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睡眠长短由基因控制 少睡觉多睡觉都能实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31 18:3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睡眠长短由基因控制 少睡觉多睡觉都能实现

    很多人都有睡眠方面的困扰,有时人们为了一个特殊的工作任务想少睡一会儿觉,多些时间用于工作,也有不少人为失眠而烦恼。美国科学家近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了控制睡眠时间长短的基因。这有望解决人们对睡眠时间长短的不同需求。

  果蝇和人一样喜欢睡觉

  为详细了解睡眠,科学家用果蝇作为实验对象。因为果蝇的基因构成与人类类似,果蝇还和人一样喜欢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在长达4年的研究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西雷利和他的同事对9000种发生突变的果蝇进行了基因筛选,得到了一种睡眠很少的果蝇,其睡眠时间只有野生果蝇的1/3。在睡眠受到剥夺时,睡眠少的果蝇的表现比普通果蝇强,比如它们会尽快从炎热的地方转到凉爽的地方,而普通果蝇此时则表现有些迟钝。

  研究表明,果蝇睡眠大幅度减少是由于体内X染色体上一种“摇摆基因”发生了突变。睡眠少的果蝇在刚刚睡醒时腿会不停地颤抖。科学家发现那些睡眠少的人也有这个特点,这说明人体内也很可能有类似的“摇摆基因”。

  “摇摆基因”是主要原因

  “摇摆基因”是控制睡眠的主要基因,它能够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影响生物体的睡眠。接下来,科学家需要验证老鼠体内有没有类似的“摇摆基因”,最终要验证人体内是否有这样的基因,它的作用机理是否与果蝇的基因一致。

  科学家还发现,“摇摆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影响到有关睡眠的神经细胞中钾离子的传输过程。“摇摆基因”可促进大脑释放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促使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摇摆基因”发生突变后,果蝇细胞膜间的化学物质传输过程被打乱,钾离子不能像往常那样自由地在细胞间传输,就无法进入神经细胞,这就是导致果蝇睡眠减少的原因。

  可开发治疗失眠药物

  根据“摇摆基因”控制睡眠的原理,研究人员可发明一种正向药物,让神经系统中钾离子的传输加强,暂时抑制神经细胞的活动,服药者就可以克服失眠的困扰。以前的安眠药抑制的是神经中枢,容易让人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并上瘾;而新的安眠药抑制的是控制睡眠的神经细胞,不仅不会上瘾,而且可以让人体的生理节奏恢复正常。

  研究人员还可以发明一种反向药物,破坏神经系统中钾离子的传输过程,让神经细胞变得更加兴奋,服药者就可以克服睡眠的干扰,多些时间进行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 20:02 , Processed in 0.06933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