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间科研团队与地震波赛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7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间科研团队与地震波赛跑

发布时间: 2013-02-25 00:08    来源: 南方日报 - 南网    作者: 李秀婷

13-2月19日10时46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附近发生4.9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该次地震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

2012年的5月14日,汶川县境内的电视播出了一条地震预警信息,成为全国首次电视实时播报地震预警。这次被认为意义深远的预警播报,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汶川县防震减灾局合作实现。当时南方日报《科技能见度》栏目曾采访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介绍地震预警系统(详见2012年5月21日《南方日报》A12版)。在此次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后,记者回访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

作为一个民间科研机构,海归博士王暾带领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究团队分秒必争,一直在与地震波赛跑,如今已经卓有成效。

7秒即可发出预警

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快,但破坏力小;横波传播慢,但破坏力强。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远远快于地震波的速度。这三者之间的速度差,为地震预警提供了时间。

王暾介绍,预警系统包括地震预警监测台站、通讯、预警中心和接收客户端。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从地下传到地面,地震监测台站监测到地震波后立即通过电波向预警中心发送地震信息,预警中心对此进行分析,再把预警信息发送到民众或者高铁站等地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小损害。

“这一系列过程所花的时间越短越好。”王暾介绍,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预警系统走完这一过程只需要7秒,系统反应时间比日本还要快2秒钟。

系统反应时间是检验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指标,这涉及到地震预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盲区。7秒内,地震横波的传送距离大概是24公里,“也就是说这24公里距离内的民众,地震横波到达之前是收不到地震预警警报的,这片区域就是盲区。”

盲区的覆盖面积与反应时间成正比,“假设反应时间要12秒,盲区半径就扩大到40多公里,盲区面积就相当于如今的3—4倍。”

证明破坏性地震也能预警

到目前为止,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已成功预警地震1200余次。

为什么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意义重大?王暾介绍,有些人担心,在破坏性地震发生,通讯系统、电源受到破坏的时候,预警系统还能不能工作,地震信息能不能传播回来。

而这次成功的预警证明,地震预警系统在破坏性地震的状况下也能工作。王暾介绍,即使遇到了7—8级的大地震,通讯电源受到破坏,地震预警系统仍然能够在通信、电力被破坏前将预警信息在几秒内发出。

王暾的研究团队对破坏性地震进行过论证发现,破坏性地震一般是在地震发生至少几十秒后才会产生破坏,而地震预警在地震发生的几秒钟之内就会把信息传到,这时候地震的破坏还没来得及产生,地震预警信息传到用户处,就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一些重大破坏。

系统覆盖区域仅次于日本

“没有台站就没有预警。”王暾介绍,自从2009年起,通过与有关部门合作,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系统覆盖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部分区域。

“现在四川和云南的地震监测台都各有300台左右,加上甘肃陕西的部分地区,一共有750多个地震检测台加入系统。”他透露,这片区域绵延1100公里长,约有25万平方公里,都已纳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监测范围。这样的地震预警覆盖范围仅次于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地震预警系统。

尤其令王暾自豪的是,日本的预警系统台站之间的间距大概在20公里左右,而他们的系统现在的台站距离在15—20公里之间。这也是为什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预警系统的盲区半径比日本预警系统的盲区半径还小的原因之一。

王暾希望“在有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方,尽快完善地震预警台网,让更多民众可以享受地震预警服务。”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5:12:25 | 只看该作者
海归博士王暾:用知识回报祖国,科技守护生命

2012年07月02日 14: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3-7月2日电 题:用“知识回报祖国,科技守护生命”——访研发地震预警技术的海归博士
  作者 周迪迪 郝丽敏
  “知识回报祖国,科技守护生命。”这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一直重复的话语,同时,也是这位海外归国博士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
  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王暾是中美两国双博士。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灾区惨烈的景象让身为四川人的他毅然选择了回国。王暾告诉记者,“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比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更重要。我要用知识来回报祖国。”
  带着最初在国外筹集到的120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于2008年6月在成都组建了研发团队,并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跟自己所学专业毫不沾边的地震预警技术。“因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会有无数余震发生,这是检验研究成果的最好资源。”
  研发初期,误报和漏报成为其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预警的原理并不复杂,而技术的可靠实现过程则难度不小。”经过不断试验,目前,该系统误报率已明显低于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据王暾透露,截至今年5月,该系统已基本消除了对有感地震的误报和漏报,成功地对130多次汶川地震余震发出了预警。
  “企业从小做到大,人才、资金和创新等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有了技术但缺少资金的支持,一度让他的研发工作举步维艰。“在初期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资金完全断了,我们什么钱都没有,账上只有1.4元。在那段最艰难的时期,但整个团队还是紧紧凝聚在一起,令我非常感动。”回想起当时的艰辛,王暾感慨良深。
  经过4年努力,由其研发的地震预警台网已经广泛分布在汶川、茂县、理县、什邡、青川等方圆2万多平方公里的汶川地震余震区,以及四川甘孜州等非汶川地震余震区。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的技术方案,在传感器选型、监测仪器安装、预警核心算法、预警信息的发布和预警信息的应用等都形成了自主的解决方案,并将中国地震预警技术出口到海地。
  日前,王暾带着该所自主研发的产品赴日参加日本(大阪)国际防灾展,“与一些日本的研究人员和企业交流,进一步感觉到在预警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已经掌握。”他说,目前研究所在开发研究地震预警系统更广的应用范围,如高铁、化工、燃气、核电站、地震救援安全保障等方面。
  王暾表示,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该技术推广到全球,以提高更多国家的防震减灾能力,“四川经历过的伤痛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而此时也应该用我们的技术去反馈曾经帮助、关心过我们的人,尽量帮更多人减轻灾害的伤害。”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5:13:25 | 只看该作者
海归博士的"抗震"梦大中小

