是,在海上颠簸的几个月中,酒与橡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酒的味道更加醇美。

  尽管哥德堡号的空间非常有限,但葡萄酒商凯尔特先生还是千方百计将他的酒运上船,并且请来哥德堡市市长参加安放仪式。凯尔特对媒体宣称,这两桶葡萄酒将在中国拍卖,拍卖所得将捐助慈善机构。

  码头上,瑞典东亚公司设立的这个小礼品店生意越发地好,人们都希望能从这里带一两件纪念品回家,我们了解到,这些商品将随着哥德堡号的航线分别运到沿途的每一站,向上船参观的人们出售。

  建造哥德堡号已经耗费了很多成本,哥德堡号的船主——瑞典东亚公司承办这次中国之旅,目的是吸引国内外更多的商家进行投资。对他们来说,这一系列的商业活动非常必要。

  随着哥德堡号启航的临近,许多瑞典人、以及不少欧洲人都从各地赶来哥德堡市,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这艘来自18世纪的木帆船将以什么样的风采开启中国之旅。

  2005年10月2日这天,将成为一个隆重的日子。

  10月2日上午11点钟,码头已经聚集了近十万人,人们提前几个小时来到这里,自发为哥德堡号壮行。

  作为仅有的随船进行全程拍摄的媒体记者,来到瑞典的几天,我们常常成为同行们的追踪对象。

  即将随哥德堡号远行的船员们正在抓紧时间向他们的亲人告别。他们当中大部分都不是专业船员,而是一些经过选拔的航海志愿者,他们不在船上拿薪水,只是凭着对哥德堡号的热爱去完成一小段航程,而这段航程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寻常的经历。

  我们在人群中看到了瑞典音乐家拉尔斯·吉力斯,据说不久前,他专门为哥德堡号的启航写了一首歌。

  拉尔斯·吉力斯:当船抵达中国的海港的时候,船员们会唱这首歌。有一个歌手会唱到——

  在1743年的哥德堡

  一艘船扬帆待发

  她的名字叫哥德堡号

  船员们就要出海

  他们即将把船驶向中国

  然后他们会满载而归

  他们即将把船驶向中国

  然后他们会满载而归

  今天我们重新打造了哥德堡号

  她已经扬帆启航

  我们即将把船驶向中国

  然后我们会满载而归

  中午1点30分,船长下令:启航。

  脚下的甲板在缓缓移动,我们挥起五星红旗。

  码头上,上万观众汇成一股巨大的移动人墙,绵延几公里。

  哥德堡号驶到码头的边缘,眼前出现了更加壮观的场面,这大大小小船只的足有五百艘之多,它们都是私家游艇,瑞典人要用这种隆重的方式把哥德堡号护送出海,可以想见,这壮阔的一幕也许我们一生只能遇到一次。

  黑场

  2005年10月2日,哥德堡号帆船在近十万现场观众和五百多艘游艇的簇拥下驶离哥德堡港,正式开启中国之旅。

  启航的第二天,船舱出现了别样的景象。

  晕船是哥德堡号的志愿者们必须克服的第一大难关,甲板上躺着的几乎都是被晕船放倒的人,70多个船员有20多人发生了呕吐,其中也包括我们中国记者。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德堡大学



学校简介

  哥德堡大学1887年由社会捐助建立,最初命名为“哥德堡高等教育学院”,1891年正式建立班级制度,当时只有21名学生(其中4名女生)和7位教授。1907年,学校被确立为瑞典第三个国立大学。1954年医学院并入,开始快速发展,学生人数猛增。今天哥德堡大学已成为瑞典课程设置完善的综合大学,共有8个学院,57个科系,24,900名全日制在校生和4,000多名教职工。随着城市的扩大,郊区的新兴建筑与市中心的古旧砖楼遥相呼应,哥德堡大学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哥德堡大学于1954年与1949年成立的医学院合并后正式确立学校规模,成为继乌普萨拉大学和隆德大学之后瑞典第三大历史悠久的哥德堡大学校徽综合性国立大学。大学环境优美,大部分学院位于市中心,这不仅丰富城市的生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1977年,哥德堡大学与本市的众多独立的高等学院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了瑞典第二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也是瑞典学生最为热衷的选择之一。

