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研究找到与肝硬化相关肠道菌群遗传特征 弯曲嗜血杆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30 11: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李兰娟等

来源:《自然》

发布时间:2014-7-28 15:18:06

研究找到与肝硬化相关肠道菌群遗传特征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找到了汉族人和肝硬化相关的肠道菌群的遗传特征,为检测晚期肝疾病提供了方法。该研究成果于14-7月24日在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目前,部分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酒精性、药物性、免疫性肝病患者会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尽管有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在终末期肝硬化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但一直缺乏肠道菌群和肝脏病变的确切关联证据。

李兰娟院士及其科研团队通过收集181个来自于中国人肠道菌群的样本,其中包括98个中国肝硬化患者及83个健康中国志愿者的粪便样本,用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开展了肝硬化肠道菌群的深度测序及关联分析研究,从中获得269万个非冗余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基因集,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其中36.1%的基因为首次发现。

据科研人员介绍,他们首次发现肝硬化患者口腔菌侵入到肠道,其中增多的菌群包括如弯曲杆菌和嗜血杆菌等病原体。这些可能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由口腔入侵到肠道,而健康人中没有此现象,这将对肝硬化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研究是首次开展肝硬化肠道菌群微生物的关联分析研究,从肠道菌群发生紊乱的角度揭示肝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确定了健康志愿者和肝硬化患者相关的肠道菌群的群落结构及功能。

科研人员还发现了15个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微生物基因,建立了预测疾病的模型,不仅有助于肝硬化诊断,还能用于肝硬化疗效的评估。(王怡)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 ... _id=NATURE-20140724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1:18:3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9 05:54 , Processed in 0.07469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