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悉尼:幸福的那片海 时空阻绝的终极浪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8 14: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纯洁的城市之美——达令港

  澳州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地大物博的澳洲本身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其次,澳大利亚与除新西兰外的其他国家相隔遥远,可能是世界上与其它各国平均距离最远的国家。据澳洲居民讲,离他们最近的国家印尼也要飞四五个小时(新西兰除外),他们因而有种被时空阻隔的感觉,这对于本土居民是种不好的感受,但对于游客来讲却大大增加了新鲜感和期待感。第三,其位于南半球的独特地理位置会给来自北斗球的游客带来反季节的体验——如果你想过一个享受阳光沙滩而没有风雪搔扰的圣诞节,那么来悉尼是正选。

  当然,正是由于当地政府对旅游的关注和投入,让悉尼的旅游景点变成成熟而商业化——如果你想用发现新大陆的眼光去捕捉澳洲殖民前的原始气息的话,那么对不起,悉尼不是你理想的始发站,在这里,历史的记忆是从殖民以后开始的。

  悉尼位于澳洲大陆的东南部,海岸线曲折而绵长,带来了优质的沙滩和海港。而我们今天的介绍,就从这个名叫“Darling“的海港开始。

  达令港悉尼港群中相对位于内陆腹地的港口,它同时也是悉尼的旅游和商业中心区之一。这里汇聚了市区动物园、3D IMAX影院,以及无数的餐饮酒吧。因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驻足。

  悉尼一月的盛夏,为你驱走冬日的严寒。

  小火车不仅为你节省脚力,还带你一览达令港的风光。

  上图个龟壳般的建筑就是达令港的市区动物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多种澳洲大陆的野生动物而无需去到郊外,包括最著名的考拉和袋鼠。当然,这里的动物几乎都是拿玻璃箱封装起来的,无法满足你触摸或拥抱考拉的需要。如果你一定想这样做,还是得去市郊的野生动物园。

  位于达令港的Pyrmont大桥,这是一座Swing Bridge——回旋桥,在大船开过时,可以旋转开启,使船可以通过。

  这个景被飞熊拍了一百遍,因为是酒店的窗户看出去的场景。

  不同的气象,不同的时机,可以看到各种美丽的景色,但却没有一幅笼罩在污染和阴霾之中。纯洁的城市之美。

 二、拥抱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大概是南半球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个从小早已通过多种途径印刻在飞熊脑海里的经典景观,能够亲见是件叫人高兴得夜不能寐的事。

  正因为此,飞熊力求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从不同的角度,甚至从不同的高度来拍摄它,加上不同焦段的运用,希望把一个全美的悉尼歌剧院带给你。

  它强调的是洁白的歌剧院与蓝天之间的关系,兀显悉尼几乎无污染的环境。而天上的云,则像一条龙。

  这是正侧面。是歌剧院留给飞熊的第一印象:不过是几个破鸡蛋壳嘛……

  同样的地方,在黄昏斜阳西下的时候来拍,白鸡蛋壳变成黄鸡蛋壳了……歌剧院在余晖中显得更加柔美。

  这是个局部的特写,这个角度也应该算是飞熊独创的吧?可以清晰看到蛋壳上的细细的羽纹,非常之美。

  接下来这几张是飞熊乘渡船时拍的,基本上把歌剧院照了个270度。

  据百科介绍,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J?rn Utzon)。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与旁边的悉尼港湾大桥等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建筑。

  除了用作观光、演出歌剧、芭蕾舞剧、以及音乐会之外,悉尼歌剧院还是澳大利亚歌剧团、悉尼戏剧团和悉尼交响乐团的所在地。歌剧院由新南威尔士文化部的子机构——歌剧院管委会管理。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

  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可容纳大约2500人。设计的初衷是把这里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它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链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小厅被认为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曾因改造扩建而耗时多年。

  为了给大家更不一样的视角,飞熊徒步走上了旁边的悉尼湾大桥,于是有了以下这几张照片。

  悉尼附近的海域多风,因而在海面上会集了大量的帆船和冲浪爱好者,点点白帆把悉尼港点缀得分外美丽。飞熊后面会专门介绍哦!

