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大学校长指出很多中国人才脚踩中美两只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3 19: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大学校长指出很多中国人才脚踩中美两只船


来源:法制晚报  


日期: 2011-06-21  


如今,全球高科技中心美国硅谷已抓不住“老外”的心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和印度人才更愿意回到祖国当“海归”。

   

美国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近日的报道就写到,随着美国收紧移民政策、生活费高涨,以及在中印等国更好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外来科技人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发展。

   

对于这一股“海归”大潮,11-6月19日晨,美国俄勒冈大学副校长斯丹凝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海外人才归国的形势在改变,但是目前的情况还不理想,很多中国人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办法。中国也正在想方设法,与发达国家进行“人才争夺战”。

   

中国七成“海归”就职于高科技领域

   

中国在全球科技人才竞争格局中,一直扮演着“人才输出国”的角色。但在中国国内,高端科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远不及发达国家,而填补这一空白的多是海外归国人员。

   

2009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大多数成功创业的“海归”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其中,从事互联网、IT和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工作的“海归”占到了70%以上。还有20%的“海归”的工作集中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5%左右在制造领域。

   

斯丹凝指出,在美国,很多来自中印的人才纷纷选择回国,因为此时正是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大好时机。

   

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回国既能获得政府相应的支持,也能吸引美国的投资。

   

对于“海归”在中国科研中担当的角色,斯丹凝说:“他们是中国科研系统的一种催化剂。‘海归’具有改革性的影响,能推动中国的创新体系达到更高水平。”

   

中国“海归”人数变化时间节点/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回国人员人数

   

2010年底/190.54万人/63.2万人;   

   

2009年底/162万人/49.74万人;   

   

2008年底/139.15万人/39万人;

   

2007年底/121.17万人/31.97万人;   

   

2006年底/106.7万人/27.5万人;   

   

2005年底/93.34万人/23.29万人;   

   

2004年底/81.48万人/19.8万人。

   

中外企业正在上演“人才争夺战”

   

海外人才回国的主要原因,斯丹凝说:“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据介绍,很多在美国大公司就职的中国人,逐渐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建立自己的公司。

   

而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和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合作,以更好地吸引资金。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工程师或者科学家。

   

不过,斯丹凝指出,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国人都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办法——一只脚跨在美国、另一只脚放在中国。

   

“因为有些人想让他们的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有些人是配偶不愿意回国,还有些人则是不适应中国的工作环境。”他说。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最好”的人才是不会回国的。因为他们在国外已经有很稳定的保障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所以,斯丹凝指出,尽管海外人才归国的大形势在发生改变,但至今为止,这种改变还不理想,这些“海归”还不是“完全转移”回到了国内。

   

目前还出现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中国企业和科研组织正在和外国企业展开竞争,抢夺同一水平和类型的人才。比如华为、联想等高科技公司,如今就和英特尔、思科和高通等公司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

   

斯丹凝认为,高端科技人才的短缺,使中国正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人才争夺战”,为此中国政府也在通过多种鼓励和吸引的办法,从国外找寻高端的科技人才,吸引其回国就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8-6 00:36 , Processed in 0.069011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