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者点评:日本奇迹未结束 仍远远走在中国前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5 10:5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2月25日

日本2008年第四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实际下降12.7%。这是日本近35年来的最大季度降幅。这个数字引起包括日本、中国在内的各国媒体一致惊呼,并给予了种种悲观预测。其实,此刻只要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能清楚,日本民族的力量总显示在废墟中崛起的过程中,日本奇迹并没有结束。

  确实,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经济已陷入深度衰退,且难以在短期内摆脱困境。日本实体经济遭受了比欧美更加严重的打击,暴露出严重依赖外需拉动的弱点多年来没有改善,可见试图建立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目标落空。政府官员承认,日本正面临二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然而,我们在强调危机严峻性的同时,往往低估了日本民族克服危机的能力。

  1945年,日本在侵略战争中不仅没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本已拥有的也损失殆尽。310万人死去,650万军民回国,1300万人失业,国民财富40%化为泡影,工业生产仅为1936年的28%。自民党总裁鸠山一郎宴请贵宾也只是红薯,公园内写着“禁止自杀”。曾用于制造飞机、坦克的军工厂只能生产锅、铲、刀之类的用具。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仍大胆预言,日本“终究还是会起来的”。

  1946年春,日本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全世界的目光正在注视着我们”,“从消沉中站起来”。天皇以越王勾践精神鼓励国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号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上至皇族、政治家,下至黎民百姓都宣扬“要么饿死,要么勒紧裤带拼命干”。

  经过20多年的战后努力,日本置之死地而后生,化腐朽为神奇,真正“超英赶美”,最终超过除美国以外世界所有国家,经济跃居世界第二,成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日本目前的经济衰退显然远不能比1945年之后一段时期的困境严重。1973年以来,中国等许多国家的学者多次预言日本奇迹行将结束。尤其是1973、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1986年日元升值,上世纪90年代末经济滑坡。但是每一次危机过后,日本经济更加强大,适应力更强。即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经济竞争力也连续8年居世界之首。

  日本正风光不再,面临困境,而中国正干得汗流浃背,似乎会无往而不胜。但无论如何,日本还远远地走在前面,在展望日本前景时,我们不应忘记日本此前曾多次创造的意外。

  此次金融危机,日本金融机构遭受的创伤并不算大。日本政府认识到,在无法左右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如何刺激个人消费和扩大内需才是使日本经济摆脱危机的关键。去年以来,先后分三次出台总额75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主要解决国民生活、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稳定金融市场、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以期推动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早日走出低谷。美国学者沃格尔认为,不能因为危机而无视乃至否定日本经济的强大实力。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日本会显示更强的实力和竞争力。

  日本的实力更显示在民族精神中,日本人居安思危,没有危机就产生危机感,从最坏处着眼,及早准备,把中国经典名言“忧患兴邦”发挥到极致。训练有素、温顺有加的日本企业战士,很少像欧洲和美国乃至韩国那样举国抗议罢工。

  有预测称,21世纪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日本列岛,“日本沉没”将成现实。但有理由相信,日本绝不会甘心“沉没”,无论是地理上的沉没,还是国家民族危机上的“沉没”。这次经济衰退反而会强化日本民族的危机意识,成为日本重振的契机。正如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最近撰文指出:“只要比较一下就可知道,现在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物质极大丰富背景下的危机,是一种没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街头的危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危机”,这种危机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变革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4 02:50 , Processed in 0.14921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