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0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睡眠不好的种种危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8 13: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睡眠不好的种种危害

(转帖)

睡眠不好的种种危害

一、心理问题丛生
    当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高压力、快节奏、多变动,使人们睡得越来越少,睡眠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失眠者也越来越多,失眠已被睡眠研究专家称为“悄然扩展的流行病”。
      具体来说,睡眠不好确实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对健康作出的最新定义是:“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才算健康,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生理、心理、道德三方面健全并且社会适应良好,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人体在白天从事的各种活动,耗去体内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夜间睡眠时,人的新陈代谢以合成为主,人体需要的能量,特别是神经系统需要的物质均在睡眠中合成,并在睡眠中排出活动的产物,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及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新的一天。睡眠不良不仅使人无法解除疲劳,产生躯体不适,甚至发生躯体疾病;而且情绪低落,力不从心,焦躁不安,久而久之即产生心理问题。
      长期的睡眠不好,使许多人心理不完善,暴躁、易怒,缺乏自控力。有的人爱发脾气、容易愤怒,稍有不如意便会火冒三丈,发怒时失去理智。轻者出言不逊,影响人际关系;重者伤人毁物,造成严重后果。
      长期的睡眠不好,影响心理健康,还会进一步使机体不能有效的抵抗疾病和战胜疾病。现代医学证明有许多疾病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例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长期的抑郁、焦虑、过分的悲伤等,都可使胃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发生胃部疾患。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患有冠心病的病人,病情更易受情绪的影响,轻者加重病情,重者后果不堪设想,危及生命。而且病情的加重又影响睡眠,不良的睡眠又会波及到情绪,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长期的睡眠不好,还会使人精神紧张。巴甫洛夫有句话:“睡眠是消除一切心理紧张的良药。”睡眠不好,使机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并且使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胆怯、多愁善感、易怒的情绪,导致身心疲惫。同时,进一步使人产生心理不适:思维迟缓、头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厌烦、忧虑、倦怠,对工作缺乏热情,使工作主动性与工作意愿下降,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现代医学证明,长期处于心理疲劳状态,容易使人心理生理功能失调,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对有些应激能力差,不能面对社会生活压力的人,可产生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等,其感知、思维、情感、意志、注意、记忆、行为和意识都可能出现异常。因此对于有睡眠问题的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那些亚健康人群更应关注自己的睡眠!