  一艘快艇驶过大桥,水面泛起一道白色的浪花……

  一艘仿古帆船从歌剧院面前经过,仿佛一下让时光倒流一百年。



 三、钢筋森林中的终极浪漫——悉尼港

  悉尼港是达令港右邻的一个港口。步行也不过半个小时。我没有想到悉尼港对岸房子拍出来也可以这么有味道。要知道,这些房子不仅户户有海景,而且户户可以看到悉尼歌剧院。

  在飞熊的眼中,终极的浪漫是城市钢筋森林中一个人的浪漫……或一只鸟的浪漫。

  渡船……NND,在悉尼这个地方,连渡船这种最廉价的交通方式都不便宜。从悉尼港到达令港不过10分钟的距离要4个多澳元。从悉尼港到曼尼港(MANLY)要8元多。不过这里有一日通的票是10几澳元。可以在渡轮和汽车上使用。如果你要去两个以上的地方就一定要买一日通的票。

  有时候,表现一个港口,画面中不一定要有海水,有这样一个船坞,一只海鸥足矣。

  悉尼港也有大量高层建筑,也有很古老的小建筑。据说,这里是悉尼最早的移民者的居住地之一。

  悉尼港有意思的地方是买艺的特别多,居然也有很多无聊的人看。

  悉尼港有个游轮停靠的地方。如果你是乘坐游轮到了悉尼,可以在这里停留几天,感受澳州的风味。

  游轮在码头闪闪发光。

 四、徒步探秘悉尼港大桥

  屹立于歌剧院旁的悉尼港湾大桥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座主要桥梁,横跨悉尼港连接悉尼商业中心区与北岸。这座引人注目的桥梁与附近的悉尼歌剧院构成了悉尼最知名的景色之一。直到1967年,悉尼港湾大桥都还是悉尼市中最高的建筑。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也是世界上最宽的长跨距桥梁与最高的钢铁拱桥,悉尼港湾大桥最高处高于海平面139米,同时也是世界上第4长的拱桥。

  飞熊有幸乘船从大桥下面过。而更有趣的事,就是爬上大桥,从大桥上拍摄歌剧院及悉尼港全景。不假思索,飞熊就从悉尼港出发,徒步前往这座世界上最高的拱桥。

  自助游的朋友注意,从悉尼港前往大桥没有一条直路,而是要穿越许多不断上升的小巷,才能到达桥基。不过,不用担心找不到路,一路上都有与上面类似的路牌作指引。

  经过一片草地,一个小孩正在跟海鸥嬉戏。顽皮的小孩用脚去踢海鸥,但笨鸟儿们都不飞走,由此可见这里人与动物和谐到什么程度。

  过了草地,一路上会经过许多旧建筑群。据说,这是悉尼最早的一批移民的居住地。

  通红的旅游大巴穿过这片狭小的街区,一种很局促的感觉。

  一个叫苏珊娜的博物馆是步行去桥墩的必经之地。这大概是最老的移民建筑了,建于1844年。

  这是苏珊娜博物馆的正面。由于时间有限,想去拍照,飞熊又没有进去。哎。

  刚才是64号,现在是60号。这砖房跟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红砖房差不多。

  由于有一点文化背景,大概也是澳洲殖民文化为数不多的文化背景,这一带的观光客很多,因而酒吧云集。

  走上引桥后,会看到这个建筑,像是一堆箱子构成的房子。

  终于上桥了!原来大桥在靠近歌剧院一侧专门开辟一条独立的步行通道,供游客免费观光拍照用。有许多游客与飞熊一样不怕浪费脚力。走完大桥全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

  又长又高的大桥也吸引了不少跑步锻炼者。



 五、文化陈杂的悉尼大街

  今天带你去看看悉尼的大街。首先,由于空气清新,位居高处时真的可以有极目远眺。你一定没看出,飞熊拍上面这张照片时还隔着酒店玻璃吧!

