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捷克 夺走每一个旅人的心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7 10:5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它让所有人都安睡在神的臂弯,也让所有人在篝火前欢腾畅饮。它像一位饱经世事俯瞰众生的长者,却吟唱着波希米亚狂想曲,在醉人的夜色里,夺走每一个旅人的心魂。


  


  9世纪,普热美斯家族在波希米亚地区建立起王国,布拉格城堡从那时候就存在。500年后,奥地利人并没有带来奥匈帝国的铁骑,而是悄悄地,在普热美斯家族最后一个王离世之后,顺理成章以王室身份入主,一待,就到了1919年。

  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捷克, 虽为要塞,却鲜有硝烟。冷兵器时代有些不留痕迹的小打小闹,胡斯的宗教革命,仅仅是“竹篙对菜刀” 的星火, 燎原了千里之外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却没有让捷克人流多少鲜血。二战,仅一线之隔的波兰被炮火轰炸得遍地焦土,捷克首都布拉格,却仅只三天巷战。

  这块土地上,瑞典人来过,法国人来过,德国人来过,苏联人来过,没有振臂疾呼的热血,没有枪林弹雨的洗礼,政权流水般替换,在民众心中留下波澜。

  第一次大胆试探, 名为 “布拉格之春” 。米兰• 昆德拉的《玩笑》 、 《笑忘书》 、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都因这波澜而生。再一次试探,没有像甘地那般直白地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而是以充满浪漫色彩的“天鹅绒”命名。领头革命的是个叫哈维尔的作家,他比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客都要想得明白透彻: “ ‘最终解决’⋯⋯无异于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子通过打碎镜子来摆脱她的窘境一样。这样一种‘最终解决’是非个人化理性最典型的梦想之一,正像‘最终解决’这个词鲜明地提醒我们那样,它可能将梦想转变为现实,也因此把现实转变为噩梦。⋯⋯它只能给这个已是沉重负担的文明进一步增添数百万人的死亡⋯⋯”

  他,成了捷克共和国第一位总统。

  于是,捷克成了今天看到的样子。免遭生灵涂炭,留下千年积淀。无论是山间、河岸的小镇,还是欧亚中心的关隘布拉格,都保存得近乎完美,一如千百年来欧洲童话中描述的净土。

  捷克的前世造就了捷克的今生,如果乘坐火车, 无论从相邻的哪个国家进入捷克,窗前景色总会提醒说: 哦,捷克到了。

  About Czech

  国名 : 捷克共和国 The Czech Republic,Česká republika

  面积 : 78866平方公里。

  人口: 1053 万(2010 年) 。其中 90% 以上为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占2.9%,德意志族占1%,此外还有少量波兰族和罗姆族(吉普赛人) 。官方语言为捷克语。主要宗教为罗马天主教。

  首都: 布拉格(Prague) , 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24.9万(2009年) 。

  登高即可望见连成一片的红色屋顶,是布拉格城市的特别景色。

  火车从维也纳“咣当”到布拉格已是半夜, 车厢里只剩下我一人。背着行李走下车,布拉格夜色清凉,风吹在脸上,虽是夏天,隐约间却有些秋意。微雨润湿了路灯的青色, 染在一面面雕刻精细、线条分明的墙上,飘浮于方石铺成的路面。难得有车从小巷子里驶过,轮胎碾过街道的声音,从远处一点点压近,又飞快地散开在夜色的转角里。

  走进布拉格,没有任何准备。一无所知的中转站。漫无目的的旅行,有时,能让人最直接地感受眼前忽然出现的世界。

  没想到在布拉格会住进一所昔日的修道院里。我从来没见过哪个酒店有这样的气势,一尊高大的耶稣石像默默地站在高高的石阶顶部,双手摊开,低垂眼帘,仿佛在怜悯地凝视脚下匆匆来去的众生。耶稣像后的酒店大门是原汁原味的修道院大门,沉重的橡木,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推动,门内有铸铁门锁和门轴。路面高高低低,没有太多修整,每一步都得小心着出其不意的门槛和斜坡,像是当年僧侣们存心用这些坎坷,来警示世事的危险。

