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纳米快报》:新装置可将人体热量转成电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8 10:0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David L. Carroll 来源:《纳米快报》

发布时间:2012-2-27 14:46:56

新装置可将人体热量转成电流

当手机电池没电时,你是不是很为通话的中断或还未打出的电话而发愁呢?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2日报道,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被称为“动力毡”的热电装置,只需触摸它即可将人体的热量转换成电流,让手机电池很快又有足够的电力接打下一个电话。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纳米快报》期刊上。

该大学纳米技术和分子材料中心的研究人员介绍说,这种装置是将微小的碳纳米管锁定于柔性塑料光纤之中,感觉像是面料。该技术利用的是温度差异产生电力来充电,例如房间温度与人体温度的不同。

“动力毡”可置于汽车座椅上,以确保电池的电力需求;也可衬于绝缘管道或屋顶瓦片下收集热量以降低煤气费或电费;或者衬在服装里作为微电子充电装置;抑或包扎在静脉受伤位置,以更好地满足跟踪病人的医疗需求。

研究员科休·伊特说,我们以热的形式浪费了大量能源,但可以重新捕获这些能源,例如“夺回”汽车浪费的能源来提高燃油里程,给收音机、空调或导航系统增加动力。一般来讲,热电是一个欠发达的捕获能源技术,但仍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中心主任戴维·卡罗尔说:“试想一下,‘动力毡’作为应急配套配件包缠在手电筒上,或给手机充电收听天气预报。这种装置可用于应对停电或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

研究人员说,热电的成本使其无法更广泛地应用于大众消费产品。标准的热电装置使用更多的是一种被称为碲化铋的化合物,相关产品如移动冰箱和CPU散热器高效地把热能转化成电能,但它每千克要花费1000美元。如果有一天将“动力毡”添加到手机盖上,成本可能仅需1美元。

目前,该织物堆积的72个管层可产生约140纳瓦功率。该小组正在评估几种更多添加碳纳米管层的方法,使其甚至在更薄的状况下提高输出功率。

休伊特说:“虽然在‘动力毡’准备投入市场之前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已经想象到它可以作为温暖外套的热电内衬垫,当外界很冷时它可为人们驱寒保暖。如果‘动力毡’效率足够高的话,还可为iPod提供电力,它的持久力绝不会令人失望。这绝对是指日可待的。”(华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30 05:27 , Processed in 0.07489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