历史沿革

  1887年11月10日,哥德堡市议会以35票对15票的投票结果通过建立哥德堡大学的议案。
  教授入职仪式1891年,学校正式建立并开始授课。
  1893年,正式取得大学资格。
  1902年9月16日,首位博士研究生毕业。
  1907年,取得国立大学资格。
  1949年,哥德堡医学院成立。
  1954年,哥德堡医学院并入哥德堡大学。
  1971年,哥德堡商业经济与法律学院并入哥德堡大学
  1977年,哥德堡城市部分教育和研究机构整合并入哥德堡大学。
  2000年,Arvid Carlsson教授获得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2001年,哥德堡大学和查尔莫斯理工大学整合信息技术相关学科成立哥德堡IT大学。
  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学院设置
  
    Sahlgrenska研究院(医学、齿科、健康和保健护理)
  科学学院商业经济与法律学院
  艺术学院
  实用设计与展示艺术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商业经济与法律学院
  教育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教育与研究部

课程设置
  
授予学士学位的英语授课专业

  软件工程与管理
  
授予硕士学位的英语授课专业

  大气科学
  计算机艺术传媒
  复杂适应系统
  计算机科学
  毒物学
  海洋学
  国际图书馆学研究
  社会科学和人权
  传媒学
  会计学
  经济学
  环境管理与经济
  金融学
  工业管理
  智力资本管理
  国际商业与贸易
  物流与运输管理
  市场与消费
  管理学
  生物医学商业建立与企业经济
  全球研究
  国际管理与全球治理
  音乐学
  分子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
  物理学
  材料物理与生物系统
  软件工程与管理
  数学科学

费用

  生活费:约人民币4000-6000元/月
  瑞典高校均实行免费教育,所需费用全是生活费.哥德堡大学基本不向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

入学要求

  本科:高中毕业,TOEFL 550。
  研究生:拥有学士学位,TOEFL570分以上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1: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尔姆斯技术学院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成立于1829年,是瑞典唯一一个以个人命名的大学,也是瑞典最好的工科大学之一,大约40%左右的瑞典的工程和建筑类大学生均毕业于该校,大学每年授予250个博士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有8000个学生和2300个教职工。作为一所国际性大学,学校与欧盟有大约140个合作研究项目。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涉及领域广泛的各类课程和一流的教育设施。与此同时,学校的各个社团 (舞蹈, 音乐, 体育, 天文等) 也为其社团成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校园内的其他设施,如:运动场,书店,餐馆,咖啡屋也一应俱全。位于校园中的查尔姆斯科技公园已成为许多公司的研究中心,在欧盟的工业和教育项目中查尔姆斯涉及了150个。

    开设的英语授课硕士课程专业设计经济、生物、计算机等各个方面。汽车专业的教育和研究一直居于欧洲前列。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位于美丽的瑞典西海岸,哥德堡市的市中心。是瑞典的第二城市。也是瑞典著名的旅游和港口城市哥德堡,人口约47,0000。

   大学为国际学生提供的英文授课的硕士课程如下:

电子工程、数字通讯系统和工程、汽车工程、生物信息学、工业生态学、生产和运转过程管理、无线通信的硬件、工程数学、微型系统综合技术、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学、复杂适合工程、尖端材料学、声音和振动、造船、可靠的电脑系统、环境上可持续的加工技术、应用环境估测技术、后勤和运输管理、管理和更新经济学、高品质技术和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学费:免费

         学时:一年到两年

         开学时间:每年秋季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0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默旅游介绍



    瑞典南端的马尔默市(Malmo)是该国第三大城市,它踞守波罗的海海口厄勒海峡东岸,海峡对面便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两城之间有火车轮渡相通。马尔默以南的特雷勒堡与德国的扎斯尼欧之间也有火车轮渡相通。

