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研究:雄性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消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7 13:4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研究:雄性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消愁”

2012年03月17日08:20腾讯科技

[导读]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雄性果蝇当遇到失恋时也会倾向于“借酒消愁”,这主要受它们大脑中一种神经肽F微小分子的影响,未来基于这项研究可有效地控制人类沉溺酒精的行为。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花花公子失恋之后的“寄航港”是当地的酒吧,他们会在那里豪饮酒水,借酒消愁。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并非是唯一通过酒水来借酒消愁的,自然界中苍蝇失恋之后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电子扫描显微镜下的果蝇: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当果蝇失恋时会倾向于吸食酒精



基于这项最新研究将有助于阻止人们沉溺于酒精

研究人员称,当雄性苍蝇失恋之后也会倾向于酗酒。在实验室的一项测试中,当雄性苍蝇遭到雌性拒绝时,就会选择豪饮,它们啜食一种像强化酒一样的果浆来摆脱它们的烦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苍蝇大脑中存在一种“开关分子”,当它们遇到雌性拒绝时会倾向于饮用酒精,这项发现有助于如何阻止男性失恋后借酒消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研究小组发现苍蝇大脑中存在一种叫做神经肽F的微小分子,当它们遭受求偶拒绝时该分子就会发生变化,导致它们饮用更多的酒精。人体内也存在类似的分子结构,叫做神经肽Y,同样可作为“扳机开关”作出过度饮酒和滥用药物的行为。
加利特-肖哈特-俄斐亚(Galit Shohat-Ophir)博士说:“这是大脑中一种奖励等级反应,可以转换它成为谋求报酬的行为。”调节人体大脑中该分子等级将可能改变人们沉溺酒精的习惯,研究人员在观察果蝇时精确地发现了这一点。
乌尔里克-赫伯利(Ulrike Heberlein)教授说:“如果神经肽Y分子被证实是情绪心智状态之间的变换器,并能驱使人们沉溺酒精和毒品,那么有朝一日将有望研制一种治疗方法来抑制神经肽Y受体。”
乌尔里克强调,目前临床实验正在进行之中,用于测试是否送递神经肽Y分子能够缓解焦虑,以及肥胖等心境障碍。这项研究现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雄性果蝇放置在一个包含未交配和已交配过的雌性果蝇容器中。
当未交配过雌性果蝇乐意接受交配时,之后它们便一段时间内失去进行交配的兴趣。遭受拒绝的雄性果蝇之后完全放弃交配,但它们饮用酒精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当把它们放置在一个插有两根吸管的新容器中,一根吸管中包含普通食品,另一根吸管中是15%酒精含量的食品,遭到求偶拒绝的果蝇倾向于酒精食品,而得到性满足的雄性果蝇则是相反的选择。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对果蝇大脑中神经肽F的基因控制,可以诱导它们不选择含有酒精的食品。通过激活未交配雄性果蝇大脑中的神经肽F分子,它们会表现出性满足雄性个体的行为,同时,它们也不会倾向于选择饮用酒精食品。
降低神经肽F受体指数将使果蝇完全处于性不满足状态,就好像它们已拒绝过性交配,倾向于饮用酒精。
这项研究非常适用于改变人类沉溺酒精的习惯,虽然这需要几年时间将这项发现转变成新型治疗方案,毕竟人类大脑具有很高的复杂性。科学家知道心情沮丧、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人群体内神经肽Y指数会降低,这种状态也出现在倾向于酗酒和沉溺毒品的人群。
控制神经肽Y分子不可能非常简单,然而由于该分子分布在整个人体大脑之中,并且基于啮齿类动物研究,该分子除了对酒精食品摄入之外,对于进食、情绪和睡眠也存在着影响。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38:42 | 只看该作者

《科学》 : 雄果蝇“失恋”后更青睐含酒精的食物

作者:U. Heberlein 来源:《科学》

发布时间:2012-3-19 14:08:23

雄果蝇“失恋”后更青睐含酒精的食物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雄性果蝇在求爱遭到拒绝后更青睐于含有酒精的食物。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面对两份除了是否泡过酒外完全相同的食物,它们的选择往往取决于最近是否交配、或者被雌性拒绝。如果最近遭到拒绝,它们更有可能选择泡过酒的食物。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社交活动能够影响果蝇未来的行为。

