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人《黄河大合唱》献礼新中国60华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0 09:0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万人《黄河大合唱》献礼新中国60华诞

(转帖)

2009-9-20



   《伟大的史诗——<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纪念特别节目》于9月19日在上海、青海、山西、陕西、四川、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地隆重上演,东方卫视、艺术人文频道和黄河流域多家电视台将以卫星连线、10地联动的方式,进行长达7小时的全天直播,献礼新中国60华诞。在活动主会场上海江湾体育场,来自社会各界的22000余名合唱队员将在著名指挥家曹鹏的指挥下合唱《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脍炙人口的乐章。

黄河大合唱简介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结构介绍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中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二部独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合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4 10:59 , Processed in 0.18044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