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教授:中国智慧不应缺位于全球化进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5 17:3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价值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美国价值和哲学研究理事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价值与美德的复兴”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与会者表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仁爱”、“恕”、“和”等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重视,它们对化解现代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价值选择。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新生认为,全球化并不必然意味着西方价值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全球趋同,而应是东西方社会互动和东西方价值互补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价值和美德,以及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成果及其理论总结是不能缺位的。

  美国天主教大学教授詹姆斯认为,文化是社会的基因密码,在全球化过程中,重振中国的价值要通过重振中国的文化价值来体现。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方松华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应当分析中国模式背后的文明基因,即“中国现代文明”。他提出,重新认识与发现中国,不能只从经济数量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发展模式和道路,还应从文化、文明与精神等层面来说明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宏星提出,不知“为何”,便不知“如何”,因此,不应责怪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而应当首先追问为何会对此失去信心。他认为,传统文化之所以会陷入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文化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新挑战、新问题时,依然吟唱老调,而无法为人们提供化解困局的能力。因此,在对传统文化精神结构叙述铺陈的同时,要使之能够参与、面对和回答从当代人们生存处境中生发出来的诸多问题,并以此问题作为丰富和转换其思考甚至预言的范式,才能谈论所谓的复兴。

  对于中国传统智慧的当代价值,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沈青松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跨越边界外推”的过程。它可能会促进和谐,也可能会导致冲突甚至战争。儒家提出的“恕”的价值观启示人们用“求和存异”的态度解决冲突,对于化解因全球化而引发的争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提出,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根据不断变化的天地 (环境、社会),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保持人的生命体与维系这一生命体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平衡。这一中国传统哲学对化解人们对社会和环境无所适从的现代性困惑有启示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9 05:19 , Processed in 0.06760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