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12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邻神经元“电活性”交流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7 12: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田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7 8:08:38

12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神经嵴的起源

使脊椎动物与其他动物如此不同的很多特点都与头有关,其中包括头盖骨和专门化的眼睛及耳朵。头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神经嵴(神经冠)细胞决定的,这些细胞源自胚胎中被称为“神经板”的、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域,然后在整个身体中迁移,帮助形成各种不同组织。神经嵴的起源一直是一个谜。这项研究显示,作为脊椎动物的一个远亲,独居海鞘有一个源自“神经板”边缘的细胞系。这些细胞表达几个神经嵴分化基因,但却没有神经嵴的某些明确特性(如长距离迁移)。

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交流

曾有人提出,一个神经元的“电活性”能影响与其没有相连的邻居的“电活性”,但这种所谓的“假突触效应”被普遍假设比较弱,相对来说被研究得很少。在这项研究中,John Carlson及其同事发现,果蝇的“嗅觉受体神经元”(ORNs)通过大的假突触信号相互通信,对嗅觉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一个ORN的持久反应被其邻居的瞬时激发抑制。本文作者还发现,疟蚊“按蚊”中的一个对CO2敏感的ORN可以被一个相邻ORN的激发所抑制,而果蝇的一个CO2神经元的侧向抑制能降低对CO2的行为反应。由于CO2是蚊子用来寻找人类宿主的一个关键提示,所以这项研究为昆虫控制提出了一个新手段。

合成可调纳米线的新方法

纳米线对电子学、能源和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很多不同应用来说都有希望。然而,一大障碍是怎样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纳米线。在这项研究中,Lars Samuelson及其同事开发出砷化镓纳米线的一种基于气溶胶的低成本合成方法,其吞吐量要大大高于传统方法所能达到的吞吐量。该方法能生产具有可调的尺寸、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光谱一致性的高质量纳米线。

EZH2可作为淋巴瘤的

一个治疗目标

EZH2涉及通过“赖氨酸27上的组蛋白H3”(H3K27)的甲基化抑制基因表达。EZH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有关,其催化区域内的突变发生在淋巴瘤中。在这项研究中,Caretha Creasy及其同事介绍了EZH2甲基转移酶活性的一种强效小分子抑制因子,它降低被甲基化的H3K27的水平,激活被沉默的PRC2目标基因。

HIV-1疗法的新希望

针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 (HIV-1)的广谱中抗体形成速度慢,且仅见于少数患者,但它们能防止感染,因此对HIV疗法的设计有很大重要性。以前的研究工作表明,该病毒能很快形成对这些抗体的抵抗力。现在,Michel Nussenzweig及其同事对抗体疗法在“人化”小鼠身上的治疗潜力重新进行了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0 19:56 , Processed in 0.08052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