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anCe:神经系统细胞是如何癌变的? 海马途瘤抑子Merlin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30 12:0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ancer Cell:神经系统细胞是如何癌变的?

来源:生物谷 2014-07-25 09:32



2014年7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大脑和神经系统中的某些细胞癌化的分子机制。

这项研究由研究者Sloan-Kettering领导,他的研究团队主要对肿瘤抑制子Merlin研究;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就揭示了Merlin如何抑制肿瘤的发生,而且在细胞核内该机制也可以发生。研究者表示,未被抑制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一种核心的信号系统来增加细胞数量,这种核心系统就是海马途径,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鉴别出了海马途径发生的路径和机制。

鉴别出Merlin抑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或可帮助研究人员后期开发新型药物疗法来治疗癌症,肿瘤抑制子存在于细胞中可以阻断机体细胞的异常分裂,而Merlin的缺失往往会在很多种细胞中引发肿瘤发生,当然也包括神经系统细胞。肿瘤抑制子具有两个拷贝,其中一个拷贝来自于母本,而单一细胞中两个基因拷贝中的一个如果发生随机缺失就会导致Merlin的缺失,进而引起散发性肿瘤。

目前针对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并没有有效的疗法,研究者Oliver Hanemann教授表示,我们一直知道Merlin的缺失会引发神经系统肿瘤的产生,而且我们也在努力研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本文中我们就首次揭示了神经系统细胞产生肿瘤的分子机制,因此当前的研究数据可以被利用来开发新型有效的药物疗法,使更多的癌症患者接受治疗。

http://www.cell.com/cancer-cell/abstract/S1535-6108(14)00189-5

http://www.bioon.com/tm/cancer/600896.s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2:09:17 | 只看该作者
恶性脑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脑肿瘤干细胞的来源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组织中起主要作用,其通过现在还未明确的机制不断分裂增殖,一方面更新自身,另一方面产生出具有有限分裂和分化能力的肿瘤细胞,推动了肿瘤的形成。一旦调节正常干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生异常,就会失去严密的自我更新调节能力,高度活跃、生存期长,更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断积累,而向恶性转变形成肿瘤。有文献报道[13]单个细胞经过4~7次基因突变就有可能发生恶性转变,组织更新快复制转录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就越高。在干细胞发生恶性转变后,其分化成熟能力受阻,分裂、增殖能力增强,形成肿瘤[13]。

    众所周知成人的神经干细胞主要在侧脑室壁和海马的齿状回,而脑肿瘤则可见于脑组织的任何部位,对此Recht等[14]比较了早期病变和肿瘤组织中的 Nestin 阳性细胞,发现两者存在差异,认为室管膜下区是神经干细胞发生恶性转变(永生化)的重要场所,但不是最后场所,部分恶性转变(永生化)的神经干细胞迁移至室管膜下区之外的脑实质中,继续完成恶性转变。至于形成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还是其他类型的肿瘤,可能与局部环境有关。Berger 等[15,16]认为,神经干细胞经不对称分裂形成一个新干细胞和一个前体细胞。在原癌基因被激活的神经干细胞(突变干细胞),蛋白激酶使癌基因的表达产物磷酸化,并沉淀于细胞的一侧,不对称分裂时形成的前体细胞继承所有癌基因表达产物,并迁徙至远处的脑实质,继续恶性转变,形成肿瘤灶;而子代干细胞中的癌基因产物则被清除,继续留在室管膜下区。由此可见,突变的神经干细胞在微环境(蛋白激酶等)的影响下,源源不断地提供向远处迁徙、能形成肿瘤的前体细胞。Recht 的研究结果和不对称分裂的假说均揭示:脑肿瘤的根源在室管膜下区,而肿瘤形成却在室管膜下区之外的脑实质。这一理论一方面为脑肿瘤易复发,难根治提供了新的解释;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下问题: 脑肿瘤干细胞到底来自神经干细胞还是前体细胞?如果脑肿瘤干细胞来自突变的前体细胞,则意味脑肿瘤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不处于同一分化层次,那么鉴别两者的分化相关标记物是什么?脑室周围是不是真的存在突变的神经干细胞?

