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体物理学期刊:科学家目睹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12:2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家目睹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


作者:林达成等 来源:《天体物理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1-8-17 9:39:17


科学家目睹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8月8日报道,悉尼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小组称,他们观测到了每个星系1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的罕见事件:一颗恒星由于过于接近超大质量黑洞的边缘而被“撕碎”。相关论文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

作为悉尼大学物理系航空研究委员会的博士后研究员,肖恩·法雷尔博士表示,首次观测源自2006年,观测设备为欧空局(ESA)的XMM-牛顿X射线望远镜。这颗恒星是由此项研究的领导者林达成(音译)博士最初发现的,他观测到了明亮的闪光。

一年后,林达成博士再次进行了观测。对比初始时的闪光亮度,此时亮度又有了明显提升。他随后对1992年开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一区域并没有X射线源的痕迹。

2011年2月,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雨燕”(SWIFT)X射线望远镜,林达成博士再次观测了该区域,并发现闪耀的亮度已经明显减弱。这时研究团队才知道他们见证了十分惊人的一幕:这是在500万光年之外,一颗恒星因过于靠近超大质量黑洞而被“扯破”的信号。

法雷尔说:“林达成博士的研究增大了我们遇见稀有极端事件的可能性。我们十分幸运,望远镜碰巧把这一活动尽收眼底。”

虽然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的理论就预言了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却少得可怜。“我们知道它们存在于星系的中心,具有三个已知的特性:质量、自旋和电荷。前两个特性相对易于判断,而第三个则很难确定。”法雷尔说,“我们知道一旦物体被吸入超大质量黑洞,就将永远消失于我们的视线。因此目睹了这一罕见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异常难得的机会,可以研究当恒星十分接近超大质量黑洞的边缘时,它将会怎样。这一观测对于测试地心引力理论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超大质量黑洞的成长或‘喂养’方式。”

黑洞对于星系的形成和进化十分重要,其对星系的影响对于气体、恒星和行星等都有巨大作用。通过研究黑洞的边界,科学家能获得有关这一极端物体的关键知识,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张巍巍)

更多阅读

《天体物理学期刊》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iopscience.iop.org/0004-637X/738/1/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8-4 18:26 , Processed in 0.07524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