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克赖斯特彻奇。地图上的73号国道画出一条横亘东西海岸、翻越南阿尔卑斯山(Southern Alps)的斜线,尾部翘起,稍稍向北。这便是上午的行车路径。南阿尔卑斯山自西南向东北崛起,充做南岛脊梁,将我们午前奔驰的地带隔作两样世界:东岸坎特伯雷区面迎太平洋,却是新西兰最干燥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0.75米,原因是南岛西风盛行,塔斯曼海(Tasman Sea)湿气稍一登陆,即遭遇南阿尔卑斯山阻挡,豪雨遂多数徘徊于西岸区(The West Coast)丛林及山地,年降水量达5米。
新西兰座拥三大“世界遗产”:北岛汤加里罗国家公园(Tangariro National Park)、南岛蒂瓦希波乌纳穆地区以及亚南极岛屿(Sub Antarctic Islands)。蒂瓦希波乌纳穆地区于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自北而南,依次由西岸区、库克山国家公园(Mt Cook National Park)、阿斯派灵山国家公园(Mt Aspring National Park)、峡湾区(Fiordland)诸板块拼成,占据新西兰近十分之一国土面积,几乎纵贯南岛西部,幅员之辽阔,委实惊人。
普纳凯基地处帕帕罗阿国家公园(Paparoa National Park)西部边缘,俯瞰塔斯曼海,借岸边奇观“薄饼岩与潮吹孔(Pancake Rocks & Blowholes)”吸引环球游客。至高处,博览海岸,原来那激荡波涛的“薄饼岩”却是黑色页岩构筑的礁石,或层层叠设于岸边,或结伴深涉于海湾,远远望去,像是一幢幢矗立的城堡。它们信札般时时传递远古的信息——动植物化石、生灵足迹乃至雨滴留痕。普纳凯基的黑色页岩片状层理颇为鲜明,果真好似叠叠摞起的薄饼。有些“薄饼岩”下部被海浪轰出孔洞,潮流袭来,穿凿而过,能量竟被放大作飘摇而上的激荡,直指半空,正是山海相会的潮吹。
诺文斯特探险公司(Norwest Adventures)经营深入帕帕罗阿国家公园的地狱之漂(Underworld Rafting)。探险团自查尔斯顿(Charleston)始发,先搭乘窄轨火车穿越雨林,进入尼罗河峡谷(Nile River Canyon),再换乘漂流艇,造访一个又一个萤火虫飞舞的喀斯特式地下洞穴。
我们迟到了——因为路边太多的美景,因为慢食主义的午餐,因为精密仪器般严丝合缝的行程容不得任何计划之外的美景或慢食。终归我们迟到了,今天最后一班探险团已经出发,往返四小时,天光已容不得任何计划之外的特殊安排——好生遗憾。主人提议:你们何妨继续北上,赶赴陶朗阿湾海豹聚集地(Tauranga Bay Seal Colony),检阅来自南极水域的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