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杂疾病约占总发病率、死亡人数、医疗总负担的90% 以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0 20: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文

贺林院士:疾病与“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疾病

复杂疾病约占总发病率、死亡人数、医疗总负担的90% 以上

已有 393 次阅读 2016-12-9 06:18

复杂疾病占我国总发病率的90% 以上,其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 以上,其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占医疗总负担的90% 以上[ 大约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根据2010 年的数据统计,城市前十位疾病死亡原因及构成为:恶性肿瘤(26.81%),心脏病(21.45%),脑血管病(19.61%),呼吸系统疾病(12.32%),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67%),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82%),消化系统疾病(2.48%),精神系统疾病(1.1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等(资料来源:卫生部)。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各种疾病死亡率之首。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大约有1700 万人死于这种慢性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 左右。也就是说,每3 个死者中,就有1 个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披露,2003 年中国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301.17 亿元,占当年医疗总费用的22.65%。1993~2003年,中国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年均增长速度为17.33%,而相比之下,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95%。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心血管病的大流行。


根据《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就一直呈上升趋势,至90 年代的20 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29.42%,年龄调整死亡率上升11.56%。2000 年癌症发病人数180万~200 万,死亡人数140 万~150 万,在城镇居民中已占死因的首位。在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类型包括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1990 年,我国因恶性肿瘤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限(DALY)占疾病总负担的8.7%,并推测到2020年此比例将上升至18.7%(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发病率已经达到2%,且发病人数以每年100 万的速度递增;同时有2500 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降低人群,若不及时干预,其中约有1/3 患者将进入2 型糖尿病阶段。2013年,《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研究指出:“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的糖尿病患病率可能已经达到了警戒水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国家干预,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暴发大规模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疾病。”


而另一个以“亿”为数量级发生的复杂疾病是精神障碍疾病。据推测,中国目前至少有1 亿人患有各种精神障碍。而根据2009 年9 月16 日的《科学新闻》杂志报道:中国目前约有1.73 亿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其中1.58 亿人从未接受过精神卫生专业治疗;2004 年中国精神疾病与自杀造成的负担占全部疾病负担的20.4%,而政府用于精神卫生领域的经费仅占全部卫生经费预算的2.35%。如果说恶性肿瘤等疾病杀死的是人类的肉体,那么精神疾病侵蚀的就是人类的灵魂。如果将伤残与死亡均看作生命的损失,我国因精神疾病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限(DALY)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鉴》)。正如我在第73 期“东方科技论坛”上所说的:“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正无情地进入到了‘精神疾病时代’,面对着精神卫生问题的严峻挑战。”


此外,我国还是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4%~6%,即每年新增的出生缺陷儿为80 万~120 万例,其中1/3 的患儿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或得到控制,1/3 早夭,剩下的1/3 将终身残疾。据统计估算,在我国现有的8000 多万残疾人中,70% 是出生缺陷所致。出生缺陷已连续10 年成为上海市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因素,每年有12 万~14 万新生儿出生,新增出生缺陷的儿童为6000~7000 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扼腕。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在2000~2011 年,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多指(趾)、脑积水、神经管缺陷等10 类出生缺陷疾病是我国排名前十的高发畸形。出生缺陷不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也给整个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2003 年的资料保守估计,我国每年仅由神经管缺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 亿元,每年新发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命周期的诊疗费用更是超过126 亿元。


“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这是老百姓的一句俗语,话虽简单却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医疗费用增长率都超过了国内GDP 的增长速度(图)。我国的情况也极不乐观,扣除通货膨胀因素,2006 年GDP 总量是1978 年的13.3 倍,与此同时,我国疾病负担占GDP 比例从1978年的3.02% 上升到2006 年的4.67%,其中有一半的费用是由个人负担的。2009 年GDP 总值是1978年的18.7 倍,而卫生总费用占GDP 比例仅上升到5.1%,卫生总费用中个人负担的部分尽管略弱半数,但没有大的改善。从这个含意看,用于医疗的总费用绝对值逐年相应有所增加,但百姓的负担也在成比例的增加。


图 1980~2010 年中国政府的医疗开支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http://www.moh.gov.cn/htmlfiles/ ... 2013/index2013.html


严峻的医疗现状也导致医患关系不断恶化,医闹、伤医、杀医、仇医、黑医的事件层出不穷,医生和患者皆是怨声载道。对于患者来说,难以得到自己的医疗记录,难以比较治疗的选择,更是难以知道最终还要花多少钱,所有的这些都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忽略”。但是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医生的责任,我们当然应该把疾病“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绝不是通过仇恨医生的极端方式。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老”医学无法发挥作用,只有靠“新”医学来改变现状。那么什么才是“新医学”?先从当下几个时髦并且相关的词汇来谈一谈吧。最新最热的莫过于“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2015 年1 月20 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预算2.15 亿美元,希望以此“引领一个医学时代”。新闻一经发布,我国上上下下热闹非凡,不少人给美国总统点“赞”。还有传闻,受奥巴马影响,中国将在15 年内投入600 亿元人民币启动并发展中国版的“精准医学计划”。也有人质疑,美国版精准医学计划是否符合我国的情况?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此外,精准医学的命运是否会和另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热词“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一样,如火如荼地发展了20 多年,却很难拿出非常成功的例子?还有所谓的“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medicine)和精准医学的关系是什么?近两年,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遗传咨询”(genetic counseling)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那么“遗传咨询”又是如何与精准医学对接的呢?


只有对以上问题加以深入思考,梳理好这些词汇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究竟什么才是现代医学的核心,什么才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围绕着这些,我将在姊妹微信的下篇“新医学——解决人类健康的真正钥匙”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乔中东,贺林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9

ISBN 978-7-03-049733-8


【相关阅读】《前沿生命的启迪》编辑侧记

《前沿生命的启迪》编辑侧记


(本文责编:王芳)


乔中东,贺林主编《前沿生命的启迪》(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9)的撰写集结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Bio-X 研究院、医学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药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几十位著名学者,包括两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等,他们将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汇集成本书。全书分为五部分:新理论和新探索、新方法、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新药研发、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具体包括38 篇主题文章。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19577.html



[ 本帖最后由 长江 于 2016-12-10 20:5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9 03:59 , Processed in 0.085400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