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学子在湖北馆"重现"稀世编钟互动版曾侯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6 23:2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的稀世珍宝,出土的32年里只被演奏过3次。而今天,在世博园的湖北馆内,游客却可以在一面神奇的“玻璃”上自己演奏这套“编钟”―――玻璃上投影着缩小版的编钟影像,只需以手掌轻触镜面,就能奏出相应的曼妙钟声。这个互动项目有个同样美丽的名字:金声玉振。

  将荆楚古韵“搬”进世博园,其技术实现者,就是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李健和伙伴们。对这位大三时就开始自主创业的小伙子来说,世博订单是自己的“第一桶金”,“因为它不仅带来了数十万元的收益,更是今后发展新起点”。

  “初出茅庐”捧回大奖

  说起小李的团队与世博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美新杯全国传感器应用大赛”。当时,他就琢磨着设计出一个能进入世博的产品,最终的研发成果是个神奇的地球仪:球面上的某个国家转动到参观者面前时,电脑就会自动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进行讲解。“准备比赛的时间很漫长,前后用了将近1年。常常一两个数据,就要反复多次调试。”小李团队凭借这座地球仪,捧回了这次比赛的一等奖。

  短短4个月后,他们又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聚劲杯创业计划大赛中折桂,还获得了挑战杯上海特等奖、光华自立奖特等奖等多项殊荣。1年内,李健的团队申请到了“曲面多点触摸技术”等7项专利。

  “世博订单”一波三折

  小李的团队名声渐起。今年年初,一个好消息不期而至―――世博会湖北馆参展方找到了他们,希望能合作“金声玉振”和“心水相连”项目。大家又惊又喜,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世博舞台上大展身手。

  但具体洽谈的第一天,小李就受了挫:眉飞色舞地解释了1个多小时的技术细节,对方却只问了一句话:“你们如何在技术中体现出我要的主题?”几个理科生平时从未想到过什么文绉绉的“主题”,个个傻了眼。

  为了拿到项目,他们在沟通上下了苦功:“我们总共和客户‘谈判’了近60次,还努力向同行学习谈判技巧。虽然‘屡战屡败’,但每次都有进步。”双方从年初一直谈到了4月份,才达成一致。看着手中梦寐以求的订单,小伙子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施工遭遇“欲哭无泪”

  拿到订单远不是结束。“金声玉振”和“心水相连”的每一个精密装置,都需要李健他们自己动手搭建。团队所有人拿起电钻、锤子,一头扎进了湖北馆,每天一干就是12个小时。

  “心水相连”由五块感应玻璃排列成一个环状的空间,观众分别用手触摸后,这些玻璃会连通起来,映现出鱼儿水中悠游及桃花水母绽放的美景。这个项目要搭建200多个感应器,李健和伙伴们就一个个地调校,常常通宵不眠。

  “金声玉振”需要放置校准装置,摆放位置都要通过精密计算,分毫都不能有差。有一次,他们好不容易搭了4个多小时,快接近完成了,却被不知情的工人嫌“碍着地方”,又给拆下来了。小伙子们第二天到场一看,“真是欲哭无泪”……

  虽然洒下无数汗水,但“看着这些精美的作品一天天成形,多累都不觉得苦”。经过1个多月的苦干,“金声玉振”和“心水相连”终于搭建调试成功,世博开幕后也成为了人气颇高的展项,深受观众青睐。

  “看到游客对我们的作品惊叹不已时,真想上前去告诉他,这是我们做的!”完成“世博订单”,不仅仅意味成就感,小李和其他4位同学创建的复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因为这“第一桶金”蒸蒸日上。“已经有5家大企业成了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还有数家正在洽谈。有了世博的高起点,我们未来一定能越飞越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1 14:43 , Processed in 0.07228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