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殖的秘密----蛇岛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2 12:3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殖的秘密----蛇岛日志  


学者李建立 发表于2007-12-4 20:06:05


生殖的秘密----蛇岛日志  

蛇有两种生育方式:一种是卵生,一种是卵胎生的蛇类,蛇岛蝮蛇就是卵胎生。卵胎生看上去很象胎生,产出来的不是卵而是小蛇。但它同卵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只是将发育成熟的卵,排入到输卵管内,在输卵管内完成卵的孵化过程。在这期间,母体提供的惟一补充物质也仅仅是水分和氧气。母体以扩散的方式将这些物质透过卵壳,传递给正在发育的幼蛇。幼蛇主要依靠脐柄吸收自然的卵黄而发育。这与哺乳动物在怀孕期间,仔兽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摄取发育生长的营养物质是完全不同的。卵胎生的仔蛇也保留着暂时性的卵齿,实际上它们的卵齿只是一个已经失去原有生物学意义的遗留痕迹器官。然而,卵齿的存在至少可以表明卵胎生蛇类的出现迟于卵生蛇类,也是卵胎生蛇类是由卵生蛇类演化而来的有力证据。卵胎生的生殖方式,可以保证受精卵和胚胎有了更为安全的发育环境及获得调节胚胎发育生长的适宜温度。可以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卵的孵化率,是一种进化的现象。这对于高海拔和夏季较短的北部地区的蛇类很有好处,它惟一的缺点是,母蛇妊娠期长,不太灵活,易受敌害袭击。但它们通过减少繁殖数量,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蛇岛蝮蛇生殖周期属于D型(温带隔年生类型)。隔年产周期适应于活动季节短的特点。若要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储存以形成卵所必须的物质。因而必须有两个旺季才能完成繁殖。东北陆地上的蝮蛇大多是在春季刚出蛰不久开始交配,岛上所见的交尾季节是8—10月份,与秋季捕食高峰期和产仔期相重叠。捕食期蛇的出现率高,可供选择的配偶多,交配的成功率也很高。发情的雌蛇分泌出诱引雄性的气味,交配一般在树上或岩石上完成,雄蛇的精子在雌蛇的输卵管内度过一个秋冬,翌年4—5月份成熟的卵子排入输卵管内后才开始受精,经过3个多月的胚胎发育,秋季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产仔。这种早春排卵的特点,可使幼体更早地发育,在冬季开始之前获得足够的食物。蛇岛蝮蛇每产1—8条,平均4.18条,幼蛇体重9.00—23.00g,平均13.68g。幼蛇体长219—341mm,平均265.97mm。雌性蛇岛蝮蛇体长在630mm以上进入繁殖年龄,最大繁殖个体为825mm。体长在650—800mm为最佳繁殖年龄阶段,也是最大的繁殖群体,其产仔数均高于种群的平均水平,而产后失重率皆低于平均水平。800mm以上繁殖能力明显下降,且产死胎和未受精卵的概率明显上升。 1989年对蛇岛4—6沟的323条进入繁殖年龄的雌蛇,进行产前期调查,其中孕卵蛇72条,占繁殖群体的22.29%。因而,蛇岛蝮蛇并非年年生殖,它必须在产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营养积累,再进行下一次繁殖,至少是2年或更长时间为一个生殖周期。用我们人类的眼光来看,雄蛇和雌蛇的形态是很相似的,不大容易辨认,可奇怪的是它们之间却从来不会发生差错。雄蛇往往只追逐同种的雌蛇,而不会理睬它种的雌蛇,极少发生种间乱配现象。即使偶尔发生种间交配的现象,也由于种间生殖隔离、杂交不育,不会产生杂交的后代。可见一定有某种信息素在指导着蛇的性行为,而这种信息素具有严格的种族特异性。经过生物学家研究证明,雌蛇血液中的卵黄配质起主要作用。当它渗透到皮肤表面的时候,就起到吸引雄蛇的信息激素作用。雄蛇往往喜欢追求体型较大的雌蛇,原因就在于它们渗透出更多的卵黄配质。交配过程中,雄蛇会把一个半透明的胶质塞子植入雌蛇的泄殖腔中,这个塞子不但对以后交配起到机械的阻隔作用,而且它所含的激素使这条雌蛇对其它雄蛇再也没有吸引力了。有人做过试验,把交配塞子放到一条没有经过交配的雌蛇背上,那么这条雌蛇就不再会被雄蛇理睬了。反之,把雄蛇射入雌蛇泄殖腔内的塞子除掉,那么这条已经交配过的雌蛇,仍会对雄蛇具有吸引力。可见“塞子”所含的激素,确实是一种强烈而明确的信息物质。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交配后雌蛇不再具有吸引力大有好处。因为交配后的雌蛇就不再会被其它雄蛇的纠缠,减少了暴露在外面的时间,于是遭受食肉鸟兽猎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交配以后,转入了正常取食阶段,这时雌蛇体内的激素平衡发生变化,使得皮肤中贮存的卵黄配质转到卵巢中去,于是雌蛇对异性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此外,蛇的性行为有一定的季节性。蛇岛蝮蛇大多在秋季交配,其余季节就很少有性冲动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条有性欲的雄蛇血清输到一条没有性欲的雄蛇体内,那么这条没有性欲的雄蛇在几天之后,就会开始追逐雌蛇。可见有性欲雄蛇的血清中,一定也有某种物质在发挥作用。其实,蛇的母爱体现在孕育过程中,在此期间,母蛇将大量营养物质,给予了发育中的卵,仔蛇在卵内将剩余的卵黄吸收到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所以刚出生的小蛇就自给自足,无需亲体照顾。秋天出生的蛇岛蝮蛇仔蛇,即使不吃任何东西,也可活到第二年夏季。我发现过几次蛇岛蝮蛇背上驼一条小蛇,很像妈妈背着孩子,还有的小蛇在树枝的前面,大蛇在后面跟着,很像小蛇第一次出远门大蛇不放心地跟在后面。大家都知道蛇是冷血动物不可能有母爱的,也许我见到的这种现象仅仅是巧合吧。





