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网在美遭遇重挫 主业不明面临退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2 09: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网在美遭遇重挫 主业不明面临退市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1年10月12日02:01

  本报记者 夏 芳

  近日,号称“中国互联网第一股”的中华网母公司CDC集团(中华网投资集团)正式向美国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而跌破1美元的股价也预示着在美国上市12年的中华网将要面临着退市的可能。

  据了解,中华网(CHINA)停牌前,10月5日公司股价仅有0.42美元,当日跌幅达51.72%,总市值为0.15亿美元。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ChinaVenture 分析师万格表示,CDC集团淡出主流赴美上市企业已有5-6年之久,说明公司的运营模式上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在短期内找寻新的新的出路带动公司走出困境,获取较高的利润增长点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退市可能性比较大。

  申请破产保护

  源于一次官司失败

  虽然中国概念股上半年在美遭遇集体封杀,多数概念股股价拦腰折断,上市公司估值严重被低估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对于“第一只中国互联网股票”的CDC集团来说,在提出申请破产保护后,让这家曾经上过200美元以上的股票,如今股价跌破1美元接近退市的边缘让市场一片哗然。

  其实,CDC集团的危机可以追溯到去年公司的一场官司。

  2010年3月,投资CDC集团债券的投资者Evolution Capital对CDC集团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多条保密协议和无担保公司债券买卖协议、干涉公司业务关系,并索赔2.95亿美元,此后又对CDC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提起诉讼、索赔超过6千万美元。双方纠缠长达一年多的官司,最终以CDC集团的败诉而告终。虽然CDC集团表示公司正常运营,还要准备上诉,故提出申请破产保护。但是,公司股价却在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大幅的下滑,一日之内下跌幅度达50%多,公司目前处于停牌状态。

  对此,著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CDC集团股价下跌不仅仅是一场官司的问题,而是没有清晰的主业造成的。

  在刘兴亮看来,CDC集团从目前的申请破产保护到公司退市都是正常的过程,也是必然的结果。刘兴亮表示,虽然CDC集团还要上诉,但是要想挽回退市的局面很难。

  盈利模式不清晰

  公司面临退市可能

  据了解,CDC集团最早的定位是门户网站,但是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广告业务和流量业务给公司带来的业绩不是很好,虽然CDC集团一直在不断的尝试新的业务,如进军手机、游戏、软件等细分行业,但是都没有获得成功,随着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崛起,CDC集团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在没有更好的主业支撑的背景下,公司又迎来了一场失败的官司,最终走上申请破产保护的道路。

  虽然,中华网在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CDC集团申请破产保护并不涉及中华网的业务和运营,但是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近几年来,CDC集团的业绩并不理想。

  而据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华网集团总资产为3.774亿美元,总负债为2 .502亿美元。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华网集团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问题。

  万格表示,中华网投资集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清晰的盈利模式,缺少核心竞争力,虽然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尝试通过收购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由于缺乏对收购对象的准确判断,没有为公司带来创新的收入增长点。

  采访中,刘兴亮对于中华网投资集团发展到今天如此尴尬的地步并不惊讶。在他看来,CDC集团最近几年一直没有核心的主业才是公司最致命的打击。“企业搞资本运作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一家企业,练好内功才是根本,企业发展必须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健康的盈利模式。” 刘兴亮表示。

  纵观中国概念股今年来在美表现,在遭遇财务造假、估值泡沫论、VIE信用危机等负面消息影响后,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步伐变得停滞不前,唯一敢打破“僵局”赴美上市的土豆网也是被业内人士称为踏着荆棘上市的“舞者”,被称为“惊魂上市”、“悲情上市”、“土豆历险记”等,从土豆网身上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是多么的不易。而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概念股要想一帆风顺,也需要业绩的支撑。

  “赴美上市只是一个融资渠道,如何利用好融资进行新的业务拓展、开发独特的盈利模式获取强劲的业绩增长才是应对行业激烈竞争的关键。”万格如是表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09:09:10 | 只看该作者

从中华网破产看中国网络生态恶化

从中华网破产看中国网络生态恶化

2011年10月12日 07:06        来源:法制网      

要想让中国的互联网络企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监管机构必须尽快制定互联网络基本法,规范互联网络经营者的行为,防止互联网络经营者把损害公民的利益作为盈利的模式

乔新生

在美国NASDAQ(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中华网络公司,2011年10月5日申请破产保护,当天的股票价格下跌50%。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中华网络集团按照美国破产法的规定,向亚特兰大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这并不意味着中华网络公司立即退出美国NASDAQ交易所,而是利用美国破产法中有关破产整顿的规则,与债权人协商重整债务,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这家上市公司的遭遇是中国大多数互联网络公司的一个缩影。中国许多互联网络公司采用协议控制的办法,寻求在海外上市。从法律上来看,中华网络公司是典型的美国亚特兰大公司,但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互联网络企业。无论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是公司的主要客户都来自中国,之所以在美国的NASDAQ交易所上市,就是希望借助于美国的资本市场,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提高互联网络公司的竞争力。但正因为这样的公司太多,彼此之间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以至于目前在美国NASDAQ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络公司普遍处于维持状态。极少数互联网络公司依靠“财务重组”,维持自己在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而这样做恰恰违反了美国证券交易的规则。