  山顶的房间,窗口不大,居高临下。山根是昔日贵族住宅区,高低起伏的屋子,都用红色瓦铺顶,夕阳照耀下艳得分外刺眼。远处天际线上就是布拉格城堡,伏尔塔瓦河在树影里时隐时现,两岸是布拉格老城,由河上同样古旧的桥梁连接着,从这里能看到著名的查理大桥。前台小帅哥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想感受查理桥,一定得后半夜万籁俱寂的时候,独自走去桥中间。闭上眼,让桥柱上的灯光透过眼帘散成一片昏黄,屏住呼吸,或许你能听到中世纪骑士们走过,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嘚嘚声错落有致。

  等早晨云集的旅游团高潮过去后才走进布拉格城堡。沿着城墙根,狭窄的黄金小巷是当年工匠和守城士兵们住的地方,低矮的屋子,和他们负责守卫的高大殿堂有了鲜明对比。捷克文学巨匠卡夫卡搬进黄金巷22号时,城堡已经失去昔日功能,而今天的大师故居则变成了礼品店中的一间。小巷里聚集了众多卡夫卡迷,进出来往,这些曾经可怜的小破屋此刻都油漆得色彩艳丽,人气十足,成为繁忙的旅游景点。要等到夕阳西下,游客渐渐散去,城堡才恢复宁静。

  圣维塔斯大教堂(St. Vitus Cathedral)在城堡正中,哥特塔楼刺破青天。这座捷克第一教堂自14世纪破土动工,国王换了无数代,到上世纪初才建造完成。为教堂奠基的温塞斯拉斯大公自然没能亲眼看到他想象中的辉煌变成现实,被亲兄弟谋杀的他,此刻安息在自己的教堂里,被子民们敬奉成国家守护神。安置大公遗骨的礼拜堂里点缀着一千多块宝石,四墙壁画金碧辉煌,描述着耶稣的生平和大公的故事。


  

  哥特教堂空间恢弘,站在圣坛前仰望穹顶,竟会觉得空气里雾霭蒙蒙。一束天光透过屋顶的彩色玻璃窗投射下来,更为教堂增加了几分天国的神秘气氛。供神所在,通常也存着世俗生活的极致。教堂一间密室里珍藏了波希米亚王加冕冠,从外面只能见到一扇小小的门,不知道门后藏有什么暗道和机关。既然是王者之冠,凡人肯定无缘。据说王冠带有先祖沉重的咒语: 非真命天子戴此冠,一年必死!希特勒任命的纳粹捷克总督海德里希上将见到了王冠,不惜以身试法,非要过一下加冕之瘾。果真,一年不到,两名捷克特工就把这个权极一时的第三帝国接班人送上了西天。今天的藏冠屋层层加锁,钥匙由多位政界和宗教界大佬分管,只有众位齐聚,同时掏出钥匙,才能入内瞻仰。有此一举,即使再有非分之心,想为之丧命也不那么容易了。

  布拉格的历史太悠久,悠久到连新城都已经见证了600多年光阴。城中央有一大片绿地,温塞斯拉斯广场(Wenceslaus Square)的名字来自这位半人半神的巴伐利亚大公。和所有大城市的商业中心一样,环绕广场的林荫道旁挤满了无数俗不可耐的品牌店。如果稍微了解一下历史,就会知道此刻的平静下曾经涌起过惊涛骇浪。毫不夸张地说,温塞斯拉斯广场是捷克民族激情的火山口。从捷克独立的旗帜到纳粹无情的马蹄,从布拉格之春的呼喊到前苏联坦克冰冷的履带,政体天翻地覆,生活波折动荡,在广场都会发生巨大回声。

  广场尽头是雄伟庄严的国家博物馆,两道石阶从左右通向中间一片可以俯瞰广场的高台。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游客如云,一片太平盛世景象。正对高台,一座扭曲的十字架半嵌在人行道中,仿佛正努力挣扎着,想从大地中升起。40多年前,为抗议前苏联入侵,年仅20岁的布拉格青年约翰• 帕拉许(Jan Palach)在这里愤然自焚。他是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遇到的第三位名叫约翰的殉道者。20世纪的约翰,背负的十字架不再是国王的残忍和教廷的冷酷,照片上的年轻殉道者凝视着远方,炯炯目光里充满着尊严和对自由的向往。