  男孩儿们追逐着变脸、吐火、手影戏,女孩儿们手捧糖画、糖饼、油果子,蓉城蛇年新春的年味儿渐浓。但当记者走进成都城南的天府软件园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内却依然一片忙碌的场景。

  “前不久,北川羌族自治县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完成的北川电视地震预警项目刚启动,这不,我们的研究人员正忙着完成后续的相关研究。”谈到这个项目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充满了自豪之情。这项技术完成了超过千次的实际地震检验而没有发生误报、漏报,研究所围绕相关技术提交了12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中3件获得授权。此外,研究所还提交了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进行了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更重要的是,这些专利,寄托着王暾这名海归博士许多年来的“抗震”梦。

  王暾从事地震预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2008年之前,他还在欧洲高级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后,研究的专业是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暾毅然选择了回国。“解决实际问题比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更重要。”王暾说,“我要用知识来报效祖国。”

  带着最初在国外筹集到的几百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王暾回到了国内。成都高新区也在第一时间为他提供了创业场地以及20万元的资助。2008年6月,王暾在成都组建了研发团队,并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地震预警技术。经过不断地研发,研究所成功解决了有感地震的误报和漏报问题并通过了检验。

  在研发技术的同时,王暾还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着寄托自己“抗震”梦的技术,王暾带领研究团队主动开展了专利布局。王暾告诉记者:“从研究所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创新成果的保护工作。”他表示,研究所下一步在专利领域的工作,将以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为重点,继续提高相关技术的专利质量。

  最让王暾看中的,还是专利实实在在给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保障。“科技守护生命。”这是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网站显著位置上的一句话,同时也是王暾坚守的信念。王暾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专利推广到全球,以提高更多国家的防震减灾能力,“四川经历过伤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而此时也应该用我们的技术去回馈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尽量帮更多人减轻灾害的伤害。”

  采访感言

  “5·12”汶川大地震在我们心中还残留有一份刺痛。大地震后,地震预警技术受到重视,如何快速判断灾情,尽量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凭借着心中的那份责任,海归博士王暾实现了他的“抗震”梦。正如他所言:用知识报效祖国。(知识产权报 记者 周渝利)

13-02-08

4#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5:14:09 | 只看该作者
政协委员:将成都建成世界性地震预警产业基地

2013-02-25 20:32

中新网成都2月26日电 (周迪迪)成都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此间举行,成都市政协委员王暾建言,把成都建设成为世界性的地震预警产业基地。
他表示,该基地建成后,将通过为全球提供面向公众和高铁等生命线工程的地震预警软件系统、硬件和服务,可为成都提供200亿元以上的产业机会。
与此同时,王暾还提交了“在全市学校安装地震预警接收终端”的提案。据介绍,目前该地震预警接收终端已在成都全市6所、全省30余所学校运用,其中包括北川中学、汉旺中学等震区学校。他表示,这将很好保障师生安全、提高大家安全意识、提高学校应急能力。
据了解,成都市政协委员王暾的另一个身份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该所自主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是全国唯一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经历了众多非破坏性地震,以及破坏性地震检验,均得到良好的预警效果。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仅有成都比邻地震常发区,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更为明显,而大量地震是研究和完善地震预警系统的必要条件;成都丰富的人才资源,也是提供研究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的所需要人才的必要条件。在王暾看来,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据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中国地震局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就启动了“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交由福建省地震局实施。近日有消息称,上述项目已经“进入发改委立项程序”,计划投入20亿元,用5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的由5000多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
他坦言,地震预警系统在中国的建设运用已迫在眉睫,“该系统早日建成,将大大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王暾表示,采用“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建设方案的成都地震预警系统和安徽滁州地震预警系统,分别为投入750余万建设57个台站,和投入450余万建设33个台站,即摊到每个台站的建设费用13万左右,大大降低了其建设成本。若运用该预警系统个,按照新的地震预警方案,5000多个台站布设仅需1年的时间便可投入运用。
此外,他还透露,目前成都地震预警系统、安徽滁州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顺利,将于近期进行验收工作。
(中国新闻网)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5:14:56 | 只看该作者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http://baike.baidu.com/view/5220510.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4 01:58 , Processed in 2.14072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