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多个跨国研发中心"入中" 华人学者面临漂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4 09:5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6月04日
      据日本中文导报网报道,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将于6月低彻底关闭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的研发中心“筑波技术中心”。包括华人研究学者在内的约100名研究开发人员,目前正在办理退职手续。随着跨国研发中心逐渐撤离日本,大批受雇用在日华人学者和研究人员何去何从,惹人关注。  

  据悉,德州仪器已经是第七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撤离日本。近年来,跨国研发中心“脱日入中”的现象日益明显。2004年,德国拜耳集团京都中央研究所率先撤离日本;2006年,美国默克集团在爱知县冈崎市和琦玉县熊谷市的研究所也关闭,都选择中国设立研发中心。2007年,位于神户市的德国拜耳集团研究所、位于筑波市的英国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GSK)研究所也先后撤离日本,转向中国。2008年,位于爱知县武丰町的美国药业巨头辉瑞公司(PFIZER)研发中心、在筑波市的瑞士制药商诺华公司(Novartis)研究所也相继关闭,这些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成立了研发中心。

  2009年,已经发表撤离日本的跨国研发中心有两家:一家是6月底即将关闭的德州仪器公司(TI) “筑波技术中心”,另一家也是位于筑波的美国默克集团研究所。德州仪器公司(TI)成立于1930年,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提供创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模拟(Analog)技术。七十多年来,德州仪器公司一直坚持锐意创新,如第一款集成电路,第一颗商用DSP,第一款单芯片手机等都是从德州仪器诞生的。

  1991年在日本筑波设立的(TI) “筑波技术中心”,是德州仪器公司在海外的首家研发中心。去年以来,受金融海啸影响,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全球半导体市场急剧恶化,德州仪器公司也深受其害。为了缩减与开发关联的人头费及研发设备费用,(TI)“筑波技术中心”宣布关闭,研发中心有可能迁回美国或者转向印度。在该中心的100名研究开发人员中,有3名华人研究者已经移动到德州仪器公司在东京的日本本部,今后的去向还是未知数。

  据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流域圈环境管理项目主任王勤学博士介绍,受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撤离日本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有许多在筑波的华人研究者开始随风漂流。国际制药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相继撤离,导致一大批华人研究者走上了不安定的漂流之路。

  据了解,这些跨国研发中心撤离日本时,亦十分爱惜人才。华人研究者首选去跨国公司母国的研究所,其次选择到日本的同类研究所,其三才选择去第三国,或者返回中国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不过王勤学说,在他结识的众多华人研究者中,选择海归的人还不多见,选择留在日本继续漂流的居多。

  一位姓孙的年轻博士后表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招收研究者,都是契约制,到哪儿都一样,做研究已经没有国界,哪里需要就漂流到哪里。华人研究者到哪儿都是漂流,大家只是各取所需,至于何时落叶归根,等上十年八年再说。

  位于茨城县的筑波市是日本科学城,被誉为日本的“硅谷”。统计显示,2004年底,有151个国家的3958名海外研究学者在筑波市从事研究工作,其中,中国人研究学者为1126人,占外国人学者的28.4%,在筑波的研究群中独占鳌头。总面积达28400公顷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也是日本著名的大学城、最大的研究开发基地,内有国立教育、研究机构46所,研究及辅助人员12222名。

  截止2008年1月1日,在这个人口只有19万8503人的小城市中,外国人为7088人,中国人达2347人。其中大部分是在筑波各研究机构工作的中国人研究者和家属,以及在比邻的筑波大学学习和工作的中国留学人员及家属等——这些中国人在筑波,组成了富有特色的群体。但是,随着该市的跨国研发中心纷纷撤离或者关闭,中国人研究群体到底飘向何处,正成为在日华人社会关注的焦点。(周宏)
2#
发表于 2009-6-9 00:01: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5 08:08 , Processed in 0.12740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