二 身体在给你警告
      人人都渴望健康,西方有句谚语:“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不但渴望健康而且还拥有许许多多的宏伟目标,没有健康就不能保证生活质量,无法实现远大理想。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是生活与事业的保证,它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目的。健康与睡眠关系密切,因而说睡眠是至关重要的。
      在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白领处于竞争的核心,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与学习中,因此他们的睡眠受到了很大影响。其睡眠特点是睡眠时间短、睡眠不规律、睡眠质量差,对躯体造成了不可小视的影响:
      你想要健康,那你知道拥有健康的三大法宝吗?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与适量的运动,是三足鼎立的健康法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注意饮食与运动,但常常忽略了睡眠,而睡眠与健康的关系恰恰十分重要。睡眠就像是空气、阳光、水一样,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睡眠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促进发育、增强肌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养颜护肤、促进身心健康等等。
      ①不良睡眠能够降低和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呈昼低夜高现象,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能提高,才能处于最佳状态。睡眠不好,恰恰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造成免疫功能下降,使得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大大提高。
      ②睡眠不好引起大脑功能减退,造成记忆力逐渐减退、注意力涣散、思维判断力下降。
      ③睡眠不好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正常情况下,在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在天黑时脑垂体中分泌褪黑素增多,皮质醇分泌减少。不良睡眠使得激素分泌异常,出现多种不适感。长时间分泌紊乱,躯体不适感加重,且很可能发生内分泌疾病。
      ④睡眠不好导致各种代谢紊乱,如新陈代谢紊乱、血液循环失常、肌肉松弛。
      ⑤睡眠不好影响肌肉美。睡眠不良可导致皮肤代谢紊乱,加速皮肤老化,使皮肤颜色暗淡苍白、易生皱纹。
      ⑥降低智商。比正常睡眠少睡1小时,智商就会降低一个商数。
      ⑦引起早衰,包括躯体(各脏器)和心理的提早衰竭。
      想远离疾病就必须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而睡眠正是增强人体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三 免疫力下降
      人体的大多数功能都是昼高夜低的运转规律,而免疫系统却相反,呈昼低夜高的运转状态。就是说只有在睡眠状态下,免疫功能才能加强与提高。它需要足够的睡眠才能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睡眠不良,往往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人的免疫力是我们的身体里的保护天体,在每一次疾病入侵时,都以其精密无比的方式联合作战。它有一个英勇顽强作战的部队保护我们的身体,首先由“哨兵”——干扰素发出信号;“先锋部队”——杀伤细胞最早抵达,执行杀敌任务;“指挥官”——T细胞带动特异性免疫反应;“主力部队”——巨噬细胞、B细胞、补体等,负责吞噬细菌、病毒,产生抗体,抵抗疾病入侵。这就是我们机体的免疫机制。体内的这些精兵强将为我们的健康站岗放哨,英勇杀敌;但它们也需要养精蓄锐,这就要求我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其中好的睡眠是保证良好心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自身最有力的防护罩,那就是充足的睡眠。因为在睡眠状态下,人体的大部分免疫成分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美国学者巴托普发现,睡眠不好的人,他们体内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IGA抗体明显下降,所以较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良好的睡眠与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睡眠不足或睡眠不良会大大折损你的免疫力,良好的睡眠能够拯救并进一步提高你的免疫力。有这样一个试验:将流感疫苗注入小白鼠的体内,小白鼠很快进入熟睡状态。这是小白鼠机体的本能反应。因为睡眠状态下,机体的免疫成分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能有效地抵抗病毒;睡眠还可抑制大脑和机体的多余活动,保存体力,目的同样是增强抗病能力。
      “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这是科学家们新近研究后提出的观点。1993年世界睡眠协会联合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晚3小时或3小时以上的睡眠缺失可导致肌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50%。美国科学家曾进行睡眠与免疫力关系的实验,他们让一些健康男子清晨3~ 7点不睡觉,白天检查这些受试者,发现他们身体中的免疫细胞活力下降了28%。然而在这些志愿人员获得充足的睡眠之后,再进行检查,发现他们体内的免疫力完全得到了恢复。
      其实这些观点中医早有论述,《黄帝内经》有句古典:“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的抗病能力,就是说你的抵抗力足够,疾病便不能干扰你的身体。之前抗击“非典型肺炎”便强调了免疫力的重要性,这时人们才认识到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注意补充营养,加强锻炼身体,同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但人们对保证睡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有的人因不能外出整天看电视玩电脑,不重视睡眠。他们认为这样就是休息,实际上睡眠不足就是透支健康。此外,在非典型肺炎病人中,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却太平无事。这就是你的免疫力在发挥作用。增强免疫力难吗?有什么好药吗?说难即难,说易即易。好药便是,睡个好觉。


四 早衰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身体状态不佳或疲惫不堪时,如果能美美地睡上一觉,体力与精力就会很快得到恢复,这就是睡眠的主要功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现代生活中大部分人存在睡眠问题,长期睡眠不良,使疲劳得不到消除,体力得不到恢复,从而使身体与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工作、生活力不从心,思想压力加大,心理负担加重,给你疲惫的身心增加了不健康的砝码。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比别人更早衰老!
      (一) 身体早衰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睡眠不好只会影响脑部。而现在人们发现,睡眠不足也会影响激素功能和能量代谢。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选择了11位健康男子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的第一晚上让他们睡8小时,此后的6个晚上每天只睡4小时,最后一个晚上睡12小时,在不同的睡眠时段对他们身体新陈代谢速度,以及影响血糖浓度的激素——皮质醇水平和心跳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实验工作结束后,全部测试对象的血糖水平都上升了。在吃了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后,他们需要比平常人多4倍的时间,才能调整好血糖浓度。其他激素的分泌也出现失调,某些脏器的功能不能正常进行,颜面部的血液循环减少,加速皮肤的老化。这些都是加速衰老的原因。要想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睡眠,确切地说是良好足够的睡眠,比衣、食、住、行更为重要。
      (二) 心理早衰
      睡眠不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最直接的影响是睡前焦虑、恐惧,以及次日糟糕的心情。同时,睡眠不良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早衰。科学研究表明:衰老是个生物学的自然过程,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但美国学者芮格利1976年提出,老年性衰老征象可能是心理冲突、痛苦与防御的积累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心理的衰老。精神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心理健康与否。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首先保证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其中良好的睡眠必不可少。睡眠不良,精神疲乏,会错认为自己能力减退,不能适应工作生活,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了压力,心理上出现早衰的现象。一个人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向上的饱满精神状态,就会延缓衰老。相反,时常忧虑、悲观的人会使衰老提前到来。这就需要睡眠做坚强的后盾。


