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京的实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7 13:5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东洋经济周刊》记者 西村豪太 前野裕香

    东京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了日本整体的二成。从规模上看等于韩国或者是澳大利亚一个国家。这里有充裕的法人事业税等税收,财政状况良好。说是东京的财政收入出现了剧烈的下降,但在2009年这里的财政预算还是做出了收入超过支出1万亿日元(约100亿美元)的计划。日本共有47个县市级地方政府,东京是唯一的一个收入大于支出的地方政府。国会早就决定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全部集中在东京的现象进行改革了,提出过迁都的口号,但现在人口、经济却愈发地向东京结集。在今天的日本我们已经找不到一个可以和东京比拼的城市。

    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世界,“世界三大城市”中,纽约、伦敦已经危在旦夕。而在亚洲,在金融及软件开发产业盛行的北京、上海,其发展速度飞快,它们以极为猛烈的速度追赶着东京。

    城市间的竞争其实是一种产业聚集度的赛跑,即便一时跑在了第一方阵,这样的城市同样不能有半分安闲。伦敦那些半官半民的投资促进机构正在为招商引资而东奔西走,波兰等东欧国家的移民来到这里,让劳动力市场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北京已经接通了与背靠大海的天津之间的高速铁路,让物流变得非常便利,这里在逐步向巨型城市转变。新加坡是个都市国家,这里的经济开发厅为了让那些具有在全球进行管理职能的总公司、为了让企业的研发部门能搬迁过来,根据各种条件设置了详尽的奖励政策,同时积极地开放了移民条件,让智能劳动者能够很容易地移民到这个国家。为了强化观光产业,新加坡还开放了两家赌场。

    自从去年发生金融危机以后,各个城市间的招商引资竞争就更加激烈起来,东京是提升自己的国际都市魅力,还是江河日下?现在这个城市正在通过申奥来再度进行城市开发,不管申奥结果如何,这些开发将极大地关系着10年后日本整体的竞争能力。


    31万人报名的东京马拉松

    2010年2月28日,第四届东京马拉松将正式鸣枪。今年8月底,已经有31万1441人报名参赛,比上一年多出了两成,而最后真正能获得比赛资格的只有3万5000人,倍率为8.9倍。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看过美国纽约马拉松后,觉得在城里街道上比赛很有意思,决定在东京也搞一场类似的比赛。但是,大城市里交通量大,长时间控制交通则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市民马拉松都是在郊区或者是河道附近进行,但东京马拉松要打破常规,“普通市民在城中心赛跑”,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比赛,而这样的比赛在东京实现了。

    这样的比赛并不是只有长跑运动员参加。今年东京为了组办这场比赛,动员了5000名保安,另外还有1万3000名志愿者维持秩序,沿途共有200万市民观战。这样一场比赛,其经济效果大概有230亿日元。

    对此东京都地方政府的官员,同时兼任东京马拉松比赛秘书处总务部长的海老原勉带着自嘲的口吻说:“如此大规模的比赛,能产生出如此强烈的震撼效果,除了在策划的时候就要非常细致以外,光靠地方政府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好的。”

    在该秘书处,除了有5名来自东京地方政府的官员外,还有日本田径比赛联盟及电通集团公司的相关人员,加上民间团体、企业派出工作人员,全部加起来有20人。自2007年召开第一届东京马拉松大会后,为了让这种史无前例的都市型市民马拉松取得成功,各方面的人员出谋划策,积极努力。

    马拉松的参赛时间最长7个小时,尽可能地让愿意参赛的人参加比赛。这是东京马拉松成功的主要原因。特别在媒体参与方面,秘书处功不可没。开始时是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对这场比赛非常关心,做了大量的报道,其中不乏冷嘲热讽的内容,但正是因为这些媒体的报道,让日本市民对比赛开始产生出很大的兴趣。第二届马拉松大会开赛时,几乎所有媒体就积极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结果让更多的人关心比赛、参加了比赛。

    东京马拉松在费用方面并没有依赖政府。今年的大会共需要17亿日元,东京只出了其中的1亿日元,而且主要用在了向东京市民传播信息方面了。参加比赛的人缴纳了3亿5000万日元的报名费,其他费用主要来自赞助。

