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测一测您有没有睡眠障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8 13:3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测一测您有没有睡眠障碍

(转帖)

一 你失眠吗
      你是否失眠?失眠程度如何?用国际公认通用的阿森斯失眠量表测一测,进行一下自我评估,你就会心中有数、清楚明了了。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案,将你上个月每周经历至少三次的项目圈点出来。
      ①入睡时间(熄灯后到睡着的时间)
      A.没有问题 B.轻微延迟
      C.显著延迟 D.严重延迟或没有睡觉
      ②夜间睡眠中断
      A.没有问题 B.轻微影响
      C.显著影响 D.严重影响或没有睡觉
      ③比期望的时间早醒
      A.没有问题 B.轻微提早
      C.显著提早 D.严重提早或没有睡觉
      ④总睡眠时间
      A.足够 B.轻微不足
      C.显著不足 D.严重不足或没有睡觉
      ⑤总睡眠质量(不论睡眠时间长短)
      A.满意 B.轻微不满
      C.显著不满 D.严重不满或没有睡觉
      ⑥白天情绪
      A.正常 B.轻微不好
      C.显著不好 D.严重不好
      ⑦白天身体功能
      A.正常 B.轻微影响
      C.显著影响 D.严重影响
      ⑧白天思睡
      A.没有思睡 B.轻微思睡
      C.显著思睡 D.严重思睡
      评分标准
      选A者得0分;选B者得1分;选C者得2分;选D者得3分。如果总分小于4,无睡眠障碍;如果总分在4~6之间,可能存在失眠;如果总分大于6,肯定存在失眠。
      睡眠是生存所必需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类生命约有三分之一的光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职业功能和生活质量。
      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受到失眠困扰,而据2002年全球睡眠的中国区调查显示,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高达42.5%。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一半以上的人会在白天精神不振、打瞌睡;27.7%的人情绪不佳;38.9%的人白天活动受限制。但是,如此严重的失眠障碍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调查显示,在所有失眠患者中,大约半数人对此只是听之任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看医生的只占四分之一。2002年3月21日,中国开始参加全球睡眠调查,而且是这次调查的重点国家。在6个月的调查中,共调查了1万多人。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进行的规模最大、内容最翔实的同类专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因易醒、睡得过早、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好等而存在失眠问题的人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职业结构上看,失眠问题基本上发生在中青年老板、领导干部和长期使用脑力的文化人身上。从年龄上看,失眠问题基本发生在30~50岁的都市白领身上,其次是学生。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表现分类:①睡眠潜入期: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②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多噩梦;④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按病程分类:①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②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个月;③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
      按严重程度分类:①轻度:偶发,对生活质量影响小;②中度:每晚发生,中度影响生活质量,伴一定症状(易怒、焦虑、疲乏等);③重度:每晚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症状表现突出。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可归纳为五大类:身体、生理、心理、精神疾病和药物。因为它们英文的第一个字母均为P,所以失眠的原因可简称为5个P。
      处理失眠时应注意确定失眠产生的原因,同一病人可能有多种原因。慢性失眠采取长期治疗的方法,通过支持性的疏导、安慰有助于获得疗效。特别是对长期失眠、多次复发者,还需结合更多的有关预防措施和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根除或减轻失眠问题,阻止短暂失眠发展为慢性失眠,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可进行心理教育、行为干预结合治疗。药物治疗应注意药物对睡眠的影响,并作适当调整;催眠药有助睡眠,但不应常规应用,使用期不超过21~28天。
      失眠的治疗措施有:①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制度;②采用刺激控制法;③睡眠限制治疗;④认识疗法;⑤放松治疗;⑥矛盾意向法;⑦睡眠健康教育;⑧药物治疗。


二 小心,嗜睡也是一种病
      失眠有自我评估的方法,那么思睡有吗?回答是肯定的。爱泼沃斯思睡量表就是一种思睡自测量表,它也是国际公认通用的量表,使用方便,简单易行。你思睡的程度如何,是否已经达到嗜睡的标准了,一测便知。你在下列情况下打瞌睡吗?程度如何?假如你没有做过其中的某些事情,那么请试着填上它们可能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指你最近几个月的通常生活情况,请在4个答案中选择1个最符合你情况的答案。
      以下情况时打瞌睡的可能:
      ①坐着阅读书刊
      ②看电视
      ③在公共场合坐着不动(如剧院、开会)
      ④乘坐汽车超过1小时,中间不休息
      ⑤环境许可,在下午躺下休息
      ⑥坐下与人谈话
      ⑦午餐未喝酒,餐后安静地坐着
      ⑧遇堵车时停车数分钟以上
      A.从不打瞌睡
      B.轻度打瞌睡
      C.中度打瞌睡
      D.严重打瞌睡
      评分标准
      选A者计0分;选B者计1分;选C者计2分;选D者计3分。8种情况的分数相加,总分在0~24分之间。总分大于6为嗜睡;总分大于10为非常嗜睡;总分大于16为有危险性嗜睡。如果在今后2周内每晚睡足8小时,评分没有改善,建议你去看医生。
      人们对嗜睡普遍重视不够,认为嗜睡不过就是睡得多了点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此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甚至还误以为睡得多就是睡得好。如果这样认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心理学上常将“不及”或“过于”的状态视为不健康状态,如情感过于高涨与情感过于低落,贪食与厌食等。睡眠亦是如此,睡得过少——失眠,睡得过多——嗜睡都被认为是不健康的。如果症状时有时无,时轻时重,那么就是亚健康状态了。因为人除了睡觉之外都应当保持头脑清醒。所以说,嗜睡也是不健康的表现,应予以重视。
      嗜睡的人即便晚上睡得时间挺长,醒后也不感到解乏,整天处于低警觉状态,打不起精神,脑子不清醒。他们工作效率低,昏昏欲睡,以至于看报纸、看电视、听音乐时都要“争分夺秒”地睡上一觉,坐着、躺着都能睡着,一唤就醒,醒后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又睡着了。由于嗜睡的影响,他们有时难以做好日常工作,更何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了,这使得一些意欲有所作为的白领人士苦不堪言。
      嗜睡有时不是单一的孤立症状,它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部分,如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障碍及心脑血管病等。故应查明原因,对症对因治疗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意义的治疗结果。