  不想让自己觉得太沉重,还是把时光扭转回今天。信步溜达去老市政厅,这里的墙面上有一套美轮美奂的天文钟 (Prague Orloj) ,极尽机巧。钟内机关运作出耶稣十二门徒,分两组依次在两个窗口出现。钟的装饰里最显眼的是四座雕像:死亡, 虚荣,贪婪,还有一个无人知晓意义的缠头汉子。也许留点谜,才更让人心仪神往。这套天文钟在500年间几经修理扩建,早已超越了报时的基本功能,成了集工艺和艺术为一体的绝世珍品。穿过拥挤的游客群,听导游们神采飞扬地讲造钟的工匠如何被国王刺瞎双眼,以免绝技外流。传说归传说,但这钟确实有太多历史,连纳粹坦克兵都曾不甘落后地用炮弹为她添一处伤疤。


  捷克风物传

  “捷克有什么?” “布拉格。 ” “还有呢?” “⋯⋯”

  托著名文学作品以及流行音乐的福,无论到没到过捷克,许多人脑海中都深深地印

  下了黄昏布拉格广场上飞舞的白鸽。

  但,如果以为这就是捷克的全部,就大错特错了。这回,不说白鸽,说说捷克的波

  希米亚,然后,来一杯啤酒,乘着微醺,逛逛夜色中的布拉格。


  


  布拉格一夜

  到查理大桥留过影,又参观了布拉格城堡、教堂、广场,在布拉格还玩啥?许多人都说,布拉格最好玩的,还是“人约黄昏后” 。布拉格一年365天音乐节、爵士乐演出、艺术文化节连番不断,是个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

  如果说白天的布拉格,是千年历史沉淀之后的浪漫,那么入夜的布拉格,则是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暧昧。处处音乐、酒香,美人的高跟鞋在石板路上敲打出妖娆的音符,年轻人三三两两在广场或街头的咖啡馆喝酒闲聊,再晚一点,就真正开始狂欢。

  每天,大量剧目在城中的雷特纳• 玛吉卡(Laterna Magika)剧院上演(该剧院名字源自1958年布鲁塞尔一场表演)。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布拉格国家大剧院,也是游人常去观看表演的地方。不过,提前订票是件比较费神的事儿。

  除了古典音乐与戏剧,布拉格的爵士乐也很有看头。在过去年代里,爵士乐对布拉格人来说,象征着解放精神。这里产生的爵士乐演奏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怎么说呢,相比精致、技巧化的美国爵士,这里的爵士乐更“波希米亚”一些。如今,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爵士乐队露天演出,还有不少高水平的爵士乐俱乐部。甚至,在查理大桥这种游人如织的地方,也常会欣赏到精彩的爵士乐演奏,而且,水平不赖。

  或者,大可以各取所需。夜店、酒吧、爵士乐现场演出随便挑。旧城广场四周有不少好去处,不过,游客很多,价格也不菲。如果想要享受更加不同的夜生活,多跟背包的年轻人打听是个好办法,这些人总是拥有最敏锐的玩乐触觉。

  爵士乐俱乐部

  AghaRTA Jazz Centrum 俱乐部

  ● 简介: 该俱乐部地点在Gothic Cellars ,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爵士乐俱乐部,可以欣赏到不少捷克本土爵士乐演奏家的演出。

  ● 地点: 旧城区, Železná 16号。

  ● 营业时间: 下午6点到凌晨12点半。

  ● 现场音乐会: 每天晚上9点。

  Blues Sklep俱乐部

  ● 简介: 城里较新的爵士乐俱乐部之一,黑暗哥特风格建筑装饰,俱乐部定期提供有独特艺术氛围的爵士乐表演。乐队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其中有新奥尔良爵士乐、比博普爵士乐 、蓝调、funk,还有灵歌等。

  ● 地点: 旧城区,Liliová 10号; 门票: 100~120克朗/人。

  ● 营业时间: 晚上7点到凌晨2点半。

  ● 音乐时间: 晚上9点到午夜。

  娱乐

  最新节目表可查阅《布拉格邮报》 (Prague Post) 、 《布拉格文化》(Culture in Prague)和Dom ě sta-Downtown等免费报纸,同时关注海报与公告栏。另外,当地有许多票务代理公司,可向当地酒店或住

