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5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老年人是失眠主力军 长期失眠易致心理障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3 12:5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03月23日 11:10 来源:南方日报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中老年睡眠”。中老年工作人群指年龄为40—60岁的各类从业人员,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睡眠健康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是中老年工作人群,国内与失眠相关的人数也逐年增长。记者了解到,深圳与失眠相关的人数达到40%左右,而且由于失眠导致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的人群也日益年轻化,失眠抑郁人群中六成为年轻人。因此,失眠不仅与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内分泌失调、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存在密切关系,长期失眠如不予以合理干预更易导致心理障碍,成为“心理癌症”。为帮助大家提高睡眠质量,本报特邀深圳各医院专家支招。


  -家庭与自主治疗失眠方法

  中老年人是失眠人群主力军

  “为什么明明很困了,躺在床上依然翻来覆去睡不着。”在近日深圳博爱医院举办的失眠科主题讲座上,48岁的刘女士道出了很多中老年人所存在的问题。该医院失眠内科主任王宏介绍,中老年人是失眠人群的主力军。他指出,进入更年期以后,时常困扰着中老年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睡眠障碍,很多老年人不易入睡,睡眠过浅,睡后容易惊醒,醒来后也不容易再入睡。王主任给我们一项数据,约有50%—70%的中老年人都有失眠的经历。而中老年工作人群失眠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工作及精神压力大、作息无规律、各类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等。长期失眠将导致精神萎靡、情绪不稳、生活和工作质量下降等。

  中老年人失眠的现象在深圳比内地其他城市更为严重。从某政府单位机关调到基层上班的李先生,患失眠、神经衰弱10余年了,总是睡不好觉,头昏脑胀,情绪低落,常有烦恼,瞧什么都不顺眼,遇到什么事都不顺心,老怀疑别人瞧不起他,担心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埋怨家人不关心他,整天哭哭啼啼,家里来人多了,他就嫌乱而受不了。而且还经常自感头沉头胀,浑身无力,肢体发麻,发抖,老说这里痛那里也痛的他曾去多家医院检查,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便失去了对治疗的信心,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王宏表示,李先生是很多深圳中老年失眠人群的代表。深圳已走过三十年,很多人20岁到深圳现在已50多岁了。这些人是深圳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但是,这部分人的睡眠健康并不好“这群体承受着社会及家庭等诸方面的工作和精神压力,有的已经过早进入更年期,他们是睡眠障碍的高患群体。”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期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万有睡眠问题的受访者中,中老年占18.8%,其中77.28%患者为慢性失眠。

  失眠抑郁人群年轻化

  除了中老年群体外,一些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也相继出现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失眠抑郁等问题。刚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小廖告诉王宏,他从毕业后就开始“睡不着”了“每天晚上很困,就是睡不着,要到早上四五点才能睡着,这样导致白天很没有精力。”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一年多了。他也发觉从事证券行业的自己每天考虑的问题太多“睡觉前都在想着明天股票的事,还要想着帮助家里还债等。”如此一来,几乎没有一个晚上,他睡过好觉,性格没有以前那么开朗,情绪也越来越低落,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王宏介绍,像小廖这样的都市白领是失眠抑郁等病症爆发的高危人群,主要是由同事人际关系、与上司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压力造成的,“种种压力造成逾80%左右的都市白领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眠、抑郁、焦虑、躁狂等病症。”他指出,失眠抑郁的人群也日益年轻化,在其门诊中,60%左右的失眠抑郁患者就是年轻人,“有8岁的小孩也开始患失眠抑郁症”。他指出,小孩失眠不可小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成长,还会产生情绪化、记忆力下降、焦虑等问题。

  长期失眠易导致心理障碍

  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理感冒”,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和思想的疾病,患者经常伴有睡眠紊乱,比如入睡困难、睡眠连续性紊乱及早醒等问题,其中早醒往往是抑郁症的特征症状。王宏表示,抑郁症不同于暂时性的心情沮丧,如没有有效治疗,症状会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近年来,在高压力社会中,抑郁症几乎已成为最流行的精神文明病,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癌症并列为下个世纪最需要卫教预防,也最盛行的疾病之一,被称为“心理癌症”。

  失眠与焦虑抑郁障碍存在密切的关系,长期失眠如不予以合理干预易导致心理障碍,纠正失眠与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同等重要。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感到悲伤和空虚,对各种活动提不起劲或兴趣,感觉没有价值或有罪恶感,没有食欲,体重减轻,失眠或嗜睡,容易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等。王宏指出,抑郁症的不利影响,不仅发生在患者身上,也会波及患者的家属和朋友。严重的可能会让受害者无法过正常生活,对工作、学习、饮食和睡眠造成障碍,无法享受任何一种快乐的活动。另一方面,抑郁症也会加重个人、家庭或整个社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等。所以,他强调,如果家人或身边朋友患有失眠抑郁的时候,一定不能轻视,要帮助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抑郁症患者积极进行治疗,调整睡眠,改善抑郁症。

  如何获得良好的睡眠?