  然而,悉尼大街给飞熊的印象是找不到北……有意思吧!且听飞熊道来。

  走在市中心大街上时,感觉不是那么好。首先的街道没有想像中开阔。四周高耸的建筑给人以压迫感。

  艳阳高照下,那些钢筋森林恍若纽约。

  与许多城市一样,悉尼也有这样一座可以登高远望的塔。不过由于飞熊的宾馆楼层较高,就没有登塔了,省了不少银子,哈哈。

  不过,大街上平淡无奇。一向善于捕捉亮点的飞熊都有点找不到北。

  作为一个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的移民城市,在悉尼街头可以同时看到不同年代、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交错。高高低低完全不相干的楼房被拼在一起,有一点文化杂陈的感觉。

  只是随处可见的教堂,把悉尼和国外许多城市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英联邦的现有成员,澳大利亚有许多地点和建筑都是以女王的名字命名的。这如同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一般

  走进这个维多利亚建筑,(不知道有没有更正式的译名)里面其实是一条有挑空走廊的商业街。这里还能看到些旧时欧洲的气氛,包括这个架了一个城堡的吊钟。

  阳光从走廊上面的玻璃照射而下,一切显得暖暖的。这个时候,是不是该来一杯卡布其诺咖啡?

  商业街的招牌总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十几个、几十个地平行排开。像女王站得笔挺的皇家卫队。

  好喜欢阳光从高高的顶篷投下的影子。

  走出建筑,看到许多卖艺的——不错,真的有许许多多,包括这个跟小沈阳一般穿着苏格兰裤的吹笛者。

  这个乐器大概是澳大利亚土著吹的。声音很古怪,没有韵律。

  既然吹着没什么特色,就得靠化妆了。所以在悉尼街头可以见到许多把自己画得跟鬼一般的山寨土著。目的同样是卖艺。

  有趣的城市雕塑,点缀着悉尼原本风格已十分CONFUSING的街头。

 六、城市中承载幸福和希望的那片海

  悉尼的海很漂亮。天然纯净。因为风浪很大,所以吸引来大量的帆船和滑板爱好者。当飞熊乘渡轮前往MANLY BEACH时,便看到一片被白帆点缀的大海。

  然而正是这些点点白帆,把悉尼的海水跟巴拉望的区别开来。一个还处于蒙昧之中,另一个却置身于高度发达、高度商业化的文明社会。

  有悉尼和巴拉望做榜样,我们有什么理由做不到碧海天蓝?

  渡轮挺贵的。短短20多分钟的船程,往返票要10多澳币,差不多80元人民币左右。要知道,这是渡船哪!本应是天下最廉价的交通工具!寸土寸金的香港维多利亚湾的渡轮都才几港元呢!

  在渡船上,飞熊看到旁边的豪华游艇,想想这游艇的价格又不知是几多呢?

  远远的岸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无敌海景房”,这样密集的豪宅不知道是享受还是忍受。

  乘风破浪的快艇。更多的快艇。这些水面奔跑的铁甲看起来很威风,登上船很拉风,不过跑起来震得PP发痛。

  漂亮的粉红色的帆,叫人眼前一亮。像一片细嫩的粉红莲花瓣,轻盈飘逸。

  水天相接的目光之末漂浮一个白点,仿佛海市蜃楼般飘渺,孤帆远影碧空尽......