五 寿命缩短
      俗话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睡得好,人能长寿。反之,睡眠不好就会影响你的健康,缩短寿命。当然每个人都渴望健健康康地活着,希望自己长命百岁,享尽人世间的快乐。你应该怎样做呢?睡好每一天,势在必行。
      一般来说,我们晚上睡6~9个小时,经历4~5个独立周期,每个周期持续90分钟。每个睡眠周期又分为五个阶段:其中I- IV期称为非快速眼动期(NREM),另一期称为快速眼动期(REM),这一时期眼球快速地从一侧转到另一侧,占总睡眠的20%~
      25%。REM期间脑血流量增加,延缓脑的衰老。例如实验中不同品种的白鼠,其寿命各不相同,长寿命的小白鼠其REM的睡眠时间长。而根据调查,巴拿马长寿区的长寿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睡眠好,他们的REM睡眠都比较长。以平均睡眠8小时为例,他们的REM时间均在2小时以上甚至更长。
      睡眠不好使在睡眠中合成的人体某些物质——如激素等物质分泌减少,从而影响身体健康从而缩短寿命。
      俗话讲,“睡延寿。”现代健康长寿的观点是“动”与“静” 的和谐。“动”,即健身法宝;而比动更有效的方法,是“静”
      ——睡眠,即睡延寿。清代李渔曾说:“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古人即有“能眠者能食,能长生”,今天的人们更应该注重养生之道,注重睡眠,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我们享受美梦的时段,健康长寿。


六 猝死
      (一) 什么叫猝死
      猝死是指自然性的出乎意料的死亡,俗称暴死、急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6小时内死亡的为猝死,有些人则认为发病1
      小时内死亡的为猝死。猝死是最严重的人生意外,未能预料,使自己未完成的事业或未完成的心愿成为永远的遗憾。同时家人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在精神与生活上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二) 睡眠呼吸暂停与猝死
      夜晚,是死亡的高发时段。中医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句话大意是各种疾病多在早好转,白天稳定,晚上加重,夜间危险。由于夜晚睡眠时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减弱,疾病可能会突然加重而导致死亡。
      然而,有些健康人也在睡眠中死去,其原因多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简称SAS)。与睡眠相关的呼吸问题包括从无害的偶然的打鼾,到部分阻塞性呼吸,再到伴有明显呼吸停顿的完全性气道阻塞,这些都会导致睡眠质量的明显下降。打呼噜就是睡得香甜吗?你是否注意到打鼾人常会不时地辗转反侧,手脚挣扎,颈向后仰,用口呼吸,实际上他并没有睡好。过去SAS多发于老年人,现在逐渐年轻化,危及到了中青年人甚至少年。具体来说,SAS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在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就可诊断为SAS。如果呼吸暂停15秒以上,不能及时被唤醒的话,很可能发生窒息而亡。
      SAS患者有以下共同点:①睡眠时鼾声大而不均匀,时而终止,屏住呼吸,打雷般的再响;②手脚挣扎,身体翻来覆去;③颈后仰要用嘴呼吸;④尿频甚至尿失禁;⑤白天醒后仍感到疲惫不堪;⑥嗜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突然打瞌睡或入睡;
      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⑧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或情绪低落、抑郁。