  睡眠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睡个好觉,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充满活力,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充满着生机。觉没睡好,会让人感到无精打采,食不甘味,神不守舍。长期失眠则更令人精神萎靡不振。如何才能睡个好觉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曹田梅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太计较睡眠的量。对睡眠量的要求是因人而异的,而且不同年龄的人也不一样,年龄愈小,睡眠量需要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会逐渐减少。一个人一天并非一定要睡上8个或7个小时,合理的睡眠量应以能解除疲劳,保持精神愉快,能很好地进行一天的工作与学习为标准。相反,如果对睡眠的量过分计较,常因少睡半小时而心神不定,对“睡个好觉”只能是有害无益。

  二、注意饮食习惯。晚餐不要吃得太饱,或空腹睡觉,这二种情况都会影响人的睡眠。临睡前吃点奶制品或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睡前忌饮大量含酒精的饮料包括啤酒及其它酒类,它们虽然能促使人入睡,但会影响睡眠质量;当酒精的安神功效过去后,你就会立刻醒过来。此外,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饮料及巧克力,因对人的大脑神经能产生兴奋作用,睡前最好不要饮用。

  三、放松自己。睡前应避免从事刺激性的工作和娱乐,也不要从事过分紧张的脑力活动。做些能松弛身心的活动,如洗个热水澡,读些消遣性的书刊、报纸,看看轻松的电视节目,听听柔和抒情的轻音乐,对人尽快入睡无疑会大有好处。

  四、让床只发挥睡眠的功能。不要让床成为你学习、工作的场所。躺在床上看书、看报,或谈些兴奋性的话题,会削弱床与睡眠的直接联系。一个良好的睡眠者,往往是“头一挨着枕头就能入睡”,这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只让床发挥单一睡眠功能的结果,以至于形成了条件反射。

  五、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环境对睡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环境难以改变,但改变一下小环境还是大有作为的。睡眠区光线要暗,卧室应用厚的窗帘或百叶窗来隔绝室外的光线;如果室外的噪音大,睡觉时要注意关上门窗。此外,舒适、合理的床上用具,对提高睡眠的质量也大有好处。选用高度符合人体科学的枕头,软硬合适的床垫以及床单、被等不会产生不舒服的床上用品,就不会因种种不适影响到睡眠。

  六、采用合适的睡姿。人的心脏位置偏左,因此,健康的人睡眠最好不要采用左侧位;仰卧睡眠时,手也不要置于胸身,这样可以避免心脏压迫而做恶梦;侧位睡觉时要防止枕头压迫肋腺引起流涎。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睡眠的最好体位应该是右侧位或正平卧位,这样既不会压迫心脏,又利于四肢机体的放松休息。但对于病人来说,睡眠的最佳体位则视病人的病情和疾病类型而定。心脏病人睡眠要取半坐半卧位,这样可以增加肺活量,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呼吸;肺部疾病和胸腔疾病患者应采取患侧位睡眠,这样可以减少因呼吸运动造成的胸痛,同时可使健侧的肺活量不受到侧卧位的影响。

  在家也可治失眠

  失眠了怎么办呢?深圳市流花医院呼吸睡眠科专家支招:不用去医院,在家里自己可以进行失眠治疗:

  1.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炖服,每晚1次。

  3.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5.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6.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失眠的情况

  三大失眠种类

  1.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大部分的人在经历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但是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部分人会导致慢性失眠。短暂性失眠主要治疗原则为间歇性使用低剂量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2.短期性失眠(一周至一个月):严重或持续性压力,如重大身体疾病或开刀、亲朋好友的过世、严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际关系问题等可能会导致短期性失眠。这种失眠与压力有明显的相关性。治疗原则为短期使用低量之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行为治疗(如肌肉放松法等)。短期性失眠如果处理不适当也会导致慢性失眠。

  3.慢性失眠(大于一个月):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且较难发现,许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种原因合在一起造成的。可能造成慢性失眠的原因如下:

  (1)身体方面的疾病会导致失眠(据研究许多慢性病皆和失眠有关);

  (2)精神疾患或情绪障碍而导致失眠;

  (3)用药物、酒精、刺激物或毒品等而导致失眠;

  (4)睡醒周期障碍或不规律而导致失眠;

  (5)睡前小腿有不舒服的感觉或睡觉中脚会不自主的抽动而导致失眠;

  (6)睡觉打呼、不规律的呼吸或其它呼吸障碍而导致失眠;

  (7)原发性失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5 17:22 , Processed in 0.075907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