  七、白云朵朵,日照蓝山生紫烟

  历史再次证明,跟团游是世界上最无情最无耻最无理取闹的出游方式。

  考虑到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丰富,飞熊决定到郊区一游。由于对悉尼周围的地形并不熟悉,于是主要参考酒店内的旅游宣传广告。看来看去,挑了一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景区,叫蓝山(The Blue Mountain),里面有个著名的景点,叫三姐妹峰 (The Three Sisters)

  本来,飞熊一如既往地想自己去,甚至已经打听好了租车的方式。然而,几个同伴不是好吃懒动,就是兴趣难投。所以飞熊只好自己动身。因为是一个人,加上公务本已起早贪黑,便放弃了自己准备功课然后独自驾车前往的想法。

  没办法,给旅行社打电话,跟了团。

  一日游的收费是大概150多澳币,合700多元。一顿午餐还是另算的钱。这比国内一日游贵出不少。

  更不巧的是,天公不作美。当天是阴间小雨的天气。这样的情形在飞熊在近年的出游中第二次遇到。上一次是在云蒸雾绕中哆哆嗦嗦游了箱根,因为衣服没带够。

  这次轮到蓝山了,同样是衣服没带够——本以为悉尼的夏天应该是3,40度——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只要太阳不露脸温度就可以降到20度甚至以下,这是因为虽然身处海口,悉尼的气温还是深受干燥的澳洲大陆的影响,造成温差特大。来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带齐四季的衣服哦!

  当然,比上次聪明一点的是,飞熊这次向同伴借了件衣服。

  国外的跟团游比国内的好处是没有专门的进店时间,在约定的地点上车,并凑齐一车散客后就直奔主题:蓝山。

  不到1小时就到了。蓝风风景区已是非常商业化。只是天公太不作美。把天上的朵朵白云照清楚了,下面的景物就是灰蒙蒙的一片。这个时候,一台宽动态范围的全幅单反是不是变得很有必要了呢,KAKA。

  这就是蓝山概貌了!那些山脉的断面让飞熊想起了一个地方:美国的大峡谷!唯一的不同是蓝山被冒密的植物覆盖,而科罗拉多大峡谷则是寸草不生。

  而远远望去,山脉的确呈现淡淡的蓝色。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所有覆盖生长着不少桉树,树叶释放的气体聚集在山间,形成一层蓝色的薄雾,蓝山因此得名。

  蓝山最出名的景色之一叫三姐妹峰,此外还有吉诺兰岩洞、温特沃思瀑布、鸟啄石等天然名胜。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土著文化遗产。

  不过,当飞熊亲临现场时,感觉三姐妹峰实在有点令人失望。它偏居于观景点左边的一个遥远的角落。全靠带了长焦镜头才可以照出点特色。

  如果用普通镜头照,可能就是上图这样的效果。这三个小石头,比起中国的四姑娘山、五指山,以及梅里十三峰相比,简直是微巫见巨巫了。

  由于三姐妹峰的可观性实在有限,于是游客们开始寻找周围的其它兴趣点,包括与山寨土著亲切合影留念。

  前面讲过,蓝山总的来讲已经很商业化了。路况不错,不愧为国家公园。不过对飞熊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在中午吃饭的地方,看到几个很奇怪的塑像,相信是对澳洲当地土著形象的刻画。

  可恶的殖民者,他们侵入原住民的生活,夺去了原住民的土地,使他们减少并最终灭绝。如今殖民者们又把他们赤身裸体的形象立在这里吸引旅游者,为殖民者们创造财富。

  从两点钟吃完饭集合上车,接下来的节目更无聊了,司机拉着我们在蓝山里遛起弯来。中间的Tea Break在一个农场停留一会,可以买当地的农产品——当然,这就算是柔性的进店购物了。

  飞熊照例没买啥东西。除了5澳元一小筐的樱桃。平时只在果酱和罐头里吃过这么红的樱桃,今天终于吃上新鲜的啦!味道很香甜,没让飞熊失望。

  很无聊的旅程,飞熊只好坐在车上乱拍。D70很争气,想拍哪儿哪儿清楚。这张照片的感觉与在孟买

  街头追拍飞奔的马车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张小河也不错,隔着灰色玻璃在行驶的大巴里拍的。

