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ature Biotechnology:粘膜疫苗研究新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8 20: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ature Biotechnology:粘膜疫苗研究新进展


2011-2-11 12:59:41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巧妙的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融合蛋白,解决了粘膜疫苗的关键传输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可以简化粘膜疫苗的制备,分配及传递过程的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马里兰大学华裔学者朱小平副教授,第一作者是叶利琳(Lilin,音译)博士,这一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病毒病理机制研究。

大部分病原体都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或者泌尿生殖系统的粘膜表层进入人体的,因此可以说粘膜是大多病原体进入人体的主要门户,也是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而这种免疫系统应答又不同于肌肉注射和皮下疫苗接种方式,激活粘膜免疫应答这一针对病原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第一防线,对于阻断病原体侵入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传导运输方法,粘膜疫苗的研究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方面,目前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化学制剂增加粘膜上皮细胞的渗透性。

而在这篇最新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了IgG传递的天然途径,突破了上皮细胞屏障,在这种方法中一个关键的成员就是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 FcRn),这种受体是负责上皮细胞主动转运免疫球蛋白IgG的受体。IgG是初乳中含量最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成分,哺乳动物新生儿的免疫力主要依赖于从母体获得IgG,而母源IgG向乳汁中的分泌以及被新生儿摄取均需要穿越上皮屏障,这一过程就是FcRn的胞转作用。

FcRn虽然被称为新生儿Fc受体,但是实际上在人体中一生都存在,研究人员发现将一种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抗原的外结构域与IgG的Fc片段融合,能形成一种内置传递系统,可以帮助抗原穿过呼吸道上皮细胞(具体见下图)。小鼠实验证明,利用这种融合蛋白,并配合CpG佐剂,能促进细胞和体液的应答,增强对抗HSV,而且这一免疫作用即使是在6个月以后还是有效。进一步实验发现,小鼠如果缺失了FcRn,抗原,或者融合了Fc片段的抗原,其粘膜免疫系统将不能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这一新的策略如果可以被广泛应用,那么将能简化粘膜疫苗的制备,分配及传递过程。

这项研究得到了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的高度评价,Jerry R McGhee博士认为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建议研究人员可以考虑利用FcRn途径开发粘膜亚基疫苗。同时“千名医学家”(F1000)也特别点评并推荐了这项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6 09:29 , Processed in 0.069680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