    从分子角度来看,肿瘤的发生与细胞调节自我更新的信号转导途径异常有关,其中Bmi1、Notch、Wnt和Sonic hedgehog(shh)等信号转导途径在调节神经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生理条件下,当组织因各种原因受到损伤时,其信号传导通路被激活,完成必要的更新后,相应的通路就关闭,这一过程受到严格的调控,但在某种致瘤因素下发生基因突变时,这些信号转导异常活化,而分化成熟受阻,从而诱发肿瘤。现已证明Wnt、shh通路的异常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也有研究显示运用其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以导致小鼠体内的移植瘤衰退,并能诱导手术切除的髓母细胞瘤细胞迅速凋亡[17]。但具体机制尚未明了。

http://journal.9med.net/html/qik ... 2624848_352595.html

识别脑肿瘤的征兆:

2008-10-31 39健康网社区

核心提示:脑肿瘤亦称颅内肿瘤,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50岁者较多见,男女无显著差别。

  脑肿瘤亦称颅内肿瘤,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50岁者较多见,男女无显著差别。其早期信号症状如下:
  ●精神障碍
  脑部肿瘤常常会引起精神异常,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25%—40%。因此,老年人出现精神异常,除了患精神病之外,不能完全排除脑内肿瘤的存在,需作进一步检查。—般认为,脑内肿瘤发生在额、颞、胼胝体等部位者较多产生精神症状。临床上以情感淡漠、精神迟钝、记忆力下降为多见,有时表现为傻笑、语言错乱、定向障碍、缺乏自制力。例如语言障碍可出现语育增多、欣快感,说话颠三倒四,表达困难,重复刻板语言较多见。有些表现情感障碍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少语,忧郁症状。不知道或不认识自己亲人,有情感倒错现象,记忆力下降,特别近记忆力下降明显,甚至对家人姓名、年龄均遗忘。理解、计算、定向困难。尚有表现为动作和行为障碍的,无故摸索、强握、乱跑,随地大小便,甚至出现幻觉和幻听。有些病人说,“脑内有开关声”,“有水流灌人颅内使头部发胀”;或听到自己脑髓流出来的声音;或出现幻嗅;鼻孔内恶臭,难以忍耐;或幻视,看见有人跑过来与他亲吻等等。
  因此,患者家属心情焦急,认为得了精神病送去精神病院住院治疗。有人报告,有长达2-3年反复出现精神异常而住人精神病院。有的脑瘤早期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差,健忘而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当然出现精神症状除了颅内肿瘤以外,尚有炎症、血管变化等疾病引起,如新近报告较多的散发性脑炎(病毒引起)产生精神异常,也可高达42%-45%,因此家里人有了精神异常患者,需去医院作全面、定期神经系统检查,及早确定病因及治疗。尤其对一些年老患者,无明显精神刺激史而突然发现这些精神症状者,需去神经科或精神科诊治以明确诊断,但首先要排除老年人痴呆、脑动脉硬化精神病,慢性脑外伤精神病、癔病等,才可确定其病因性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
  ●幻嗅
  幻嗅,是指一个人嗅到了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气味,而且往往是一些令人恶心的怪气味,如“烧橡胶”、“烧鸡毛”、“臭鸡蛋”味,甚至是“尸体腐烂”的气味等。
  为什么会发生幻嗅呢?原来这是在大脑颞叶部一个称为海马钩回的一地方,发生了病变之后而引起的。尤其是脑部肿瘤(恶性肿瘤居多)生长时,位于海马钩回的嗅觉中枢就会受到影响和干扰。
  嗅觉中枢的职责是使人辨别各种各样的气味,产生嗅觉记忆。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可使人嗅到某种气味后产生喜悦、气愤、忧郁、兴奋等情感,并由此而引起内脏的神经反射,如食欲大振、胃口不佳、恶心、呕吐等。幻嗅是脑部肿瘤定位诊断的典型症状,是大脑器质性疾病的早期发病信号之一。
  一个人如果发生了幻嗅,应该考虑到脑内肿瘤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和诊断。
  ●视力骤降
  脑瘤病人也会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并伴有头昏头痛,且常被误为眼疲劳。一旦疏忽误治,待到失明后才去就医虽然可以手术摘除脑瘤,但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则已微乎其微了。
  人的眼球宛若一架微型照相机,有形同暗箱的巩膜和脉络膜;有相当于光圈的瞳孔;有具有聚光作用的晶状体;有类似感光胶片的视网膜。眼睛、视神经和视中枢任何地方出现“故障”后,都会出现视力障碍。
  管辖视觉传导的视神经,在脑内走行过程中,部分神经纤维左右交叉,其周围区域是垂体脑瘤和颅咽管瘤的好发部位。由于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瘤体逐渐增大,压迫视神经交叉便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骤降甚至失明。