这项研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

此项研究由神经科学家加里特·斯霍哈特-奥菲尔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密苏里州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神经遗传学家特罗伊·扎尔斯表示:“这是一种令人感到吃惊的关联。”他指出,了解与这种联系有关的大脑神经通路有助于揭示“奖励行为如何在大脑中体现”,以及“大脑如何调节复杂的行为”;但扎尔斯并没有参与此项研究。

摄入酒精后果蝇大脑奖励神经处于活跃状态

科学家此前就已发现,在摄入酒精后,果蝇大脑中的奖励神经回路处于活跃状态,让它们获得愉悦的体验。此外,社交互动也是受益最大的体验之一。

研究人员希望确定两种类型的奖励是否在大脑内联系在一起。斯霍哈特-奥菲尔表示:“我们最初认为这不过是一次有些疯狂的实验,并不会得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斯霍哈特-奥菲尔现就职于弗吉尼亚州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珍妮莉娅·法姆研究学院。

研究中,科学家将24只学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雄果蝇置于两种不同的环境。将其中一半(12只)以每4个一组的形式放入小瓶中,每组的4只果蝇面对20只准备交配的雌果蝇,让它们与多个雌果蝇进行交配。另12只被单独放在小瓶中,每只雄果蝇面对1只已经完成交配的雌果蝇,让它们的任何求爱努力都宣告破产。4天后,所有雄果蝇被放入新容器,同时用毛细管给它们喂食。毛细管中的食物有两种,一种含有酒精,一种不含酒精。在此之后,研究人员统计雄果蝇选择两种食物的次数。

交配成功的果蝇讨厌酒精而失败者则相反

研究人员最初认为所有雄果蝇都更青睐于含有酒精的食物,但结果出乎他们意料。斯霍哈特-奥菲尔说:“我们发现成功交配的雄果蝇实际上讨厌含有酒精的食物,而遭到拒绝的雄果蝇则更青睐于这种食物。”根据科学家的统计,遭拒果蝇选择含酒精食物的次数平均达到另一种果蝇的4倍。研究发现刊登在网络版《科学》杂志上。

根据斯霍哈特-奥菲尔和同事的推测,果蝇大脑中的化学物质神经肽F(NPF)可能与这种联系有关,因为科学家此前发现这种化学物质能够导致果蝇更偏爱酒精。研究中,他们对雄果蝇交配或者遭到拒绝后的NPF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遭拒果蝇的NPF水平只有交配果蝇的一半。如果抑制交配果蝇大脑内的NPF受体,这种果蝇的行为也会和遭拒果蝇一样,更青睐于含有酒精的食物。如果激活遭拒果蝇大脑内的NPF受体,它们也不再偏爱含有酒精的食物。

社交感受转换成分子信号影响大脑化学物质水平

斯霍哈特-奥菲尔表示社交经历被转换成分子信号,同时影响NPF水平。NPF水平则影响雄果蝇的行为——是否更青睐于含有酒精的食物,进而将奖励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扎尔斯说:“他们的研究表明NPF是让交配行为与酒精偏爱之间建立联系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充分条件。这项研究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联系确实存在并且只与NPF有关。”不过,对于这种联系在分子层面的机制,科学家仍有尚未解答的疑问。例如:交配这种奖励是否控制NPF水平?NPF水平又如何影响对酒精的喜好?

其实,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体内都存在一种与NPF类似的蛋白质,被称之为“神经肽Y”(NPY)。研究发现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综合症患者NPY水平较低。在老鼠身上,NPY水平较低与酒精和药物依赖有关。在酗酒的人体内,确定的NPY基因变异更为常见。不过,科学家尚未对社交经历是否会影响NPY水平进行研究。斯霍哈特-奥菲尔说:“我们只在果蝇身上得出这些发现,因此并不意味着也能在人类身上得出相同的发现。不过,我们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对未来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更多阅读

《科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 ... 0-b1e6-ff01d6d3e7a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9 16:52 , Processed in 0.08235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