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8 09:18:37
|
只看该作者
深圳大运会晒账:支出139.96亿 收入12.17亿
2012年12月28日07:41南方都市报
深圳大运会晒账
账本与媒体预测相差巨大,深圳审计局解释:只算“办赛事”支出,“办城市”不算
市民期待已久,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审计报告终于出炉。昨日下午,深圳市审计局发布《关于深圳大运会财务收支及场馆建设项目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为举办大运会总投入139 .96亿元,收入合计12 .17亿元。审计发现,大运会存在部分项目未按规定实行集中采购,自行采购程序不规范,部分工程结算不实,偏差率超过5%等五类问题。但“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此外,少量未执行完毕合同和未完成决算项目将继续跟踪审计。深圳市审计局针对市民聚焦的部分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场馆建设投入占比过半
为大运投入的139.96亿元资金来源中,包括市、区财政资金110 .65亿元,企业资金投入17.14亿元,大运会执行局组织的市场开发、门票销售及捐赠等收入12.17亿元。其中最后一项也是大运会直接带来的收入。这12.17亿元中,市场开发收入11.29亿元,门票销售收入0 .58亿元,参赛费等其他收入0 .23亿元,捐助物资折价收入700万元。审计局介绍,大运会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除现金等价物赞助和实物捐赠按计划使用外,其余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
对大运的投入分为三类: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44.9亿元,场馆建设支出75.2亿元,配套项目支出19.86亿元。
开闭幕式共花3 .37亿元
审计局对一些重要事项组织和开支进行了细化解释。
大运会的开闭幕式共支出3.37亿元;火炬传递支出0 .43亿元,其中网络虚拟火炬传递活动覆盖了90%的中国各类高校,涉及1700多所海外高校;用于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组织运行的支出共计1.45亿元。大运前后共招募赛事志愿者2.2万人,城市志愿者25万人,社会志愿者100万人。分别服务于68个场馆U站和750个城市U站;通过财政补偿公共交通企业的方式发放惠民交通补贴0 .21亿元,2011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共有866万人次免费乘坐了地铁和公交车。
在资产处置上,已处置大运会资产517批次,价值4.67亿元。在已处置资产中,直接抵扣相关单位、学校和医院等支出3.1亿元。其余1.57亿元资产留给各场馆使用及捐赠给福利机构。避免资产流失和浪费。
审计总计核减6 .47亿元
深圳市审计局表示,自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该局对大运会的财务收支及场馆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审计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大运会运行与保障经费审计,主要包括大运会收入、赛事运行与保障等非建设类支出;二是场馆及配套项目建设审计,主要审计场馆建设和配套项目的建设支出。
在大运会运行和保障经费的审计上,深圳审计局除了每年跟踪审计外,今年3月至9月组织大量人力对293个部门、单位和赛事运行团队进行了审计。提出审计建议322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78项,移送处理6个问题。
在场馆建设及配套项目上,总计核减金额6.47亿元。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具跟踪审计建议函等文书98份,提出审计建议317条,移送处理4个问题。
在总结评价时,深圳市审计局认为,相比投入的预算和概算数,深圳节约了15.37亿元的资金。其中,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比预算下达数节约4 .2亿元,场馆和配套建设上,比总概算节约投资11.17亿元。
热点回应
一直以来深圳市民对大运会的财务透明度和监督机制存在诸多质疑,深圳审计局在出具审计公告的同时,针对公众关注的部分热点问题也进行了回应。
Q:审计结果为何现在才公布?A:审计历时久、数据汇总分析耗时
问:大运会结束已经一年多了,为什么审计结果到现在才公布?
答:在大运会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市、区两级审计机关累计派出222个审计组,审计工作量22618人天,对293个单位、61个场馆建设、26个配套项目等进行了审计。由于要对大量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需要说明的是,大运会尚有个别合同未执行完毕,少量工程项目未完成决算,赛后资产处置仍在进行,审计机关将继续进行跟踪监督。
Q:44 .90亿运保支出花在哪里?A:花在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竞赛组织等方面
问: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44.90亿元,这些钱是怎么花的?
答:自大运会申办成功到2012年9月,根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对主办城市的要求及其他国际赛事惯例,为确保赛事正常运行,大运会运行与保障支出共44.90亿元,时间跨度长达5年。主要用于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竞赛组织、赛事服务、赛会志愿者、赛事保障等各方面,点多面广,各项任务都很艰巨。具体项目的开支情况,审计结果公告中已有列举,大家可以查阅。
Q:账本与媒体预测为何相差巨大?A:只计算“办赛事”支出,“办城市”不算
问:有报道称深圳花巨资打造大运会,为什么公告的数据与此前个别媒体的猜测差距这么大?
答:根据国家审计准则及有关规定,参照国际大型赛事审计的通行做法,深圳市审计局对本届大运会“办赛事”的支出实行全覆盖审计。按照奥运会、亚运会的成熟做法,遵循“相关性、一致性”的原则,明确区分“办赛事”与“办城市”支出。按照上述原则和标准,有关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环境治理、市容环境提升等城市建设与更新的支出没有纳入本次大运会审计范围。一些市民提到的“穿衣戴帽”工程,属于城市建设维护的一部分,其工程审计按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有关规定进行。
Q:大运会资产如何处置?A:调拨大运会剩余资产,抵扣行政事业单位购置需求
问:大运会结束后留下的资产如何处置?审计如何进一步跟踪监督?
答:大运会总指挥部在赛事后期专门成立了赛后资产处置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强大运会资产(物资)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时对大运会赛后资产全面采取清点、封存、调拨等处置措施,并把行政事业单位新增的资产购置需求与处置工作结合起来,优先调拨大运会剩余资产,抵扣新增的采购预算。
链接·广州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投175亿收29亿元
总投入:174.78亿元
收入:亚组委及亚残组委组织的市场开发、捐赠、门票等收入28.85亿元。
资金安排:亚组委运行经费60.49亿元,亚残组委运行经费6.68亿元,亚运惠民交通补贴、场馆运行保障、城市志愿者及市政绿化等其他专项经费35.13亿元,场馆建设72.48亿元。
结余资金:3亿元
(据广东省审计厅对亚运会的审计)
收入
12.17亿
市场开发:
11.29亿元
门票销售:
0.58亿元
参赛费等:
0.23亿元
捐助物资:
700万元
支出
139.96亿
市、区财政资金:
110.65亿元
企业资金:
17.14亿元
市场、门票及捐赠等:
12.17亿元
采写:南都记者 杨涛
制图:李勇 CFP
标签: 深圳大运会 支出 139.96亿 收入 12.17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