    一旦成功地举办了一场活动后,这个成功经验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在东京湾上有一座大桥----“虹桥”(首都高速公路11号线)。该大桥自1993年开通后,从未出过停驶现象,但是今年3月,东京都与日本徒步协会共同举办了“东京虹桥徒步大会”,有5000人徒步从桥上走过东京湾,愉快地进行了一次海上散步。

    去年10月,在东京丸内办公大街上举办了“东京丸内街道比赛”,这也是一场少有的赛事。东京火车站丸内方面的街道被封锁了起来,参赛者在这里进行了相关的比赛,一些刚刚参加完北京奥运会的日本国家级运动员也赶了过来。街道两旁聚集了1万5000人,这也是东京都主办的一场活动。

    这些活动最后都对东京申奥有着很大的意义。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策划非常独特。“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城市,这里举办的活动,如果没有一点特点的话,是很难被媒体报道的,但只要一报道就会成为全国新闻,这点也不同于其他城市。”东京都生活文化体育局体育事业科长早崎道晴如是说。


    东京的狂欢超过了法国

    在文化活动方面,东京也有几个超出常规的成功案例。在5月黄金周期间,东京国际论坛举办了“狂欢日”音乐节。

    这次音乐节集中作了几个题目的演奏,其间大多数音乐会的门票价格低廉。2005年第一次音乐会的门票销售率为86.8%,今年5月3日到5日的门票销售率达到了94.2%。05年的票房收入为41亿日元,到了08年一下子上升到了157亿日元。过去一到黄金周,东京都的市中心门可罗雀,但现在则是车水马龙。

    狂欢日的总指挥是法国人鲁内/马尔丹。马尔丹过去一直从事摇滚,有一天突发奇想,“希望了解古典音乐,让古典走进大众社会”,于1995年在法国举办了一次“狂欢日”活动。以后每年1月都要举办一次音乐节,他的策划打动了众多艺术家的心,“在音乐会上以很低的价格听一流艺术家的演奏”成为了该活动的一大特点,很快在欧洲古典音乐节刮起了一阵旋风。

    2001年,马尔丹与日本结下情缘。这年在巴黎开设了事务所的梶本真秀,去拜会了马尔丹。

    梶本音乐事务所是日本国内最大的专门从事古典音乐演出的经纪人公司。其创始人是梶本尚靖,他曾经从欧洲邀请了众多的演奏家来日本演奏,还推出过小泽征尔等日本艺术家。是二战以后在日本普及古典音乐的功臣。继承尚靖职位的是尚秀,他提出过“古典音乐民主化”概念,“让古典音乐从一小部分爱好者那里走到大众中去。如果不改变古典音乐行内的旧习,音乐就没有前途。我希望在日本也搞一次狂欢日。”梶本总裁说。

    马尔丹感受到了梶本总裁的热诚,决定在东京国际论坛上也举办一次狂欢日。1997年东京政府的办事处搬迁,旧址成为东京国际论坛。2003年,东京都出资51%,JR东日本公司、三菱地所公司、三得利公司各出资10.2%,加上其他企业,组成了一家股份公司。过去政府总是等着大企业来赞助文化事业,有了股份公司后,企业更强调策划能力,狂欢日活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提上日程的。

    “狂欢日活动本身也是我们为社会做贡献的一个方面,我们拿出了8000万日元。做事业是有风险的,我们自己在推进这个策划的时候,让企业本身得到了锻炼,强化了体质。”东京国际论坛董事末松建树说。

    门票很便宜,但要不出赤字,原因在于很多艺术家只收取比常规演奏要少很多的出场费。而且还有110家企业参与了赞助,拿出了2亿日元。用末松董事的话来说,“艺术家、赞助企业、我们公司加上媒体,4个方面结为一体,让活动取得了成功。其实还有一个主体,那就是来听演奏的听众。”

    在狂欢日期间,从小孩到老人,一共有100万人次来到了音乐会场。这个规模超出了法国,让丸内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中心,也证明这里有能力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今年5月黄金周,在石川县金泽市举办了狂欢日活动,举办方梶本说:“我希望这个活动在日本各个城市都能生根开花,将来推广到亚洲各国去。”现在狂欢日活动正准备超越国境,走向亚洲。

(原文刊载在2009年10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陈言编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5 04:51 , Processed in 0.238548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