  宿地查询。

  波希米亚狂想曲

  一说波希米亚,最先想起的肯定是艳丽、奔放的颜色,继而想到热烈、自由的灵魂,流浪的吉普赛人,街头潦倒却腰板挺直的艺术家。

  “波希米亚”这个词, 来自捷克。历史上, 波希米亚是个王国。据说,公元9世纪初统一的波希米亚王国就是捷克的前身,一直到公元15世纪,奥匈帝国吞并了波希米亚。

  9世纪,一个叫丽布施的女王和夫婿普热美斯公爵,开始建造布拉格城堡。关于这个女王,还有一个历史趣闻: 女王麾下的女卫队长普拉斯妲率领一支全为女性的“红色处女军团” ,为女王立下汗马功劳。女王去世后,普拉斯妲不愿事二主,于是在捷克北部维多夫莱山占山为王, 建立了武装大军, 秘密收藏了巨额宝藏。这位普拉斯妲极恨男人,她常带女侍卫裸体出行,遇到哪个男子看她们,就拖出来杀掉。如今,到维多夫莱山早已没有性命之忧,却多了许多寻宝人。

  斯美塔那笔下的《伏尔塔瓦河》就像一首狂想曲,潺潺的清澈小溪从波希米亚密林深处流淌而出,渐渐地,奔腾、翻涌、激起浪花、击碎岩石,然后变成宽广深邃的大河。河穿过波希米亚高地,小镇街头的艺人有着波希米亚式的浪漫与沉静。

  小镇库特纳霍拉人骨教堂,莫名充斥着波希米亚式神秘,是最匪夷所思的地标。建于14世纪的教堂外表, 是典型哥特式风格,内部却装饰有4万具骸骨。传教士带回耶路撒冷的圣土洒在这里,让教堂成为许多虔诚人向往的葬骨之地。教堂建成之后不到200年,这里就出现了3万多个墓穴,于是,教士把骸骨搬进教堂,并堆成金字塔状,久而久之,人骨成了教堂的内部装饰。

  


  


  人骨教堂,令人毛骨悚然,又倍感神圣。

  由人骨拼成的家族徽章,代表权势,也代表供奉。

  Tips

  人骨教堂

  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

  ● 交通: 库特纳霍拉(Kutna Hora)距离捷克首都布拉格1小时火车距离。有两个火车站: 1、Kutna Hora hlavi nadrazi距离人骨教堂比较近; 2、Kutna Hora Mesto离镇中心较近。

  ● 票价: 60捷克克朗/人(约人民币23元/人) 。

  皮尔森金色泡沫

  捷克是世界年人均消耗啤酒量最大的国家,连德国人都甘拜下风。捷克人最爱的生活是小酒馆里一杯啤酒,闲话足球、冰球、女人和政治。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尔曾盛赞小酒馆: “啤酒馆是消除偏见的场所,在这里,就连最平常的人也能即兴创作,并激发起无限的热情和想象。 ”甚至总统也把来访的客人带到小酒馆,哈维尔曾说: “我认为在酒馆喝啤酒对捷克社会风气有良好影响。因为啤酒的酒精度比葡萄酒、伏特加或威士忌低,这样人们在酒馆谈论政治时不会太疯狂。 ”

  有史料可查的波希米亚地区喝啤酒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59年,最早的啤酒出口史,可上溯到公元903年。13世纪,取消了自酿啤酒禁令后,波希米亚地区的啤酒就如同金色泉水般,喷涌而出。

  说起捷克啤酒,不能不提皮尔森。皮尔森有两样东西是捷克人的骄傲,第一当然是捷克三大名酒之一——皮尔森啤酒,第二是SKODA汽车。皮尔森啤酒工厂几乎是每个爱酒人必去之地,特别之处在于:参观地下酒窖,可直接喝到发酵中的木桶啤酒,这酒在外面是没有的。味道原始粗砺,带着浓郁的酒香,就好像时光倒转喝到了啤酒祖宗。

  喝酒自然要搭配美味。捷克人爱吃肉,搭配啤酒,煎、炸、烤为上乘。著名的Knedliky,是捷克国民美食,外皮用面,内里是猪肉,说白了就是捷克式煎饺。其他的美食则有: 外皮抹上香料的南波希米亚乡土料理烤全鸭,硕大的烤猪脚配上酸甜菜。波希米亚盛产鳟鱼, 油炸后挤上新鲜柠檬, 都是下酒好菜。走到街头,还可以找到烤马铃薯之类可以边走边吮手指头的小吃。

