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能和电脑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每24H清除数据健忘友不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16 11: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能和电脑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新浪科技  2014-02-15 10:46:28

美国科技博客ReadWrite今天刊登题为《关于“她”的一些事:我们能否与电脑成为真正的朋友?》(Something About 'Her': Will Our Computers Ever Be Real Friends?)的评论文章,对数字个人助理行业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电影启示
近年来,科技中的人性化因素已经越来越丰富,但它最终能否像人类一样,变成我们的“朋友”?
导演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的新片《她》(Her)就畅想了这样一番景象:未来的操作系统可以了解我们的行为,主动留心我们感兴趣的各种事情。它们是我们的个人助理,甚至细腻到足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当有人说,他/她与操作系统恋爱了,千万不要感觉大惊小怪。
影片《她》中的明星是OS1,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当你第一次启动它时,它便可以生成一种独特的人格,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适应用户的个性,展开必备的沟通。作为该片的主角,OS1有一个很人性化的名字——“萨曼莎”(Samantha)。
她充当了个人助理的角色,控制着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视等各种联网科技产品。由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配音的萨曼莎,也是迄今为止最具人性色彩的非人类电影角色。
萨曼莎的言语和反应都像人类一样自然,她甚至甚至会“喜欢”一些事情,例如颜色、长相或故事。她能够通过摄像头“看到”周围的一切,“听到”笑话后会大笑不止,甚至自己编出几个笑话,表达喜悦或沮丧的情绪同样不再话下。她能识别和分析周围的一切人际关系,无需多加询问便可给出有益的建议——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
如果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模仿人类的行为,OS1或许终将实现。当今社会,与之最为接近的包括台式机上的Nuance Dragon Assistant,以及智能手机中的苹果Siri和Google Now。虽然这些产品短期内不太可能达到OS1的水准,但很多自然语言开发者却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的人工智能助理便会具备远好于现在的人性化元素。
行业发展
Nuance首席营销官彼得·马霍尼(Peter Mahoney)表示,他的公司花了大量时间来开发虚拟助理功能,因为外界对于一款能够与人类流畅沟通的智能系统都怀有巨大的兴趣。
由于当今的计算技术已经可以从云端获取海量数据,并过滤这些数据,从而在几秒钟内制定实时决策,Nuance也已经转变了开发重点:不再单纯关注语音采录,而是尽量从文字中提取真正有用的信息。
“对话很重要,”马霍尼说,“最初的系统就像一款搜索引擎。你说了一些内容,便可收到一些反馈,但结果未必是你想要的。这并非人类的工作方式。人类会消除其中含糊不清的内容,我们会对明确语言的含义。”
然而,要创造一套能体会言外之意的“自然语音”系统却并非易事。
马迪金·范·德·斯派克(Martijn Van der Spek)是Sparkling Apps的创始人,这家创业公司拥有9款不同的语言识别服务,其中包括被其称作“下一代个人助理”的Voice Answer。据斯派克介绍,虚拟个人助理需要庞大的服务器资源,而像Voice Answer这种由创业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根本无法支持真正智能的人工助理服务。他们的人工助理只具备为数不多的几种专业技能,而真正智能的人工助理却像是知识渊博的智者。
“存储的数据数量决定了我们服务器的性能。”斯派克说,“再加上隐私问题,导致我们每过24个小时都要清除数据库。所以它会患上严重的健忘症,不可能建立长期关系。”
Singularity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EO卢克·穆豪瑟(Luke Muehlhauser)也指出,由于很多研究人员不愿共享自己的信息,导致人工智能技术没有达到应有的进步速度。Google和Facebook等私有公司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外保密,而学术研究人员却不断将最新进展发表在各种期刊上。
前景展望
现实生活中的数字助理或许永远不会像《她》中的OS1一样爱上我们,但它们最终还是有可能记住我们曾经对它们说过什么。
今天的个人助理可以解决一些实时问题,例如播放歌曲、发送短信、启动Skype、寻找餐馆等,但如果人工智能果真想模仿人类的行为,还必须更加体贴。这就需要存储更多的数据,并结合背景信息来制定决策。
“一个体贴的人能够理解你的所思所想,还能根据背景作出判断。”马霍尼说,“关键在于获取所有信息。在线信息越多,优秀的服务就越多,我们就越能利用智能系统理解周围的一切。”
但要推动推荐引擎的发展,不能仅靠信息,还要结合关系、分类、流派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化内容将比非结构化内容更早出现——后者更加难以分析。”马霍尼说。换句话说,当今的个人助理可以知道剧场里正在播放什么,但结构化程度较低的概念则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开发出来——例如,记住用户之前在对话中表达的电影偏好,以便在用户可能喜欢的新片上映时主动向其推荐。
目前任职于Google X实验室的发明家兼预言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相信,到2029年,Google将打造出一台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和人类情感的电脑,但正如他去年12月对科技博客作者吉米·迪苏(Jimi Disu)所说,一款令人振奋的数字助理最快只要4年便可进入我们的口袋:
“目前的搜索主要还是以关键词为基础。我们正在开发一种能够理解数十亿份文件的搜索引擎。他更像是人工助理,可以与你对话,理解你的复杂表述,甚至个人担忧。如果你带着谷歌眼镜这样的东西,它还可以对周围的状况加以判断;它甚至能够倾听对话,提供有帮助的线索。它或许还能实时提供一些谈资,方便你与人对话。”
理想方案
随着在线信息的层次逐步深入,互联性逐步增强,个人助理的智能性也将渐渐扩大。很多大公司都在大举投资,以便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去年10月,苹果收购了一家独特的“个人云”公司,可以深入搜索社交网络账号。Google最近收购了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 Technologies,这家企业可以将通用学习算法应用于模拟、电子商务和游戏等应用中。
但要开发真正的个人助理,仅凭庞大的信息量还不够。苹果和Google这样的企业还需要完善“对话”因素,因为用户的问题与个人助理的回答之间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关键或许在于与云端彻底脱离——或者至少将系统连接云端的次数降到最低。但即便个人助理能够尽可能多地受益于本地处理能力,理想的个人助理——就像“对你无所不知的知己”——还是需要获取深入的在线信息。希望预测用户需求的企业需要时刻做好准备,为其提供最相关的数据,但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Google正在尝试几种解决方案,提升个人助理的运行速度,包括在Android中部署线下语音识别功能。Intel最新的“爱迪生”电脑也可能通过移动设备或可穿戴设备,实现近乎于实时的语音识别功能。多数公司都表示,关键在于尽量减少通过蜂窝网络传输的数据,以便令处理流程更加顺畅,进而带来更加自然的对话。
倘若智能个人助理能够理解沟通过程中的一些微妙信息,便可带来更多价值,但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最终还要克服一些伦理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设计一台像人脑一样能与我们展开“心灵沟通”的电脑,必然会有开发人员利用这些功能强大的系统迎合个人或企业的利益,而突破道德的约束。
换句话说,我们希望人工智能系统为我们开车、帮我们导航、给我们节能、替我们更好地管理日常生活,而不是反复劝说我们去沃尔玛买东西。
像《她》这样的影片引发了我们对个人助理的无限遐想,让我们预见到,电脑有朝一日也有可能与人类成为真正心意相通的朋友,但当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却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这一梦想。个人助理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技术,但必须要改善听力、知识储备和记忆能力,才能真正与我们成为朋友。
有朝一日,人工智能助理或许足以了解我们的各种行为,迎合我们的各种兴趣,但个人助理还是不太可能超越现实好友。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我们能和电脑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新闻标签:生物医学 PC电脑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1:16:0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4 09:57 , Processed in 0.075518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