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落不意味水平降低外贸转型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1 09:0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经10年,中国外贸出口已位居全球第一。但站在正式成为WTO成员10周年的节点上,今年的中国对外贸易并未呈现往年的高增长态势,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

回落不意味水平降低外贸转型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1-12-10 14:45:57      中国经济导报



  编者按: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历经10年,中国经济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外贸出口位居全球第一。而站在正式成为WTO成员10周年的节点上,今年的中国对外贸易并未呈现往年的高增长态势,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
   那么,这10年间,外贸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外贸服务的发展现在处在什么阶段?国际因素,包括多边贸易协定等制度,给我们外贸转型带来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约请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莉博士撰稿,请她分别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对中国加入WTO这10年的理解和建议。
  
  张莉
  
  进出口增速创建国以来最快同期世界上最快
  
   10年来,中国经济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多边体制,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已建立了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首先是我国国际贸易地位显著提升。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外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的基本权利,解决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平等待遇问题,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1年到2010年,我国货物出口年均增速达22%,贸易规模增长4.9倍,占世界出口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从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1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20%;进口年均增长21%,规模增长4.7倍,占世界比重从3.8%提高到9.1%,从第6位上升到第2位。10年来,进出口增速创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也是同期世界上最快。
   其次是外贸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01年到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从1187.9亿美元增长到9334.3亿美元,增长了近8倍,年均增长25.7%,占出口商品总值的59.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464.6亿美元上升至4924.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7.5%提高到31.2%。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三次转变,即出口的主导产品从资源性产品转向轻纺产品之后,再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
   从进口方面看,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进口额分别为641.2亿美元和1205.2亿美元,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额的26.3%和49.5%。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进口分别达到4127亿和6603亿美元,分别是2001年的6.4倍和5.5倍;非食用原料与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大类商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16.3%提高到28.7%。进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对遭遇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回稳和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次是贸易方式和主体均衡化。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加大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2004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而一般贸易增长加快。近5年间,一般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20.1%,大幅超过加工贸易10.9%的年均增速。2010年,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488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5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1.8%提高到50.1%;加工贸易进出口为1157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67.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8.6%下降到38.9%。
  
   回归“理性增长”和“稳定增长”的轨道
  
   入世10年来,总体而言,中国的贸易发展面临了较为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环境上,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入世10年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阶段。前一阶段,2001-2007年,世界经济、贸易处于快速增长期,中国对外贸易适逢发展的黄金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后一阶段,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面临较为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使我国的外贸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2009年下半年起,世界经济、贸易触底缓慢复苏,中国对外贸易率先崛起。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双轨运行的复杂局面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
   在过去的10年里,全球化的发展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西方大国感受到竞争压力,推动全球化意愿有所下降。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关税削减、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之一,因谈判受阻,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从而导致全球化进程受到影响,也给中国对外贸易转型造成了一定困难。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在矛盾中缓慢复苏,但欧美债务危机、全球通胀压力、自然灾害频发等使得复苏仍充满着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面对外需减弱、生产成本增高等多重压力,对外贸易在“稳出口、扩进口、调结构”的政策驱动下保持了稳定增长,对推动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并未呈现2010年的高增长态势,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今年1~10月,进出口总额297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154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口142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进出口、出口及进口增速分别较2010年同期下降了10、10.7及13.6个百分点。然而这一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是显示中国对外贸易正逐渐步入“理性增长”和“稳定增长”的轨道,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已迈出实质性步伐,质量和效益型增长已初步显现。
   首先,贸易顺差大幅收窄,前10个月贸易顺差1240.2亿美元,同比减少16.1%;其次,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快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甘肃、重庆、江西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53.6%、78.7%、75.2%,新疆、重庆、湖南等地进口分别增长137.4%、78.1%、59.5%,列全国各省市增幅前列;第三,与新兴市场的贸易稳步扩大,其中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达到7.8%,较2010年底上升了0.9个百分点;第四,民营企业表现活跃,进出口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生力军。1~10月,民营企业进出口8243.2亿美元,同比增长40.7%,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同期外贸增幅分别高出18.5和22.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外贸总额的27.7%,较2010年底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为发展对外贸易须更具综合竞争力
  
   加入WTO10年的实践表明,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未来,我国应更加深入参与WTO,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要通过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来提升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来增强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构建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未来,我国将从WTO规则约束下的自觉履行承诺式开放转向自主性整体开放,这就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更具综合竞争力。深入参与WTO,就是要加快转变已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传统外贸发展方式,努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外贸增长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应把握三个方向:一是要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营造和谐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对外贸易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对海外的投资及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塑造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形象;三是要深刻把握WTO的原则和理念,从外贸质量、思想观念、开拓能力等多方面来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2011年1月商务部颁发《2011年服务贸易工作要点》指出: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将中国货物贸易已有的优势和服务贸易存在的巨大潜力相结合,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协同增长,应把握三个思路: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二是设立研发中心、物流企业和营销网络,提升中国企业和商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快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步伐,充分发挥货物贸易行业协会的经验和优势,加强两协会的合作,互通信息,共同开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5 08:11 , Processed in 0.08124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