  终了,那些在150澳元基础上又加了钱的游客可以在这里乘船从水道回家。而飞熊只能老老实实坐车,听着说澳语的司机讲着些不搞笑的笑话,在昏睡中回到了市区。

  八、性感柔情的曼尼海滩

  悉尼的海滩总的来说都非常出名。可以想像,纯净的海水,蔚蓝的天空。再加上地处南半球,给身处冬天的北半球的人们提供一个严寒之外的渡假选择,它不受到全世界游客的宠爱都不行。

  悉尼最出名的海滩大概应当数邦迪海滩(Bondi Beach),但正是因为太出名,飞熊害怕游客众多,所以在时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前往另一个也非常不错的海滩——曼尼海滩(Manly Beach)

  前面提到过,飞熊乘昂贵的渡轮,从悉尼港前往曼尼海滩,大约每20分钟就有一班船前往,一直到很晚都有。船的行驶时间也是不到半个小时而已。

  一下了船,便看到一个已经规划发展得很好的海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走出喧闹的码头,发现这里的林林种种海鸟跟人一样多。白色的海鸥见多了,这种黑色的不知叫啥。

  凡是可以歇脚的柱头上都有鸟,可见鸟儿之多。曼尼海滩究竟是人们的还是鸟儿的哦?

  在港口边的海岸,水很清透,上面游着海鸟,下面游着鱼儿。岸边还坐着欣赏美景的人,相映成趣。

  不得不佩服澳洲的自然资源保护得很好。这海水纯净得跟巴拉望真有一比。虽然我们知道远离人烟的巴拉望理论上一定比这儿干净得多,但至少在视觉上两个景点的纯净竟高度相似。

  白船点点与比悉尼市区更有风格的水岸建筑构成了一道唯美的风景。

  Chinese cuisine is EVERYWHERE!

  从码头往里面走,会看到这个还算有点特色的建筑,是Manly Municipal council,即曼尼的市议会。

  然后会经过这个教堂。

  接着,飞熊看到一群像小沈阳一样穿着苏格兰裙的进行鼓乐表演。

  快到海滩边时,人开始多了起来。终于来到曼尼海滩了。

  在抓拍下这张压题图照时,飞熊忽然感动得不行。世界上浪漫的事可能有千种万种。但是,陪着爱人手牵手去看海,始终是最浪漫的。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亦如此。

  你有没有带你心爱的人去看过海?飞熊有过哦,哈哈哈。

  飞熊是考虑到邦迪海滩 (Bondi Beach)人太多,才特地取道曼尼海滩的(Manly Beach),然而没想到这里的人……

  前一天,飞熊去蓝山风景区,看了那儿的三姐妹峰(The Three Sisters),今天,飞熊拍到了曼尼海滩版的三姐妹。

  较为有趣的是,在曼尼海滩竖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危险,浪大,并有禁止游泳的标记。

  然而下水的绝不止一个两个人。当然,以冲浪的人居多。难道冲浪就不算游泳吗?还是游客们对禁令熟视无睹?而监管人员为了旅游业而对危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居然见到两根长长的管子把城里的生活用水直排大海。看来想要海水呈现什么颜色一切都是由人类掌控。而悉尼的控制还是算很不错的。

 九、袋鼠、考拉、鹦鹉、小企鹅的家园——悉尼野生动物园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极为丰富,包括从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热带的雨林,为全球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许多生物是当地独有,包括85%的被子植物、84%地哺乳类动物、45%的鸟类,和近岸89%的温带鱼。原因是澳大利亚大陆较古老、地理上长期孤立,导致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诸如狮子、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没有入侵,且气候极端多变,正如此,性情温和的袋鼠,醉生梦死的考拉才得以生存。

  既然旅游是澳洲的支柱产业,所以唯利是图的澳洲商人们把野生动物园开到了悉尼繁华的市中心——达令港附近。

  成人门票约为150元人民币一张,怎么跟国内的旅游景点一样抢人啊!当然,经营有方的他们推出了许多种“优惠”:比如1个大人加两个小孩只要250元人民币,而两个大人加一个小孩是三百元多一点等等。而飞熊在悉尼机场的免费旅游指南上也提供了大约8折的折扣券。