很像妈妈背着孩子(摄影:李建立)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55:01 | 只看该作者

蛇的先见之明

蛇的先见之明


学者李建立  发表于2009-8-31 9:33:27


蛇的先见之明  


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天气多云,北风5~6级,海浪较大。

早上5点多一点出来忽然听见一种悦耳的叫声从头上空划过,一群小鸟从海上向蛇岛的深处飞了过去,啊小鸟们来了!

我说这两天岛上的蝮蛇出来的这么多呢,就在昨天傍晚我还看见有几条蛇正在往树上爬,当时我还有点不解都这么晚了岛上又没有鸟它们为何还要晚上出来呢?这与我们已知蛇活动规律有些不一样,啊!原来这些蛇都已经感知道了小鸟明天就要来了,它们在这个季节可不能睡懒觉,一定要提前进入伏击地点做好战斗准备,要知道今年山上的植物长势好于往年,就连蒿草都超过小灌木高度,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捕食地点可不那么容易,若不提前出来怎么能行呢。在对自然规律的预测和把握上蛇真比我们人类要强多了,它们有一种先见之明,而我们往往是事后诸葛亮。

我急冲冲地往山上走,想看看先来的都是些什么鸟,我刚一走进二沟山里就像开了锅似的,各种鸟叫声和鸟被蛇咬住时发出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我本来计划今天到四沟去这样我不得不改变计划留在二沟观鸟。

今天来的鸟可真多但种类并不多,除了以前见到的伯劳、丘鹬外又新增了三道眉草鹀、北红尾鸲、蓝翡翠鸟、黄鹡鸰,还有一种我一时想不起它的名字。

我边走边拍照,当走到二沟的山梁时,一棵很显眼的干树枝上伏着几条蛇吸引了我的眼球快步向哪里走去,正当我快步朝那里走时,见到一只小鸟从我的身后飞了过去,它也选中了那棵没有树叶的树干,当快又落到一个最高树枝上时,它可能发现了那棵树干上埋伏着一条蛇,它疾速调整飞行姿态快速扇动翅膀欲将身体向上拔高,可是一切都晚了已经来不及了,只见那条蛇前半身高高跃起将悬在空中小鸟叼在嘴中,小鸟这时只有拼死的挣扎和哀鸣的哭嚎,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蛇岛蝮就是叼住不放直到小鸟不再挣扎为止。

这种大小的鸟蝮蛇知道不借助一些外力在树上是根本是吞不下的,它当小鸟毫无知觉时张开口将鸟扔到地上,它在树上略微休息一下就慢慢下树了,沿着自己在鸟儿身体上留下的气味再去慢慢的去寻找食物。

我们看蛇岛蝮在树上有些漫不经心,有时我的相机镜头快要触到它似乎也毫无反应,但对突然飞来的小鸟反应却异常迅速,使你在没有反应过来时它已经成功的完成了捕食过程,所以要拍摄蛇捕食小鸟的瞬间是很不容易的。





刚刚叼到那只小鸟





悄悄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30 01:44 , Processed in 0.237128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