    据记载,早在公元十二世纪就有了马尔默市,它地处林荫海滨,港口运输发展很快,这也是它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马尔默市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还很年轻,但发展很迅速,本世纪初期成为瑞典主要的工业城市。马尔默地区有各种类型的工业。几乎所有企业都是私人所有,大多数规模很小,但朝气蓬勃,效率很高。这里有一系列的大公司,它们向许多国家出口,其中包括中国。它的造船业闻名于世,有报多企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如水下技术(潜水艇)、工程自动化、工业电于、机电、包装、食品、医药和医疗器材、建筑技术(房屋、道路、水库、港口以及建筑材料)等。现在,马尔默市工贸业主要由批发贸易、制图业、食品工业和私人服务业构成。马尔默市的许多公司都大量投资于知识密集型、增值性强的产品的生产。

    马尔默市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它有许多有名的贸易和运输公司,从世界各地进口,然后销往整个北欧。

    马尔默市在欧洲和共同体市场上的地理条件优越,空运、火车、汽车和海运发达。新建的深水“瑞典港”在运输方面起着巨大作用。目前,在马尔默与丹麦哥本哈根市之间的海面上正在建设一座16公里长的桥梁。它的建成将为瑞典-丹麦贸易、就业、住房、文化、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共同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马尔默地区有许多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发展的机构。最主要的是隆德大学,该校在尖端技术方面同私营企业开展合作。联合国进行航海管理和海上安全问题教育的世界海洋大学设在这里。1997年秋季马尔默市独立的大学将正式开学。

    马尔默市环境宜人,市民热情好客。市内公园绿荫成片,娱乐、体育设施及场所举目可见,它还保留着老城和博物馆。许多国际性商品交易会和博览会经常在此举行。马尔默市集海港、工业、商业、科技、娱乐于一体,是一个多方面发展、工作效率高和生活条件舒适的城市,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09: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默历史文化



马尔默据说是由以前的丹麦于1275年建立的,作为位于东北方向20公里的隆德大主教辖区的扩展的码头和渡口。很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丹麦的第二大城市,最早的名称为Malmhau',表示沙滩的意思。

15世纪,马尔默作为丹麦最大和最繁忙的城市之一,人口大约为5000人。它成为厄勒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在德国汉萨同盟里作为市场,最富盛名的就是青鱼渔业。在那个时期,城市被波美拉尼亚的埃里克国王于1437年武装统制。主要是埃里克自己的波美拉尼亚军队:一个有红色狮鹫的纹章的队伍,最后扩大到整个斯科讷省。

1434年,一个新的要塞建立在城市南部的沙滩边。这个要塞,今天叫做马尔默城堡,直到16世纪中还不是现在的样子。很多其它的防御工事陆续建造起来,使马尔默成为瑞典防御最牢固的城市,不过这些工事里只有马尔默城'保留了下来。

信义宗(路德教会)的教义在16世纪开始流行,马尔默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首先被彻底转化的城市之一(1527-29)。

17世纪,马尔默和斯科讷地区被瑞典占有。这是在1658年罗斯基勒条约签订后发生的。战争并没有随之结束,在1677年6月,14,000丹麦军队在马尔默设下了包围圈,历时一个月,但是没有征服它。

18世纪初期,马尔默大概有2300位居民。但是,由于瑞典查尔斯七世战争和瘟疫,人口在1728年降到了1,500人。直到18世纪末期现代港口建造前,人口一直没有太大增长。之后城市开始扩张,到1800年一共有38054位居民。

1850年代到70年代,瑞典南部铁路线的建成使马尔默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对工业有了一个显着的推进作用。工业在接下来的150年是马尔默的主要产业。

1870年代,马尔默追上了北雪平,成为瑞典第三大居住城市。1900年,马尔默的人口达到了60000人,更巩固了这个地位。

在20世纪前半世纪马尔默继续发展。人口很快在1915年达到了100000人,在1952年达到了200000人。瑞典考库姆造船所(Kockums)是马尔默最大的雇主,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所之一。1971年,马尔默人口达到了265,000人,在30多年内没有超过这个数字。之后,瑞典遭遇了一个工商业衰退时期,工业遭受了严重的困难。造船业和手工业更是受到猛烈的打击,使斯科讷地区的很多城市达到了很高的失业率。80年代中期Kockums造船所关闭,使城市失去了一个最大的雇主,造船所的旧址现在被马尔默大学使用。另外,很多中产阶级家庭搬到周  