  脑瘤除引起进行性视力下降外,还往往伴有视野缺损,患者为洞察物像的全貌,常常需歪着头斜视。头痛是其主症之一。若肿瘤位于视神经的交叉部位,则疼痛多发于双颢、前额、眶后、鼻根部,呈胀痛感;如头痛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这就提示肿瘤已进入颅内压增高的晚期阶段。
  总之,凡有视力下降并伴有上述表现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力争做到早期确诊与及时手术,争取视力部分恢复之可能。
  ●成人癫痫
  癫痫这个病,多数起病于20岁以前,尤以儿童多见,然而成年期起病的要警惕由脑瘤引起。
  据调查,患脑肿癌的病人,约1/3以上在发病过程中有癫痫发作症状,也就是说在脑肿瘤的其他典型症状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体征(如半身麻木,无力等)出现前的2-3年,甚至5-10年,就只有癫痫一个症状,至于发生持续癫痫或以持续癫痫起病者,脑肿瘤也较其他原因引起者多见。这种病人有持续、频繁的抽搐发作,而发作间歇期神志不恢复,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
  问题是有些患者因为较长时间只有癫痫发作,他们误认为这些是原发的或一般性的癫痫发作,仅服药控制,未进一步去追究原因,从而延误了早期脑肿瘤的发现。以下几点可为早期诊断:
  —一首次发作在中年、40岁左右;
  ——癫痫为局限性发作,如一侧口角或肢体麻木或抽搐,或从局限性发作进展为全身性大发作;
  ——经医生检查有可疑神经体征(如一侧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等);
  ——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或药物控制不住;
  ——有头痛或伴呕吐等症状。
  ●清晨头痛
  这种头痛常发生在清晨四五点钟,往往是在熟睡中被痛醒,睡得越熟,痛得越重。起床活动后至八九点钟头痛逐渐减轻以至消失,故称之为“清晨头痛”,此为脑肿瘤所特有的一大征兆。这种“清晨头痛”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脑肿瘤使正常的脑脊髓液循环发生部分梗阻,尤其是在安睡后流动更慢,形成短暂性的脑积水而出现剧烈头痛并被痛醒。起床活动后可促使脑脊液循环加快,故可使头痛得以缓解。
  ●喷射状呕吐
  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胃脘闷胀、恶心、腹痛和腹泻,呕吐与进食亦无关,而是在一阵头痛之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常可喷出二三市尺之远。因为增高的脑压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受刺激,所以会出现具有此特征性的喷射状呕吐。有些儿童脑肿瘤患者,由于不能表达其他症状,往往以无缘无故的喷射状呕吐作为患病初期的判定标准。
  ●单眼突出
  脑瘤形成之初,除前文所讲到的视力骤然下降之外,一侧眼球向前突出也是此症的一大不祥之兆。这类患者单侧的眼球向前突出,严重时可致眼险闭合不全。临床资料统计表明,单侧眼球突出的脑瘤患者约有50%系由颅内疾患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脑瘤。
  ●单侧耳聋
  若无中耳炎、外伤等病史,仅有一侧耳朵听力逐渐减退,这也很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了听神经所致的结果。
  ●感觉减退
  位于大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的脑瘤会导致对侧偏身的各种感觉器官失灵,使疼觉、冷热、触碰、震动和形体辨别等感觉减退甚至丧失。
  ●半身不遂
  脑肿瘤引起的半身不遂包括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半身无力或偏瘫,表现有病侧肢体活动障碍;另一种是一侧肢体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蠢笨或举动不稳。这两种症状如果是缓慢出现并呈渐行性加重,前者多见于大脑半球肿瘤,后者多见于小脑半球肿瘤。
  ●肢端肥大
  如果是嗜酸性垂体瘤,其临床特有的征象是手脚粗大肥厚,肩弓,下颌部突出,面目渐变丑陋。儿童可出现巨人症。
  ●性征反常
  育龄妇女可出现非妊娠性闭经,男性可表现出阳痿、阴毛、腋毛、胡须脱落。

  上述现象如出现一项或几项,均须引起警惕。

http://wk.39.net/0810/31/693619.html

脑肿瘤最常见的两大转移途径:

http://ca.51daifu.com/2013/0114/2581AE79C1648T435983.shtml

脑肿瘤最常见的两大扩散途径:

http://ca.51daifu.com/2012/0619/A8C61D1DC1648T429002.shtml

脑肿瘤转移有哪些途径?: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 ... Xy7rRUUJ4zP2jGysIH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7-29 05:54 , Processed in 0.075617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