  在动物园里最受欢迎的当然是袋鼠和考拉了。

  前面提到,与世隔绝的澳洲大陆是相对原始的有袋类动物的天堂。只是,人类的活动正在加速其中许多物种的灭绝。

  不过,飞熊觉得,在市中心这么巴掌大一个地方,在虚拟的环境中放上几支袋鼠,真是限制了它们的个性和自由。

  记住,庞大的袋鼠之所以可以保持站立的姿势,是因为它强有力的第三支脚——尾巴,呵呵。

  温和的性情可能是袋鼠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一只小袋鼠。感觉不到一岁的样子。

  袋鼠居然和鸟儿共存。

  袋鼠也分许多种。这一种身形很小。

  考拉来也!虽然这家“野生”动物园的招牌项目是与考拉共进早餐。但是那个可以与考拉直接互动的时段是很短的,而且要另外收费。时间不巧或是不愿花钱,就只能远远拍拍照了。

  憨态可居的考拉所受的关注可能不亚于熊猫吧?

  与袋鼠一样,考拉是靠育儿袋来抚养下一代的。瞧,小家伙探脑袋出来了!

  哈哈,趁考拉妈妈爬树的时机,飞熊抓到了小家伙的近镜头,不容易啊!平时考拉妈妈把儿子护得可紧了。

  永远是懒洋洋的考拉——据说这是因为考拉喜食的桉树叶中含有一种麻醉物质,让考拉常年处于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若不是澳洲大陆得天独厚的温床,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早已成猛兽的盘中餐了吧?!

  刚出动物园,看到路边两支海鸥在向人讨吃的。原来人跟鸟的距离其实可以这么近的。设计台词:啊,原来人烤的蛋鞑这么好吃的啊……

  当然,蓝山一日游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上午路过的这个Featherdale Wildlife Park还是很不错的。作为一个野生动物园,它提供了一个人与动物亲密互动的机会。而不是像达令港那个只能让你隔着玻璃远望。

  不过,飞熊之所以痛恨一日跟团游的原因是在这个可爱的动物园里只能停留不到40分钟。而下午却被司机拉着在蓝山里转了三个小时不知所终。其原因是在蓝山里的游览有几个固定项目,为了最大化利用旅游车的效率,无论你在一日游中选一个或几个游览项目,其每个项目的参观时间都是固定的以便与别的游客拼车。这样,就算飞熊选择了较少旅游项目,也不能在每个项目上多停留些时间,同时在没选项目的那些时间段,就被司机拉着在蓝山里兜圈玩了。

  一个很古朴的门。票也不贵,好像是20元。

  这个动物园座落在市郊。如果自助游建议租车前往。悉尼租车不贵且带完善的GPS,找路不是问题。唯一的挑战是敢不敢挑战靠左行的车行规则。

  在公园门口,一个慈祥的老头抱着可爱的小袋鼠,任游客轻抚和合影。当然,这都是免费的。

  这当然是小朋友的最爱。飞熊也上前摸了摸可爱的小袋鼠。想来袋鼠生在澳州真幸运。这么温驯的动物如果生在其它任何的大洲都活不下来。

  刚进动物园,就看到这一家。它们生活在一个半封闭的“家”里。有一个篷,有一个开放的院坝,有一个围墙,但同时有一扇门,如果愿意,他们可以到外面来活动。

  这支调皮的小家伙就跑了出来,到了人行道上。这位阿姨不禁停下脚步来与小家伙亲近。

  小朋友当然更加喜欢。不过,大家的动作都很轻,以回报这些温驯的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就这样靠一批批礼貌的游客慢慢地建立起来了。

  再往后面走,有个很开阔的场地,可以与许多袋鼠互动。

  在这里,每支袋鼠都是台上的模特,相机捕捉的焦点。

  在这个野生动物园里,还有许多鸟儿,尤其是鹦鹉居多。最令飞熊感兴趣的当然是压题图这种红嘴、绿背、黄身、紫胸的小鸟,叫Gouldian Finch,中文名叫格尔丹雀,又称胡锦鸟,又俗称七彩文鸟。