边地区的独立别墅,如Vellinge区和Lomma区,那些地区逐渐已经成为中上阶级的社区。面对这种情况,在1990年代末期,马尔默采取了一项再发展吸引力的海滨住宅的计划。2001年,在已经废弃的西南部的港口的位置上,举行了一个城市建筑博览会(Bo01)。新的公寓和别墅建造起来,成为城市新的社区,有着非常吸引人的海滨景观,目标客户是城市中产阶级。

1985年,马尔默减少了35000位居民,总人数降到了229,000人。然而,困难才刚刚浮出水面。在1990-95年间马尔默减少了27,000个就业岗位,使经济形势严重紧张起来。

幸亏有了政府资助的几个工程,马尔默从1995年开始显露出现代的样子。马尔默是瑞典所有城市里面非斯堪的纳维亚人比例最高的城市。这使得城市有很严重的社会分化和高失业率。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09: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默地理、气候、交通



马尔默位于东经13°00',北纬55°35'。它位于瑞典的最南部,因此它离意大利的米兰比瑞典最北面的城市基律纳(KIRUNA)更近一些,也使城市更接近欧洲大陆风格,同时也有更温暖的气候。在马尔默所在的斯堪那沿岸,属于温带气候,根据K?ppen气候分类是海洋性温带气'的部分。这意味着在最温暖的月份平均温度超过10°C(50°F),在最寒冷的月份平均温度超过-3°C。

马尔默是跨国的厄勒地区的一部分。厄勒海峡大桥落成于2000年7月1日,横跨厄勒海峡到丹麦的哥本哈根,长度8公里(全长为16公里),桥塔的垂直高度为204.5米。除了北面赫尔辛堡到赫尔辛格的渡口外,大部分渡口都废弃了。

区域列车每隔20分钟通过大桥连接马尔默,哥本哈根和哥本哈根地铁(建成于2002年10月19日)。同时有一些X2000列车和城际列车通过大桥到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卡尔玛。所有的列车都在哥本哈根机场停靠。

2005年3月,一条名为马尔默城市隧道的新的铁路开始修建。隧道从马尔默中央火车站地下到Hyllie牧场,连接到了厄勒大桥,有效地使马尔默从终点站改变为中转站。

除了厄勒大桥提供了便利交通的哥本哈根机场外,马尔默也有自己的一个小的机场,马尔默斯图洛普机场。今天主要服务于廉价航空,包机路线和瑞典国内航线。

高速公路系统和厄勒大桥合成一体,欧洲E6公路穿过大桥沿着瑞典西海岸从马尔默-赫尔辛堡到挪威的巴伦支海边上的城市希尔内斯科。欧洲线路到延雪平-斯德哥尔摩(欧洲E4公路)从赫尔辛堡开始。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09: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默政治、经济



马尔默政府

马尔默的市政议会一共有61位委员,四年一次由选民投票产生。委员任命政府部门的主要机构,包括11个行政委员会成员和8个管理会委员。这些委员由市长领导。

1995年以来,马尔默市的市长是IlmarReepalu,是瑞典社会民主党成员。

马尔默自治区

马尔默自治区是地理上划分的行政单元,包括马尔默市和它周边地区。在所有官方的介绍里面,马尔默和其他少数瑞典自治区一样(如瑞典另外两个大都市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称自己为马尔默市或者英语。然而,“市”(stad)这个词在瑞典行政管理上已经不再使用。

传统上,马尔默的经济是基于造船业和建筑相关行业,比如混凝土工厂。地区领先的大学,和相关的高科技和制药工业,位于东北方16公里的隆德。因此,在1970年代中期之后,马尔默经济遭遇了严峻的形势。在1900年到1995年之间,27,000人失业,财政赤字达到了数十亿瑞典克朗。1995年,马尔默达到了最高失业率。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间,经济开始复苏。起作用的因素是厄勒大桥带来的经济不平衡,建于1998年的城市大学和欧盟成立的影响。

