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胞科学期刊》 :研究发现脂类代谢调控新机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7 09: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黄勋等 来源:《细胞科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2-5-16 15:36:24

研究发现脂类代谢调控新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Opposite and redundant roles of the two Drosophila Perilipins in lipid mobilization ”的文章,发现了果蝇中仅有的两个PAT家族蛋白Plin1和Plin2对脂解既有相同,又有相反的调控功能,揭示了果蝇PAT家族蛋白在脂解中的复杂功能,为后续解析PAT家族蛋白在进化上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公布在《细胞科学期刊》(Journal of Cell Science)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黄勋研究员,黄勋实验室的博士生毕俊峰和项延会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与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Ronald P. Kühnlein实验室合作完成,得到了中科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脂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存形式,保持人体内的脂类代谢平衡十分重要。脂类代谢紊乱会导致高血脂、胰岛素抗性、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在细胞中,脂类主要是以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等中性脂的形式储存在于脂滴(lipid droplet)中。

PAT家族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且特异性定位于脂滴表面的蛋白。前人的工作发现,PAT家族蛋白参与脂解的调控。但是,体内PAT家族蛋白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协调脂解仍然不太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发现了果蝇中仅有的两个PAT家族蛋白Plin1和Plin2对脂解既有相同,又有相反的调控功能。通过对Plin1和Plin2突变体和过表达株系脂肪细胞的表型分析发现,Plin1促进了脂解,而Plin2抑制了脂解。

进一步研究发现,Plin1对于脂酶HSL从细胞质定位到脂滴表面是必须的。在Plin1和Plin2双突变体脂肪细胞中,脂滴大小和脂类含量要明显低于Plin1和Plin2的单突变体,说明Plin1还具有抑制脂解的功能。研究同时还发现,Plin1特有的C端区域决定了其与Plin2之间功能的不同。

这项研究揭示了果蝇PAT家族蛋白在脂解中的复杂功能,为后续解析PAT家族蛋白在进化上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黄勋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200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入选百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发育与疾病的遗传调控。

去年其实验室曾在PLoS Genetic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脂类异位储积的新机制。新研究发现为后续大规模挖掘控制脂滴异位累积的基因,阐明其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7 19:09 , Processed in 0.07463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