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饶毅为两名前辈科学家叫屈 称其该获诺贝尔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3 10: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饶毅为两名前辈科学家叫屈 称其该获诺贝尔奖


2011年08月23日02:23京华时报王硕


  本报讯 (记者王硕)“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昨天,因落选中科院院士而广受关注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其个人博客上以此为题发布博文,再次引发关注。饶毅表示,此标题只为吸引眼球,他想做的只是把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到屠呦呦和张亭栋两位前辈科学家身上,并希望能够推动二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在文章开篇标题之下,饶毅首先对自己的标题进行了“说明”,表示该篇博文的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

  在文中,饶毅介绍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过程,以及屠呦呦和张亭栋两位前辈科学家对此所作出的贡献。他介绍说,这两个药物都来源于中药,而且碰巧是两位年龄接近的科学家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的。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而张亭栋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饶毅说,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都认可,也都得到了应用,直接产生治病救人的效果。但是,两人由于课题组内部外部的矛盾,或是英文论文较少等不同原因,他们个人没有获得充分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昨晚,记者电话联系饶毅,此时他已身在国外。他说,落选及之后发声明不再参选的事发生后,很多人把目光聚集到了自己身上,而他希望借此机会做点事情。

  饶毅在博客中表示,在科学界,他有双重身份:第一种身份是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他对科学史的兴趣。他表示,自己此前一直在做科学史的研究。

  “最近自我的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饶毅说,如果有可能,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推动两位前辈科学家受到重视,“如果我们大家努力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二身份而带来的意义。”

  >>人物介绍

  屠呦呦 女,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带领课题组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张亭栋 1932年11月生于河北吴桥,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重点研究血液病,承担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疗效的机理研究,发表有关癌灵1号治疗M3型白血病及其它学术论文上百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8-4 16:20 , Processed in 0.13170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