马尔默目前仍旧有较高的失业率,尤其在东部和南部的多种族地区。在2004年,挣工资的人为63%,而斯德哥尔摩为74%,歌德堡为71%。

2005年,五大公司为:
1、斯堪斯卡建筑公司(Skanska)--建筑公司:3,025员工
2、ISSFacilityServiceAB--医疗服务,清洁等:1,725员工
3、西德夸夫特电力公司(Sydkraft)–电子:1,025员工
4、南瑞典日报(Sydsvenskan)–报纸1,025员工
5、P•gen–糕点业:975员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09: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默人口、教育、对外交流



1971年后,马尔默有265000位居民,人口在1985年降到了229,000人。之后人口开始重新增长,据2003年1月人口调查统计,达到265481人。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281000人。直到2006年,其中70590人,约26%的城市人口,是出生在国外的。最大的前五个移民来源国是:
1. 南斯拉夫(8962)
2. 伊拉克(6373)
3. 丹麦(6497)
4. 波兰(5654)
5. 波黑(5502)
2005年,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移民城市。

马尔默大学成立于1998年,在瑞典大学排名第八,拥有1,300个教职工和21,000名学生。(2003年数据)另外,瑞典名校的隆德大学有一些院系设在马尔默。
马尔默艺术学院
马尔默音乐学院
马尔默戏剧学院
中医学院,坐落在马尔默和隆德
联合国世界海运学院也坐落在马尔默。

2006年,马尔默一共和11个城市签署了友好城市盟约。其中,和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塔林、基耶蒂、瓦萨关系最为密切。

所有城市:
• 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2003年签署合作协议。
• 爱沙尼亚塔林--1989年签署合作协议。
• 意大利基耶蒂省--2001年签署合作协议。
• 芬兰瓦萨--1940年签署合作协议。
• 波兰什切青--1990年签署合作协议。
• 德国施特拉尔松--1991年签署合作协议。
• 意大利佛罗伦萨--1989年签署合作协议。
• 保加利亚瓦尔纳--1987年签署合作协议。
• 中国唐山--1987年签署合作协议。
•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1988年签署合作协议。
•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09: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默的文艺



BoWiderberg的吸引人的处女作电影(1963)是关于马尔默的生动的描写,大量的篇幅关注了生活在马尔默底层的工人阶级。用幽默和敏感的手法描绘了阶级的冲突和不同时代人之间的代沟。影片曾被提名1965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1944年城市里面最悠久的一个文化中心-市立戏院举行了开幕式,有好几个厅和一个仓库,主厅是瑞典最宽敞的戏院的大厅。现在经常举行戏剧,歌剧,音乐剧,芭蕾舞剧,音乐独奏会和试验话剧。1950年代,IngmarBergman是那里的导演和舞台主任,使它成为国家最有活力的场所之一。在他六十多部电影里,他挖掘了很多演员(如MaxvonSydow和IngridThulin)。后期的导演包括StaffanValdemarHolm和G?ranStangertz。

从1970年代开始,马尔默成为大量独立戏剧团体和一些音乐戏剧公司的聚居地。同时它也是大量摇滚,舞蹈,音乐活动的主办地。如在1960年代TheRollingStones表演了KlubbBongo,最近几年明星们如Morrissey,NickCave,B.B.King和PatMetheny经常访问这个城市。

当代艺术的Rooseu'中心,成立于1988年,由瑞典艺术收藏家和金融家FredrikRoos创办,位于建于1900年的前发电所里面,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是关于欧洲关于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中心之一。2006年,大量的展品被拍卖,博物馆暂停开放,博物馆将来的基金和位置至今没有确定。

马尔默的歌剧在瑞典是家喻户晓的,有相当多歌剧家,音乐家,演奏家曾经在那里表演。

马尔默活动

每年的8月的第三周是马尔默节,瑞典语Malm?festivale',大街小巷都是各种不同的美食和活动。BUFF电影节,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每年三月是在马尔默举行。马尔默也是1992年欧洲电视网歌唱比赛的举办地,之前一年瑞典获得了冠军。