  新鲜金黄、浮着一层细腻泡沫的啤酒,再来一碟美味芝士,欢乐之夜,拉开帷幕。

  老酒馆

  布拉格老城的金虎啤酒馆,是现今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啤酒馆,家族百年传代经营,在这里能品尝过去的味道。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尔,生前是这里的常客;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在这里经捷克前总统哈维尔介绍,和赫拉巴尔一起喝啤酒聊天。目前这里还保持着下午才开门的习惯,每天人满为患,翻台数次,很难订到位子。

  一款啤酒

  以捷克当代著名作家赫拉巴尔命名的啤酒,产自捷克中部城市宁布尔克啤酒厂。这个工厂在上个世纪上旬曾经被赫拉巴尔的继父承包,年轻的赫拉巴尔在这里度过了快乐时光,和爸爸一起去啤酒馆送啤酒,听贝宾大伯讲故事,在这里也拥有他自己舒适的房间。

  赫拉巴尔已经不在人世了,他的作品目前已经登陆中国。

  Tips

  皮尔森啤酒工厂

  Pilsner Urquell Brewery

  ● 交通: 位于皮尔森市郊,从市区穿越Ruadbuza 河步行20分钟,或由火车站向北走15分钟便可抵达。

  ● 票价: 参观行程长短不同价格不同,20分钟到2个小时不等,价格20克朗/人至100克朗/人。假日参观比平日贵30克朗。





  My Czech

  我的捷克

  依歌•瓦乌拉Jiří Vávra

  捷克旅游局驻中国办事处负责人

  CNT:最近回国度假,您怎样度过假期?

  依歌:我来自一个大家庭,回国度假当然是和家人、孩子和朋友一起。假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做点家务或者探访亲属。晴朗的日子,我和孩子们在泳池和花园里玩。黄昏时,附近山上是我最爱的骑行、散步地。

  CNT:回国恨不得第一时间就享受的捷克美味是什么?

  依歌:就像所有捷克人一样,我最爱捷克啤酒,尤其是我家乡出产的Primator,这种啤酒味道清爽、微甜,有机会到捷克大家一定要试试。除了啤酒,牛腩和饺子是非常传统的捷克国民菜肴,几乎每个捷克人都爱它,香肠和芥末酱搭配也很不错。收尾的当然是和朋友一起,浅酌或痛饮摩拉维亚的葡萄酒,微醺中弹着吉他念点歪诗,很是过瘾。

  CNT:您的故乡是哪里?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吗?

  依歌:我出生、成长于东波希米亚一个叫Nachod的小镇,靠近波兰边境,直到现在,我的家仍然安在那里。小时候,我喜欢运动,几乎尝试了所有运动项目,包括足球、网球、排球、游泳、冰球、滑雪,天啊,我真热爱运动。记得12岁时,加入了当时捷克斯洛伐克一个非常优秀的手球队,经常在国内外打比赛。关于我少年时代的记忆几乎都是在这支球队中的生活,每个周末,随队到捷克斯洛伐克各地甚至是邻国去训练或比赛,让我增长了不少见闻。夏令营、冬令营也同样令人怀念,参观工厂、认识大自然,还有野外探险,比如在小河里划皮艇,很刺激。现在回想起来,少年时代真是丰富多彩。

  CNT:捷克人怎么休闲?看演出?做运动?还是去小酒馆?

  依歌:在捷克,休闲方式因人群而不同。很多居民拥有自己的大房子或度假屋,所以这些人主要还是养花、捡蘑菇、篝火露营,在自家花园里享受啤酒和烧烤。住在城市里的人, 休闲方式就会城市化, 看电影、演出(捷克演出非常多) 、跳舞,或者泡咖啡馆、小酒馆,夏天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泳池派对。

  CNT:如果中国人到捷克旅行,不想走马观花逛景点,您的推荐是什么?什么最不容错过?

  依歌:我想,不应该由我来做单方面推荐,应该根据旅行者的爱好、年龄以及文化自己来做选择。据我所了解,几乎每个到捷克旅行的人,都带回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如果一定要让我推荐,那么我的推荐是: 全部。不仅仅是布拉格,也不仅仅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捷克真的还有成千上万的好地方。我喜欢运动,所以也推荐大家尝试徒步探险、 山地自行车、 高尔夫, 都很有趣。我一直都觉得只有依照自己所好,然后去享受旅行,才能给每个人都带来独特的旅行乐趣。

  CNT:您最喜欢的捷克文化遗产是什么?

