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微: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获重大发现 碳青霉烯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9 10:0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刘雅红等

来源:《自然—微生物学》

发布时间:2016/10/8 14:33:23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获重大发现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刘雅红团队,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过程中,从动物身上分离出对碳青霉烯和粘菌素同时耐药的大肠杆菌,并在该菌株中发现两个耐药基因,进而提出了杂合质粒形成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范本。文章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孙坚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一年级博士生杨润时为共同第一作者,廖晓萍副教授和刘雅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据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是人医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最重要的抗菌药之一,一旦碳青霉烯类药物失效,粘菌素可作为有力补充,用作治疗多重耐药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这两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再一次突破了这两道防线。

在人类健康备受细菌耐药性问题威胁的背景下,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刘雅红团队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过程中,从一只患病的宠物猫中分离一株对碳青霉烯和粘菌素同时耐药的大肠杆菌,并同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这株大肠杆菌同时携带blaNDM-5和mcr-1两个耐药基因,且两个基因同时位于一个可接合转移的杂合质粒中。基于此,研究人员提出了杂合质粒形成的模型,为后续进一步研究相似的杂合质粒提供了可行的范本。(中文来源:科学网 王佳雯)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microbiol2016176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6108143324041321.shtm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0:15:37 | 只看该作者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Ritipenem

来源:本站原创 2004-10-20 01:04

[化学名]:4-Thia-1-azabicyclo[3.2.0]hept-2-ene-2-carboxylic acid, 3-[[(aminocarbonyl)oxy]methyl]-6-(1-hydroxyethyl)-7-oxo-, (acetyloxy)methyl ester, [5R- [5α, 6α(R*)]]-

    [分子式]:C10H12N2O6S

    [CAS]:84845-57-8

    [相关CAS]:84845-57-8

    [开发公司]:原法玛西亚公司

    [开发阶段]:Ⅲ期临床(意大利、日本和拉丁美洲,适应症为细菌感染);Ⅰ期临床(英国,适应症为细菌感染);临床前研究(美国和瑞士、适应症为细菌感染)。

    [ATC分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J01D-H)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

    [简介]:Ritipenem[FCE 22101]是一种广谱注射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原由Farmitalia Carlo Erba公司开发,后该公司并入法玛西亚公司。Ritipenem对β-内酰胺酶稳定,现在在日本、意大利和拉丁美洲处于III期临床开发阶段,在英国处于I期临床开发阶段,在美国和瑞士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Ritipenem对医院分离的厌氧菌、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都有活性,这些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都产生耐药性。该化合物没有antipseudomonal活性,但对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都有抗性。 Ritipenem使医生在对付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医院感染方面又多了一个选择。

    [药代动力学]:Ritipenem进入体内后广泛代谢。利用同位素标记的ritipenem所做的研究发现,ritipenem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单独服用ritipenem后0-8小时,尿中原型化合物的回收率为36.9%,但是与imipenem/cilastatin同时服用,尿中原型化合物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0.7%。所以同时服用cilastatin可以有效地抑制ritipenem在肾脏的代谢[1]。随着ritipenem的给药剂量从500 mg提高到2000mg,Cmax从30 mg/L提高到161mg/L;t1/2的范围为28-37min。ritipenem静脉冲击给药、静脉冲击给药+丙磺舒、肌肉冲击给药、持续静脉输液,上述4种给药方式当达到稳态时的Cmax为117、116、17和13mg/L;t1/2分别为46、37、61和22min[2]。ritipenem 500mg(作为胃肠道手术的预防用药)的腹腔穿透率(penetration) 为88.1%,腹腔清除t1/2为36min [3]。

    [不良反应]:患者静脉给药ritipenem 500mg(每8小时)或 cefotaxime 1g(每8小时),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11/123和9/128;注射位点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17;ritipenem组有2例患者因为心绞痛和恶心退出试验;cefotaxime组有3例患者因为皮疹和腹泻退出试验[4]。另一项研究发现ritipenem 500mg,每日3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高于250mg,每日3次;两种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60和14/60。注射位点反应和胃肠道不适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5]。

    [抗菌活性]:Ritipenem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S. pyogenes的MIC值≤0.2μg/ml;对粪肠球菌的MIC值为3.13μg/ml;对肠道菌群(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K.oxytoca、Citrobacter freundii、Enterobacter cloacae、Morganella morganii、Providencia rettgeri、Proteus mirabilis和P.vulgari)的MIC值的范围0.78-6.25μg/ml;对Neisseria gonorrhoeae和Haemophilus influenzae菌的MIC值的范围为0.05-0.78。Ritipenem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Serratia marcescens、Xanthomonas maltophilia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无活性 (MIC90 值>= 50μg/ml)[6]。Ritipenem对43株头孢曲松耐药性菌株的活性率达到79%,但54株头孢曲松敏感性菌株中有8株对ritipenem耐药[7]。在沙特阿拉伯一个临床研究中心进行的实验发现,ritipenem 对809株临床分离的肠道内菌株的98%有活性[8]。同一中心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ritipenem对307株分离的厌氧菌株的活性和亚胺培南类似,对Peptococcus和Peptostreptococcus、Bacteroides spp.、Fusobacterium spp.、Clostridium perfringens、C. difficile、C. ramosum和Propionibacterium acne的 MIC90≤0.5μg/ml [9]。

    [临床试验]:251名复杂尿路感染的患者经过ritipenem(500mg,每8小时静脉输液)或头孢氨噻肟(cefotaxime)(1g,每8小时静脉输液)治疗7-10天后,前者有81%的病人获得细菌根除的效果,后者的百分比为86%。两个组都有60%的患者症状消失[4]。另一项临床试验发现,ritipenem(250mg,每日3次)治疗组的尿路感染患者细菌学根除率为97%,而500mg,每日3次治疗组的患者细菌学根除率为98% [5]。

http://news.bioon.com/article/5130463.html



碳青霉烯类:

http://baike.baidu.com/view/1291266.htm

http://www.a-hospital.com/w/%E7% ... 9%E7%83%AF%E7%B1%B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9 09:00 , Processed in 0.070388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