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侨报:在日华人应远离高科技犯罪的怪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8 12: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05月18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日华人犯罪也出现“与时俱进”的倾向,电子化、IT化犯罪正在成为常用手段,侵蚀着日本社会,同时也让在日华人社会为之蒙羞。《日本新华侨报》18日刊文说,在日华人有必要警觉,并提高自戒自净能力。否则,稍有不慎很容易利用专业知识从事犯罪行为,或者在他人的劝诱之下,面对高利误入歧途。


   文章摘编如下:

  《读卖新闻》日前报道,6名在日中国人因为犯罪被逮捕。他们利用盗来的他人信用卡讯息,通过网络大量购买奶粉和一次性尿片,然后将其运回国内变成金钱。遗憾的是这些人并没有把这种行为当作犯罪,而是通过网络募集帮助销赃人员,还支付一定的报酬。这样一来犯罪便具有“事业化”倾向。但是这样的事业不仅对社会无益,也会把一些无辜的人卷入事件,成为犯罪的助手。无形中善良人的人生也会被划上莫名的污点。此前的《产经新闻》也报道称,范贝贝曾经是一名横浜市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退学后为了赚到更多的钱,违法设置代理服务器,通过网络犯罪获得了大约600万日元以上的违法收入,结果被判了2年6个月的刑后强制遣送回国。此外还有在日华人通过网络违法卖淫中介而被捕等事件发生。

  网络本来是传播讯息的工具,然而在部分在日华人眼中却成为犯罪的手段。通过互联网犯罪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和国内的帮手联合作案更加方便。违法网购、违法设置服务器案件的后面都有国内人的影子。这种跨越日中国界的犯罪不仅更加隐蔽,也更加复杂,值得高度重视和警戒。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在日华人犯罪多以杀人、抢劫、盗窃等传统型犯罪为主,可是现在,则在传统犯罪的基础上又多出了高科技犯罪,犯罪人员的身份也发生变化。具有一定互联网专业知识、高素质的犯罪开始增加。为此,在日华人有必要警觉,并提高自戒自净能力。否则,稍有不慎很容易利用专业知识从事犯罪行为,或者在他人的劝诱之下,面对高利误入歧途。和传统的杀人越货不同,高科技驱使的电子化犯罪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把犯罪合理化,罪恶感也较轻,因而更加诱人。犯罪毕竟是违法的。尽管犯罪手段在“与时俱进”,侦破手段也会超速提高。高科技犯罪手段再高明,也终将难逃法网。

  日本警察厅公布的外国人犯罪最新数据表明,在日中国人仍然最多。但愿在日华人社会能够对此给与高度重视,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减少犯罪事件,更要想办法堵住犯罪手段“与时俱进”之路。(申晓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1 05:01 , Processed in 0.085519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