  胡锦鸟由于色彩鲜艳,所以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虽然是世界著名的宠物鸟,但在原产地是濒危物种,据统计现存野生数量不足2,500只。

  而飞熊对这种鸟的认识,则与大多数电脑爱好者一样,是从电脑显示器ViewSonic的商标上看到的,胡锦鸟如此艳丽的毛色,显示器的活广告。正是它让飞熊买了VIEWSONIC的22寸屏显。

  这只以红、紫为色调的鹦鹉叫Eclectus Parrot, 中译折衷鹦鹉,又名红胁绿鹦鹉,是鹦鹉科中的一种,属于留鸟。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低地森林当中。

  折衷鹦鹉雌雄的身体颜色非常不同。雄鸟为翠绿色,翼下和两肩呈猩红色;雌鸟是深红色,腹部带蓝紫色。

  Pelican, 鹈鹕科(学名Pelecan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属于鸟纲鹈形目。鹈鹕科下只有一个属鹈鹕属(Pelecanus),包括8种。鹈鹕是分布在除南极以外所有大陆的大型水鸟,最明显的特征是嘴下带有一个喉囊,可以自由伸缩,是储存食物的地方。

  Crimson Rosella,有人译为深红玫瑰鹦鹉。生活在澳洲东南部,并被带到新西兰等地。常见于山地的森林和花园。

  Australian King Parrot 澳皇鹦鹉。公母的颜色有些许不同。在澳州东南部,生活在潮湿茂密的森林里。

  Pink Cockatoo,米切氏凤头鹦鹉,学名Lophocroa leadbeateri,又称酋长凤头鹦鹉。分布在澳大利亚内部省份。与其他类型的凤头鹦鹉相比,该种不够活泼,不易学会各种技巧。成年后可能会具有攻击性。凤冠很漂亮。

  真是美不胜收。不知道大自然中还剩下多少只呢?我们是不是希望将来只能在动物园里见到它们呢,还是渴望见到它们在自然界,在我们的身边和天空下飞翔?

  除了袋鼠和鸟类之外,飞熊在这个动物园里还看到了许多叫得出名和叫不出来名字的动物。想来在旅游时从不进动物园的飞熊在澳州所做出的是正确选择。因为就像前面提到的,在洞澳洲大多数陆生生物,相当一部分的鸟类和鱼类都是澳洲独有的。不看看真可惜8小时的航程了。

  这只爬行动物据说叫变色龙。它比看起来温驯很多,以至于飞熊也把它放在手臂上照了张相。

  走过一个小池塘,眼前一亮,好可爱的小企鹅啊!

  这种企鹅的品种就叫“小企鹅”(Little Penguin,学名:Spheniscus magellanicus),又叫小蓝企鹅,蓝企鹅、神仙企鹅、仙企鹅、小鳍脚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小的物种,有别于其他常见企鹅,它们有一身蓝色的羽毛,因此被称作小蓝企鹅。它们出没于南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海岸,有人亦曾在智利见过它们的踪迹。

  小企鹅啊小企鹅,等飞熊凑够了旅费就去南极拍你哥去。

  天气太热,怎么看企鹅都像鸭子。

  这玩意认识不?飞熊一开始以为是土拔鼠,结果一查,不是鼠,是熊。

  它的名字叫 Common Wombat。袋熊属(塔斯马尼亚袋熊),哺乳纲的一属,属于树袋熊科、袋鼠目,而与袋熊属(塔斯马尼亚袋熊)同科的动物尚有树袋熊属。

  它的生活圈散布在较为凉爽与水源充足的澳洲东部和南部。

  这是在Featherdale野生动物园里看到的最雷人的动物……明明是家养的猪嘛……怎么进了动物园……不过想想猪也是动物啊!是不是野化了的家猪呢?原始人类花好几千万年驯化的猪又被放归自然了,真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12 15:03 , Processed in 0.12251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