七 人际关系不良
      成功的事业,和谐的同事及朋友关系,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自身,不但要有语言的艺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目前大多数人的睡眠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心理状态。2003年初公布的睡眠数字:4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
      30%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约有2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疑病症等)和心境障碍;5%的人患有严重的精神问题。
      睡眠障碍、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约超过2/3的有入睡困难或者难以保持睡眠状态的人存在脑子过度活跃,或者忧虑、紧张和压抑等问题。而存在焦虑、抑郁、惊恐、多疑等问题不仅有可能导致睡眠问题的产生,而且无一例外地无助于甚至妨碍睡眠问题的有效解决。
      长期的睡眠不好,使人情绪暴躁、易怒,稍有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失去理智,缺乏控制力,出言不逊,从而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这种消极情绪的产生,不但不能使人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搞好人际关系,反而让人觉得冷漠、难接触、性情不定,使人避而远之。特别是对那些人际关系敏感的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态度,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表现出焦虑、敏感和多疑。一天工作下来,晚上躺在床上会像演电影一样,一幕接着一幕重演,同时又在规划明天的工作计划及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实际上苦思冥想是无济于事的,反而又进一步引起烦躁、焦虑的情绪,辗转反侧,造成“床上烙饼”,延长了入睡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了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又影响情绪,进而影响了人际关系,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其实人际关系的处理需要有一个良好、平稳的心态作前提,头脑冷静、心平气和。
      无论是睡眠问题产生的心理、精神问题,还是本身就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凡那些缺乏自控力,存在易怒情绪、抑郁以及人格障碍的,都对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破坏。因为情绪低落,对工作生活的信心降低,常常使人形成胆怯心理,造成性格缺陷,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遇事退缩。胆怯者意志薄弱,对生活有一种畏惧感,在生活中由于情绪不稳不愿与人接触或害怕与人交往,逐渐发展成社交回避,自我封闭,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在某项事业上获得成功,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有可能攀登事业的高峰,因此现代人应尤其注意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睡眠良好、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心胸豁达,情绪稳定,对同事、同学、朋友热情体贴,乐于助人。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把自己的力量融入集体的力量之中。只有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共同进取,才能取得工作与生活的成功。
      因此,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情绪与心态,那就必须重视睡眠。充足良好的睡眠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基石。


八 马路杀手
      睡眠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体力与脑力恢复的最好方式,也是一种本能。只有充分发挥这一人类本能,睡得好,次日才能精神抖擞地迎接工作。长期睡眠不好,会产生疲劳现象,不但觉得体力没有恢复,而且大脑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使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容易发生意外。如司机因出远差连续疲劳驾车,有时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车祸;有时开着车睡着了,将车开上山或开出马路或追尾。轻者只是一点经济损失,重者就再也见不到明天了,给身边的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精神压力。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例子,也常常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疲劳驾车在发生车祸中所占的比例为29%,已经成为现代的马路杀手。
      在美国,每年发生的200万交通事故中,约有4~5万人丧生。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疲劳驾车,注意力不集中,白天过度困倦。引起司机嗜睡的常常是睡眠呼吸暂停,它已成为公路上的超级杀手。在美国,警察或法官常常强制发生车祸的司机到睡眠中心检查,以确定他们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经确诊的,则强制治疗。在加州,当医生发现病人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医生有权利也有义务通知监理处吊销他们的驾驶执照。当然,我们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是发生车祸的唯一原因,也不是所有患睡眠呼吸暂停的人都要发生车祸。但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汽车司机,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7倍。睡眠呼吸暂停使人的警觉性下降,还可使火车、飞机、机床操作的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美国各地的睡眠中心经常对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如飞行员、宇航员进行睡眠测试,甚至用仪器监控他们的日常睡眠。
      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等同酒精中毒。但人们并未把缺乏睡眠和休息不足视为一种危险。在我们国家不允许酒后驾驶有明文规定—罚款及累计扣分,但却忽视了睡眠、疲乏的潜在危险性。酒精是引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疲倦只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想降低事故发生率,就必须杜绝疲劳作业。
      研究发现,短时期一般量的缺乏睡眠(一周内每天少睡2小时)也会引起危险,会在不适场合下产生不可抗拒的睡眠倾向,如上课和开车时。对汽车司机的调查显示:39%的司机承认在最近一年的驾驶时有几乎要睡着的经历,有29%的撞车事件与疲倦有关。最近,有人把睡眠不足与酒精的毒性进行比较,发现经过17~19小时不睡后,人的行为相当于血液酒精浓度为0.05%的危害,甚至更严重。所以许多国家的交通规则都明确规定禁止疲劳驾驶。
      从公众、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应当改变视睡眠和休息不足为一种荣誉的观念,应注意到它对社会和自身的实际危害性。对于已明确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人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睡眠卫生,睡眠呼吸暂停是可以预防的。
      康大夫语录
      睡眠不好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睡得不好,各种红灯就会一一亮起。如果你正面临着糟糕的人际关系,或者你感觉到自己一年就老了五岁,那么你要小心了,这些亚健康症状很可能跟你的睡眠状态有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3 10:27 , Processed in 0.15313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