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科普,考虑以翻译为主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4 09:5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普,考虑以翻译为主吧!  

2012-11-19 11:40 |个人分类:国家和社会|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最大的 科普 科学家 国家 能力

《可怕的“科普”,恐怖的“科普作家”!》列举了问题不仅一个作者、一些科普图书的问题。可以说,国内的科普著作多数很不令人满意。

网友王振亭对那篇博文评论说,“你们科学家不写,科学出版社不出!现在,作家写了,社会出版社出了!你们在这指手画脚啥意思?有本事自己写去”。这也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都很忙。认真写一本科普书是要花很大精力,很少有人能抽得出这么长时间。

有能力的人没精力,有精力的人没能力。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科普图书的,怎么办?我的建议是,翻译国外成功的科普著作。

先回应上面博文引出的精力和能力的问题。翻译他人的著作,对翻译者的知识积累要求低多了。一些人自己写的科普作品质量不尽人意,但翻译的作品会明显错误少多了。翻译他人著作,对翻译者的时间、精力要求也少。所以,比较忙、但不太忙的科学家还是有可能抽出时间来。

翻译,可能最大的阻力是作者的辛苦得不到足够的认同。好像写的书出自作者的脑袋,属于原创,翻译就是机械活。这里,我们应该呼吁大家重视对社会的贡献,而非原创不原创。如果说创新性,或者套用《天下无贼》的说,“技术含量”,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很多成果“技术含量”都不高,很多不是智慧和思维风暴的结晶。但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成果都是对人类社会有用的(这个有用既包括实际应用,也包括推动基础理论的发展)。过去说教授要研究成果卓著,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设立了教学型教授岗位。教学好也是对社会贡献大。我们不妨对社会影响大的译著的译者也给予足够的尊重。

科普著作,有没有我们国家原创的关系不大。关键是我们国家的青少年能否受到优秀科普著作的熏陶。自然科学知识无国界,哪国人写的猴子进化都是猴子进化,与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无关,不会干涉到我们国家的“内政”。

还有一个问题,翻译一般在他人著作成功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时间上稍微落后一些。这一点,科普著作和学术著作的区别就出来了。学术著作的读者需要以学术著作介绍的知识做研究,需要知识及时。但科普关系不大。科普著作的读者是靠科普著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直接应用在工作中与同行竞争。

当然,科学家写科普也是应该多鼓励鼓励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就是把他人的科研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世人。他自己的原创性成果不多,但他对科学知识的普及贡献巨大,照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可以在牛津大学站住脚。他不仅入选英国皇家文学会,而且入选英国皇家学会(was elected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in 1997 and the Royal Society in 2001)。我们国家的中国科学院对应英国的Royal Society,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科普作家也当选中科院院士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1 01:27 , Processed in 0.075107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