绝大多数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络公司都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如果不实施“财务重组”或者“债务转移”,那么,很可能会被勒令退出证券交易所。可是,如果转嫁公司的财务负担,那么,有可能会导致公司被边缘化,甚至有可能因为触犯美国的法律而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络公司之所以会面临如此尴尬的窘境,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互联网络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环境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从经营模式来看,中国的互联网络公司普遍采用广告经营的模式,以广告收入来维持公司的运转。随着中国互联网络企业增多,广告利润越来越低,如果不能创新经营模式,或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中国的互联网络公司将会进入严酷的冬天。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一些互联网络公司为了攫取利润,在中国市场上采用了西方国家严格禁止的经营手段。譬如,某个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长期采用竞价排名销售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这种极不道德的经营手段,已经引起了中国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如果中国的监管机构采取断然措施,禁止这家公司继续采用这种销售手段,那么,公司的收入将会急剧下降,公司也会面临类似于中华网络这样的破产风险。

中国的互联网络公司普遍缺乏创新性,许多企业往往依靠复制西方国家互联网络公司的销售方式维持生计。中国政府为了发展互联网络行业,对一些互联网络公司非法经营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客观上导致中国的互联网络市场混乱。不少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络公司经营的网站上充斥着损害公民基本权利的信息,互联网络成为侵权的多发地。这样的公司能够在美国NASDAQ上市,除了信息不对称之外,还与这些公司采用协议控制的方式逃避国家的监管有着直接的联系。换句话说,这些公司利用不同国家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在互联网络上翻云覆雨。当中国互联网络监管机构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信息清理的时候,这些互联网络公司就会暴露出自己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中华网络公司是一个相对比较正规的互联网络公司,由于中华网络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恪守国家法律的规定,因而在经营中步履维艰。

要想让中国的互联网络企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监管机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尽快制定互联网络基本法,规范互联网络经营者的行为,防止互联网络经营者把损害公民的利益作为盈利的模式,任由不法分子在互联网络上恶语相加,损害公民的切身利益;其次,必须制定严格的惩罚性措施,防止互联网络经营者损害消费者的权利。现在一些互联网络公司为了达到营利的目的,不择手段,他们不仅采取有偿的方式提供虚假信息,甚至收受不法企业贿赂屏蔽掉不利于这些企业的信息,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只有将这些互联网络公司经营者绳之以法,才能营造良性竞争的法律环境;第三,必须尽快颁布互联网络用户审查准则,防止互联网络中文网站鱼龙混杂,阻碍中国互联网络公司的健康发展。所谓互联网络用户审查,就是由政府建立互联网络投诉机制,凡是有互联网络的用户投诉,并且经过初步审查认为明显违背国家法律的,立即要求互联网络经营者删除或者屏蔽有关信息,如果互联网络的经营者拒绝执行,那么,互联网络的监管部门可以立即关闭互联网络公司经营的网站,从而更好地保护互联网络用户的利益。这种突然“死亡”的方法,可以敦促互联网络经营者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改变自己的经营作风,以更加健康的方式获取利润。

总而言之,中华网络公司的破产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络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国互联网络监管部门应当下定决心,制定严格的互联网络法律,快刀斩乱麻。绝不允许少数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络公司扰乱中国的互联网络市场,混水摸鱼。除此之外,对于互联网络普遍存在的协议控制制度进行重新评估,防止一些海外投资者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干扰中国的互联网络市场。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09:10:44 | 只看该作者

中华网门户:运营不受母公司破产影响

中华网门户:运营不受母公司破产影响

2011年10月11日 04:04

来源:新京报

■ “中华网投资集团破产事件”追踪

本报讯 (记者阳淼)香港上市的中华网科技公司昨日发表声明称,其母公司中华网投资集团申请破产保护一事并不涉及中华网的业务和运营。11-10月4日,中华网投资集团已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中华网科技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本次申请破产保护,只涉及中华网投资集团(简称CDC集团)本身,对该公司的业务经营并无直接影响,中华网科技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独立公司,作为一个老牌门户网站,中华网将会正常运营。记者昨日访问china.com域名,其页面结构与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类似,新闻链接均可正常访问。

CDC集团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于1999年7月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融资8600万美元。2000年3月,中华网分拆旗下的门户网站,以中华网科技公司的名称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募资1.7亿美元。2009年8月,中华网又整合旗下软件业务,以CDC软件的名称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度募资5760万美元。CDC集团持有中华网科技79%的股份,持有CDC软件85%的股份。除两家上市公司外,CDC集团旗下尚有CDC全球服务、CDC游戏两家公司。

据公开资料披露,CDC集团申请破产保护的原因是“对赌失败”。2006年,CDC集团发行1.68亿美元可转换优先债券并与12家购买债券的机构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规定如CDC无法使旗下CDC软件或CDC游戏在2009年11月13日前完成IPO,债券持有者将有权要求公司以约定计算方式赎回债券,但CDC游戏则未能在期限内上市。

■ 背景

成于概念,败于业务

中华网的前身是新华社于1994年在香港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简称“CIC”)。

中华网的辉煌时刻起始于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除了网络概念外,中华网还拥有china.com、hongkong.com、taiwan.com等“金字招牌”的域名。

上市后,中华网并未集中于广告业务,而是在收购方面推出大量动作。据华尔街日报驻京中国总编、道琼斯指数中国总执行官James McGregor披露,中华网“仅2000年就收购50家公司,几乎所有这些公司都失败了”。

由于迟迟未能拥有主营业务核心,中华网从上市之初的股价最高达220.31美元、市值达50亿美元,一路下跌至10月5日的股价0.42美元、市值1477.6万美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6 08:36 , Processed in 0.07698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