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制造业没落,日本还残存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8 16:4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RecordJapan网站报道 日媒28日报道,日本芯片巨头尔必达于27日向东京地裁申请适用公司更生法,请求破产保护,这一信息对于日本制造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此,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池田信夫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见解。

  对于尔必达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消息,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因为此前尔必达一直长期处于借用公共资金自救的状态,破产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不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日元升值等影响是导致尔必达破产的主要原因,根本因素在于,日本生产类似于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这种日用化产品已经毫无意义。

  日本半导体行业在80年代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当时的生产流程多为手工作业,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广泛投入,一些韩、台半导体企业便随之迅速崛起。而在9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多采用了一种名为“Fabless”的经营模式,即只负责产品开发设计,外包生产的模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费,日本半导体业因此才得以生存。导致尔必达走向末路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太过局限于国内生产。

  那么目前日本还存留一些什么样的产业呢?实质上,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本社会的福利、医疗以及护理等低薪酬的服务业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这也是日本实质薪资低下的原因之一。虽然这类产业不会受到国际竞争的直接影响,但是制造业等日本支柱型产业的薪资减少必将导致服务业的薪资费用降低。

  另一方面,类似于苹果、谷歌等企业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服务行业的薪酬却在不断增加,这便形成了两极分化,这是无法避免的悲剧,就现今状况来看,高附加价值的服务行业根本无法在日本存留,因此,对于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就业者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走出日本,走向亚洲等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国内的收益,应当撤销死板的雇佣制度,把劳动力核心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此提高劳动生产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18 00:16 , Processed in 0.09088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