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尔兰全民公投通过《里斯本条约》 关乎条约生死
2009-10-4
[提要] 10月3日(当地时间10月2日),《里斯本条约》在爱尔兰全民公投中获绝对多数支持而通过。该条约是在原《欧盟宪法条约》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致力于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在爱尔兰遭遇否决一年多。由于本次公投将直接关系到该条约的最终命运,也是对欧盟一体化的一次考验,因此备受外界瞩目。
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里斯本条约》在2日举行的爱尔兰全民公投中获绝对多数支持而通过。
爱尔兰就《里斯本条约》再次公投 关乎条约生死
致力于推动欧盟机构改革的《里斯本条约》在爱尔兰遭遇否决一年多后,当地时间10月2日,爱尔兰就《里斯本条约》举行第二轮全民公投。由于本次公投将直接关系到该条约的最终命运,也是对欧盟一体化进程平稳推进的一次考验,因此备受外界瞩目。
当地时间2日早7点(北京时间下午2点),分布于爱尔兰全境43个选区的投票站早早开门,等待选民投票,投票时间截止到当晚10点。统计显示,爱尔兰全国登记的可参加投票的选民有300多万人。
在位于都柏林市中心的一个投票站,一早就有选民陆续前来投票。刚走出投票站的玛丽·道恩斯女士向记者表示,和去年一样,她投了赞成票。“我希望看到条约能够通过,欧盟可以继续扩大并更好地运作。我觉得与欧盟(的紧密关系)对爱尔兰和欧洲都有好处,作为欧盟一员,爱尔兰享受到了长时间的和平并融为欧洲一部分,我希望看到这些都能继续下去,欧盟能继续壮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爱尔兰经济遭受重创,众多中产阶级负债大幅上升,偿债能力大幅下滑。不少人认为,爱尔兰未来的命运取将决于欧盟整体的前途。66岁的退休教师安德瑞·道伊女士表示,这也是她第二次投赞成票的原因之一。“我希望(爱尔兰)成为欧洲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大阵营的一部分。我觉得欧洲给予了爱尔兰很多帮助,我们所担心的关于堕胎和中立政策等其实和《里斯本条约》没什么关联,欧盟不会强迫我们执行任何东西。爱尔兰留在欧盟内部要比在呆在欧盟之外更有机会改变那些我们不满意的东西。此外,我还有经济方面的考虑。(金融危机中)如果不是欧盟一些银行的支持,我们可能会和冰岛的结果一样,等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拯救我们。”
去年6月13日,爱尔兰曾就《里斯本条约》举行公投,但以失败告终,反对者主要担心欧盟持续扩大会导致大量东欧移民涌入与他们争夺就业机会、爱尔兰现行的禁止堕胎的政策会被废除、以及爱尔兰一直奉行的中立外交政策会受影响。
等待投票的20多岁的小伙子罗瑞·特里纳告诉记者,他认为欧盟对爱尔兰有好处,他要投赞成票。“长久以来,欧盟机构未能迅速地适应扩张后的欧盟以及欧盟民众的需要,因此欧盟改革对于帮助欧盟机构适应这些变化以及欧盟体制更适合欧盟人民需要方面非常必要。比如,改革后,欧洲议会将被赋予预算及立法事务上更多责任,整个体制会更民主。过去,否决权问题极大限制了欧盟机构的行动能力,比如在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上。取消"一票否决权"可以让欧盟整体获益更多,更大程度上反映大多数人的权益。”
支持的声音很大,但在爱尔兰,持“欧洲怀疑论”者也大有人在。在投票当日,仍然有反对《里斯本条约》的组织在都柏林街头竞争游说。
“不会有钱来支持就业,不会有钱来支持经济复苏,拒绝《里斯本条约》。”
尽管今年6月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欧盟领导人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打消了爱尔兰在有关堕胎、社会政策、税收及确保国家中立地位等问题上的疑虑,但似乎仍有部分党派和民众并未信服。约翰·麦克德默特先生在本次投票中就再次投了反对票。“我觉得爱尔兰现有宪法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再来个欧盟的宪法。此外,人们也不明白这个投票的意义。我的意思是,我们将不得不转让给欧盟很多权力,之后要再收回来就难了。要是公投否决条约,我们就会保留这些权利,之后我们什么时候觉得合适再和欧盟谈判逐步赋予其部分权力。”
47岁的约瑟夫·道伊也投了反对票,他对记者表示他来自工人阶层,已经失业一年多了。“我看不出投赞成票有什么意义,我们还会是老样子。一方面,欧洲的银行,特别是德国的银行贷了很多款给我们,让我们以借债的方式走出衰退,我们似乎应该亲欧才是,但我就是没这感觉,没人能让我信服条约通过后会帮我们改变现状。”
《里斯本条约》由欧盟各国首脑于2007年12月在葡萄牙的里斯本签署。该条约旨在替代2005年被法国和荷兰否决的《欧洲宪法条约》,是欧盟改革的重要文件。爱尔兰是27个欧盟成员国中唯一一个以全民公投方式批准该条约的国家,因此爱尔兰的公投也就成为《里斯本条约》能否执行最为关键的一票。去年6月,爱尔兰首次公投否决了该条约,而爱尔兰总理考恩日前也表示,即便此次结果仍然是否决,爱尔兰也不会再为该条约举行第三次公投。
据悉,各选区计票工作将于当地时间3日上午9时开始,计票结果预计将于当天傍晚公布。
背景资料:《里斯本条约》及批准进程
爱尔兰2日再次就《里斯本条约》举行全民公决,欧洲一体化进程又一次面临考验。
《里斯本条约》是在原《欧盟宪法条约》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为保证欧盟有效运作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各国首脑2004年10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按照原定计划,这部欧盟的首部宪法将在所有成员国批准后,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然而,《欧盟宪法条约》却先后遭到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的否决。
为解决欧盟制宪危机,2007年6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以一部新条约取代已经失败的《欧盟宪法条约》。同年10月19日,欧盟各国领导人在里斯本就新条约文本达成一致,并将之定名为《里斯本条约》。12月13日,欧盟各国领导人在里斯本正式签署《里斯本条约》。
根据规定,条约必须经所有成员国批准,在获各国批准后于2009年1月生效。为确保条约顺利通过,欧盟决定各成员国可以通过议会审批方式批准条约,而无需举行可能导致条约遭否决的全民公决。欧盟27个成员国中仅有爱尔兰一国采用全民公决方式来批约。因此,爱尔兰成为《里斯本条约》能否通过的关键。然而,2008年6月,爱尔兰全民公决否决了《里斯本条约》。
今年9月23日,德国总统克勒正式签字批准《里斯本条约》。目前,在欧盟 27个成员国中,除爱尔兰之外,还有捷克、波兰尚未最后批准该条约。尽管波兰和捷克参众两院曾先后分别批准了《里斯本条约》,但条约尚待两国总统最终签署。而波兰总统曾多次表示,只有德国和爱尔兰通过了《里斯本条约》,他才会签署该条约。捷克总统则称,他将是最后一个对批准《里斯本条约》作决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