三 睡商测定
      聪不聪明有“智商”,成不成事有“情商”,而每天都要睡觉的你,对于睡眠的知识了解多少呢?那么就来测测“睡商”吧。“睡商”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我国的睡眠协会也借用他们的测试,这对调查人群的睡眠质量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现在,轮到你了,请试着判断下面观点的对错吧。
      ①睡眠时,大脑在休息。
      ②如果睡眠时数低于需要量1~2小时,第二天的行动
      会受到一定影响。
      ③即使睡眠充足,无聊仍会引起睡意。
      ④闭目养神不能满足身体对于睡眠的需要。
      ⑤如果打鼾既不影响别人也不会闹醒自己,那就没什么害处
      嗜睡有时不是单一的孤立症状,它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部分,如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障碍及心脑血管病等。故应查明原因,对症对因治疗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意义的治疗结果。
      ⑥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
      ⑦年龄越大,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少。
      ⑧大多数人无法明确说出自己什么时候会犯困。
      ⑨开车时开大音响音量有助于保持清醒。
      ⑩睡眠障碍主要是因为忧虑和心理障碍。
      人体不可能完全适应夜班工作。
      大多数失眠可以不治而愈。
      答案解析
      ①(×)睡着后,身体在休息,而大脑没有。大脑在睡眠过程中依然十分活跃,为第二天的觉醒和最佳状态做准备。
      ②(√)睡眠是生理需要。大多数成年人每天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如何知道自己的实际睡眠需要量呢?睡前不要设闹钟,睡到自然醒。这就是您的睡眠需要量。
      ③(×)人在活跃兴奋的时候当然不会有睡意,但是如果一旦歇下来,或者有些无聊时就会有困倦感。其实,真正引起睡意的是睡眠不足。无聊并不能引起睡意,而是让睡意变得明显。
      ④(√)如果没有睡够,身体就在积攒着“睡眠债”,并且迟早为之付出代价。
      ⑤(×)打鼾表明存在着威胁健康的睡眠障碍,被称为睡眠窒息。有这种情况的人打鼾声音高,夜间频繁发作,伴有喘息式呼吸,以至于很容易惊醒。这就必然会造成白天常常疲倦犯困,而且还增加了心脏疾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事实上,这种情况经过治疗后可以改善。
      ⑥(√)虽然很多人醒了之后不觉得曾做过梦,但其实每晚每个人都会做梦。睡眠分为五个阶段,如果你是在睡眠中的快速动眼期醒来,你就会记得自己的梦境。
      ⑦(×)睡眠需要量在成年人阶段变化不大。老年人生理需要量和年轻时相比并没有减少,只不过夜间他们睡得少,白天相应睡得多而已。虽然老年人出现睡眠困难十分常见,但年龄不是主要原因。如果是有不良睡眠习惯或健康问题导致睡眠困难,也最好去咨询一下专科医生。
      ⑧(√)有研究人员询问了成千上万的人是否觉得困倦,得到的答复都是“否”,但其中有人回答“否”之后立即就睡着了。所以如果开车时你感到疲倦,即使距离目的地只有几公里,也不要认为自己绝对可以撑过去。
      ⑨(×)如果你开车途中感觉无法保持清醒,最可取的权宜之计就是在安全的地方停车小憩,或喝点咖啡类饮料。双管齐下可能会更有效,比如先喝咖啡,而后趁咖啡尚未起效小睡一会儿。但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还是充分休息后再出发。调查显示,开大音响音量和嚼口香糖、打开窗户等一样,收效甚微。
      ⑩(×)睡眠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说,睡眠窒息,是由睡眠时呼吸道阻塞引发;发作性睡病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白日困倦,或者突然陷入睡眠状态,这是遗传所导致。而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忧郁和压力可以导致失眠,但它也只是部分人慢性失眠或白天困倦的原因。
      (√)所有有机体都有生理周期,或称24小时节律,这影响到我们睡眠和觉醒的更替。穿越时区的时候,就要根据昼夜更替的变化,调节自己的生理节律。而上夜班时,客观的昼夜更替并没有改变,其生理节律也不能调节。所以不管你是不是上夜班,都会在午夜和清晨6点感觉最为困倦。不管上夜班有多久,白天睡觉都不是容易事。如果上夜班的话,在后半段工作时间尽量不要喝咖啡,在临睡前避免接触噪声和强光,不要喝酒,也不要做剧烈活动。
      (×)如果不加以注意,睡眠障碍不会自行消失,听任其发展只会降低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比如,每天定时入睡,定时醒来,有规律地小睡或减肥),药物疗法,手术疗法或联系疗法。
      回答对1题得1分
      11~12 分:祝贺您,您对睡眠的了解已经很充分了。
      8~10 分:不错啊,不过你还可以尝试多了解一些,以提高生活质量。
      4~7分:再次看一下答案和解释,您会对睡眠有全新认识。
      1~3分:您的睡眠知识还有点不足,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多了解一点吧。
      康大夫语录
      睡眠是一门科学,而且它已经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成为了系统的学科。因此,千万不要小看睡眠的重要性,也不要把对于睡眠的测试看作是有趣的心理测试一样做完就忘了。这些测试所得的结果是对你睡眠状况乃至身体状况的重要反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 12:05 , Processed in 0.15238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