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皮内针疗法 止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8 19:1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学教育网  > 中医理论 > 针灸推拿 > 刺灸法 > 正文RSS

皮内针 疗法

2010-09-03 17:24  来源:医学教育网

  皮内针是用极细的不锈钢丝特制的小针,针身长仅1~2分,它把一小段极细的针刺入皮内,供穴位皮下埋针治疗各种慢性病。也是一种久留针法,有颗粒型、揿钉型两种。

  (1)颗粒型(麦粒型):一般针长约lcm,针柄形似麦粒或呈环形,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

  (2)揿针型(图钉型):揿针在一个金属圆粒下垂出个细针尖来,如同图钉似的,便于久留针,适用于耳廓穴位垂直浅刺埋针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由于这种揿钉具有一环形针尾,所以在针身埋入皮肤后,不致因为身体的运动使针尾受肌肉牵拉的影响而没入皮内。同时环状的针尾,扁平而大,故在埋入时不必应用特种器械,只要用手指一揿即能刺入,并且藏入后也平正服贴,所以推行很广。

  【操作方法】

  1.针刺前针具和皮肤(穴位)均进行常规消毒。

  2.颗粒型皮内针: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上下皮肤,稍用力将针刺部皮肤撑开固定,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沿皮下将针刺入真皮内,针身可沿皮下平行埋入0.5~1.0cm.皮内针刺入皮内后,在露出皮外部分的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面之间粘贴一块小方形(1.0×1.0cm)胶布,然后再用一条较前稍大的胶布覆盖在针上。这样就可以保护针身固定在皮内,不致因运动的影响而使针具移动或丢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揿针型皮内针:多用于面部及耳穴等须垂直浅刺的部位。用时以小镊子或持针钳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选定穴位,轻轻刺入,然后以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另外,也可以用小镊子夹针,将针柄在预先剪好的小方块胶布上粘住,手执胶布将其连针贴刺在选定的穴位上。

  【注意事项】

  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2天,多者可埋6~7天,暑热天埋针不宜超过2天,以防止感染。



皮内针疗法

皮内针又称“埋针”,是用30号或32号不锈钢丝制成的图钉型和麦粒型的两种针具。它法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减少反复针刺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
中文名 皮内针疗法 又    称 埋针 针    具 30号或32号图钉型和麦粒型 起源于 古代针刺留针方法 禁忌症 关节处、红肿局部等 注意事项 穴位、针具、镊子都要常规消毒

皮内针适应范围
埋针疗法临床多应用于: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胃痛、胆绞痛、胁痛、腕踝关节扭伤等。还可应用于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月经不调、面肌痉挛、眼睑(目闰)动、遗尿、尿频、痹证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696542.htm

http://www.a-hospital.com/w/%E4% ... 8%E7%96%97%E6%B3%95

wgVjEoJqb_1343788037.jpg (15.71 KB, 下载次数: 18)

wgVjEoJqb_1343788037.jpg

20070312201227651.jpg (5.11 KB, 下载次数: 15)

2007031220122765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8 19:01 , Processed in 0.12142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