媒体

南瑞典日报,创建于1870年,直到2000年一直是马尔默唯一的全版的日报,同时也是本地最大雇主之一(见#经济一节)。它的平均发行量为130000。除了南瑞典日报外,马尔默还有几家媒体公司,大部分是免费的报纸,主要介绍本地的娱乐,音乐,时尚等。马尔默有一家斯科讷地区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范围覆盖大部分斯科讷地区和厄勒地区的另一边。

运动

马尔默最出名的足球俱乐部是马尔默足球俱乐部,是瑞典足球超级联赛的顶级球队。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达到巅峰时期,他们数次获得联赛冠军。在1979年,他们进入了欧洲杯的决赛,现在成为欧洲足球联合会冠军联赛。之后,他们开始度过了一段低迷期,直到2004年再次获得瑞典足球超级联赛冠军。第二着名的球队是冰球的马尔默红鹰队,他是由一个百万富翁创建的,成长迅速,于1990年代达到顶峰。

威廉•巴勒斯创作的NakedLunch包括了游览马尔默的简短的报告(准确度有争议),描绘这个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非常无趣,绝望的灰色,早上没有提供酒精的地方,并且在市中心有一个公墓。巴勒斯断然决定搭乘第一班船返回哥本哈根。

1917年4月,列宁在去彼得格勒的时候经过马尔默,在搭乘去斯德哥尔摩的火车前享用了一顿早餐,并在当地的Savo'宾馆拜访了一些新闻记者。

1967年底,披头士乐队的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悄然游览了马尔默,虽然如此,很快被当地的报纸和城市里面的摇滚圈知晓。由于没有带领带,他们去城里最好的饭店之一享用午餐的时候被拒之门外。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09: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默游记



  我们骑着自行车走进马尔默城时,我最直接的感受是:这座城市绿化得很好,几乎到处都是树荫可以乘凉。

  瑞典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是在这个国家里,你却几乎很难看到高楼大厦。一是因为,盖高层的楼要交纳很高的税,另一方面,则是出自对环境保护的考虑。他们不愿意为了虚假的繁荣而破坏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只有9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样的“面子工程”没有实际的意义。

  因此,我对这个国家有一种似乎比德国还好的感觉。而这个“好”,则涵盖了很多方面,也是相对的,比如,幽雅的环境,热心的公民,优美的风景。

  尽管高楼很少,但是这里也有一个例外,这就是马尔默的经典标志--HSB旋转中心(HSB Turning Torso)。就如它的名称一样,它的外形格外的与众不同。一般的楼房建筑,都是规则的四方形的,各个墙都是平面。而这座高楼,却呈“旋转型”,像是被一只大手扭转了一个直角,成为螺旋型。这样一个独特的设计,自然引起了旅行者的极大兴趣。

  HSB旋转中心是瑞典马尔默的摩天大厦,由西班牙建筑师圣地牙哥·卡洛特拉瓦设计,在2005年8月27日正式开幕。楼高190米、54层的它是欧洲第二高的住宅大厦,斯堪的纳维亚最高的建筑物。

  该大厦分九个区层,每个区层五层。每个区层的方向都跟下面的区层不同,其中最高的一层和最底的一层成直角,看起来整座大厦好像转动了一般。大厦的设计源自雕塑Twisting Torso。

  第一、二个区层用作办公室用途,第三至九个区层用作住宅,而最高的第53、54层是会议室。住宅区中,每层有三至五个单位。

  旋转中心的其中一个建造原因,是2002年马尔默的旧地标、造船业起重机Kockumskranen(原址离旋转中心不到一公里)迁移。旋转中心便可作为马尔默的一个更国际化、更现代的新地标。因此,旋转中心应运而生。
 
  而在离它的不远处,则是传统建筑---马尔默胡斯(Malmöhus),它由马尔默胡斯城堡和周围的城堡花园、国王公园、城堡公园及周围的几个博物馆组成。马尔默胡斯城堡为两层护城河环绕。最早在这里建城堡的是丹麦人,丹麦国王把这里作为他的行宫。1937年城堡又改建成博物馆。包括自然史博物馆,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博物馆和航海博物馆。

  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历史,艺术,文化自由跨越,构成了旅游快乐的主要来源。

[ 本帖最后由 小徐614 于 2009-8-11 09:5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 07:07 , Processed in 0.083047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