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进能源材料》:新技术将锂电池储电量提高十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09:4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Harold H. Kung 来源:《先进能源材料》

发布时间:2011-11-17 9:27:56

新技术将锂电池储电量提高十倍

手机电池带电超过一周,每次充电只需15分钟。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让我们离这个梦想又进了一步。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该校的工程师研制出一种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允许电池保有比现有技术高10倍的电量,更可使带有新电极的电池充电率提升10倍。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

储电量和充电率是两个主要的电池局限。储电量受限于电荷密度,即电池的两极能容纳多少锂离子。充电率则受限于锂离子从电解液到达负极的速度。

现有锂电池的负极由碳基的石墨烯片层层堆积而成,一个锂原子只能适配6个碳原子。为了增加储电量,科学家曾尝试利用硅代替碳,以使硅可以适配更多锂,达到4个锂原子对应1个硅原子。然而,硅会在充电过程中显著扩展和缩小,从而引起充电容量的快速破裂和遗失。而石墨烯片的形状也会制约电池的充电率,它们虽只有一个碳原子厚,但却很长。由于锂移动到石墨烯片中间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离子“交通堵塞”的情况在石墨烯片的边缘时有发生。

现在,研究团队结合两种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为了稳定硅以保持最大的充电容量,他们在石墨烯片之间加入硅簇,利用石墨烯片的弹性配合电池使用中硅原子数量的变化,使得大量锂原子存储于电极中。硅簇的添加可使能量密度更高,同时也能降低因硅扩展和缩小引发的充电容量损失,可谓两全其美。

研究小组还利用化学氧化过程在石墨烯片上制造了10纳米至20纳米微孔,称之为“面缺陷”,因此锂离子将会沿此捷径到达负极,并通过与硅发生反应,存储在负极。这将使电池的充电时间缩短10倍。

论文主要作者哈罗德·H·孔(音译)表示,新技术能使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寿命延长10倍,即使在充电150次后,电池能效仍是现有锂离子电池的5倍。这一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进入市场。

更多阅读

《先进能源材料》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 ... .201100426/abstrac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8-3 04:43 , Processed in 0.06853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