  依歌:最有趣也最受人喜爱的当然还是布拉格,布拉格城堡和查理大桥是一定不能错过的,每个人见了都说好。除此之外,我一直非常热爱捷克的工艺,无论画作还是工艺品,都非常独特、富有捷克风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一无二。

  CNT:您那么热爱运动,捷克人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依歌:就像欧洲乃至全世界绝大多数人一样, 捷克人热爱足球。 近年来,排名第二的是冰球,喜欢的人也越来越多。捷克冰球世界排名很靠前,我为此十分骄傲。在我家乡,即便是夏天也有冰球比赛。

  CNT:您觉得中国和捷克、中国人和捷克人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依歌:完全不一样。以我的体验,最明显的区别是在休闲方式上。中国人工作结束后就到餐厅去吃饭,在那里庆祝节日、生日,也谈生意甚至做所有的事。但在捷克,庆祝一般都是在家里和家人、朋友一起,或者就到大自然中去。习惯上,捷克男人们去酒吧看体育比赛,酒吧不能点餐,只能喝啤酒或是别的什么。捷克人夏天去山里玩,冬天去野地溜冰,成千上万的人在啤酒花园度过悠闲时光。我最难忘怀的,就是夏天在自家花园与朋友一道做烧烤,喝啤酒,这也是捷克最主流的休闲方式。在我看来,可能这就是两国人最大的不同。

  CNT:谢谢您接受CNT的采访,祝您在中国过得愉快。

  依歌:哈哈,谢谢CNT对我的采访,也希望通过CNT表达我的邀请:欢迎中国人到捷克旅行。

  捷克世袭政治家问答录

  配图

  Olrik城堡前的标牌, 施瓦岑贝格出生到11岁居住在此。

  卡瑞尔•施瓦岑贝格

  卡瑞尔•施瓦岑贝格,世袭奥地利亲王封号,贵族渊源追溯到13世纪的男爵时代。施瓦岑贝格家族曾经为奥地利贡献过一位首相、一位大主教和两位陆军元帅; 施瓦岑贝格家族曾经在捷克拥有相当面积的领地,包括克鲁慕罗夫城堡、赫鲁博卡城堡⋯⋯ 研究捷克历史,无法绕过这个家族。

  卡瑞尔• 施瓦岑贝格曾经被称为捷克政坛内品行最好的人。2007年1月到2009年5月任捷克外长。2009~2010年的民意测验显示, 施瓦岑贝格的信任率一直位居捷克政治家首位。有民众表示, 他什么都不缺,他搞政治不是为了钱。

  CNT:我们听过这样的说法:捷克夹在西欧和俄罗斯之间,如同三明治国家?

  卡瑞尔:做一个小国家不总是愉快的,特别是夹在强大力量之间,的确如此,在我们的历史上,总有一些困难时期。因为我们无法把捷克放到一个美丽的太平洋岛屿上,所以,我们不得不和这样的情况共处。

  CNT:您了解中国吗?这个东方国家与捷克的关系?

  卡瑞尔:在任何捷克商店,都可以看到中国产品,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布拉格。同样,捷克的年轻人也去中国旅游。当然,我们是非常非常小的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是不同的尺寸。此外,中国是一股已经提升而且还在提升的力量。

  CNT:您怎么看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的成就?

  卡瑞尔:我从没到过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从1949年到现在,这成功至少不应该被忽略。同样不能忽略的是,中国在发展中也面临很多内部问题,比如水质、环境以及巨大的城乡差别,等等。

  但是,我还想说,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文化和历史,我们很难看到一个民族如此努力地工作,对我来说,中国让人充满想象。

  CNT:您在捷克政坛多年,请谈谈您对瓦茨拉夫•哈维尔和瓦茨拉夫•克劳斯两位总统的评论?

  卡瑞尔:你问错了人,哈哈。

  我这辈子为哈维尔总统工作了相当长时间,我很喜欢他。如果你为某人工作,和他很接近,而且还敬佩他,他一定是个人物。我想说我很尊敬他而且非常喜欢他。

  我也和克劳斯总统共事很长时间,他是智慧的人,他是孤立的人,他也是个令人好奇的人。尽管我们有非常非常不同的政治观点,但是,他知道这点,我也知道这点。我们很多年都互相知道这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26 02:08 , Processed in 0.079496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