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海口普通人的文化世界 感受另一个海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0 15:4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文化大棒横行的时代,很多时候人们并不齿于谈“文化”。

  同样是在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五星级酒店、免税购物店等外来词更容易流行、吃香,成为热门口头禅以及报告用语。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整个海南省旅游业,三亚“一家独大”。海口只是三亚的一个中转站,并不是传统旅游目的地。关于岛屿、阳光、沙滩的度假文化被放大,海南成为继东南亚列岛之后,另一被国民“神化”的海岛度假胜地。海滩度假资源当然不如三亚,但海口却保留着最地道的海南本土生态文化,这在岛民性格与岛屿习俗的形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次,阳光、沙滩、星级度假村、名牌购物免税商店都不是我们要阐述的重点,我们把镜头转向最习以为常的海口地域民间文化,记录活生生的“另一个海南”。


海南

  海口是多元的。

  这里有虚无缥缈的英雄梦,也有赤裸裸的淘金生意经。夹杂着热带海洋气味的空气在这里记录过两个异乡男人的一天:早上,他们找一处人声鼎沸的大排档喝一杯老爸茶,在起风的午后,到海南大学瞎逛,然后在旁边的咖啡屋继续喝红枣茶,不喝酒,并赶在夜雾降临之时来到“国贸地带”,悄无声息地没入声色犬马的海口夜生活。

  奔放的生活气息与特别的地域文化在这里争相交错。这一次在休闲玩乐之后,我们以“民间海口”的旁观者,探访“海口三部曲”:琼剧、椰雕、火山灰古村落(美孝村),以此带你进入一个关于海口普通人的地域文化世界。


海口人民公园的琼剧表演

  海口标签

  标签:琼剧

  人民公园有人在唱琼剧

  起个大早去海口人民公园,并不是专门为了去看琼剧。

  是奔公仔戏去的。听说每个周末的早上,公园都有公仔戏表演,但抵达的时候,却扑了个空。正当我们准备离开之时,远处传来阵阵戏曲声,年轻的当地人小涂(化名)兴奋地说:“应该是换地方了。”

  顺着声音寻去,几个中年人,唱的、弹的……男男女女欢聚一台,如果不是从声音上辨别,远远观摩,还以为是公园里跳迪斯科的。因为表演的人都像临时上阵,没换服装。这不是公仔戏,而是唱琼剧的。围观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只一会儿功夫,人越来越多,有站着看的,也有自己搬来凳子坐着看的。

  用海口当地人的话说,在全国各地,可以看到这种自发凑在一起演传统戏剧的并不少,但能坚持下来几年一直不散场的却不多,海口人民公园的琼剧演出就是其中之一。

  吴老太家住公园附近,已经七十多岁的她完全听不懂外地话,经旁人翻译得知,每个周末早上她都会盛装出行,到公园看琼剧表演,她甚至有了固定的座位,因为很多人都会把靠前的位置留给她。



  少年琼剧艺术团的父女兵

  公园里“搭台唱戏”的不止一处地方。与吴老太搭讪的时候,在五十米不到的公园一角,也传来热闹的喝彩声:黄剑和他的少年琼剧艺术团正在登台献艺。

  只有一张剧幕撑起的一个舞台,后台就设置在旁边:一张祠堂式的小饭桌,上面放着简陋的调音设备。这一天,戴着太阳帽的黄剑还带来了自己10多岁的女儿,父女轮流上场,同台唱戏。当我钻进观众席时,周围投来了奇怪的目光,老戏迷们纷纷对出现一个青年听众表示惊讶。

  “我们本地年轻人都不会想着要来听琼剧的,因为不一定听得懂。”小涂笑呵呵地说。跟他不同,作为一个异乡人,我却怀念这种露天表演,从不喜欢在金光闪闪的现代剧院看戏曲表演,或许这跟童年情结有关。小时候,初一十五经常有外地剧团进村,鞭炮声过后,我就会跟奶奶带着自家席子去村口处看戏。

  如今虽然听不懂琼剧,但黄剑与他女儿的唱腔却勾起了我对童年往事的回想。阳光透过公园的大树,落在红色的剧幕上,我仿佛听到搬个小板凳穿村走巷的脚步声,看到晚饭后的夏天,村庄晒谷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

  休息时间,黄剑告诉我:每个周末,不出意外,他都会带孩子们到公园免费演出。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练练声,一方面又能让老戏迷们过过瘾。观众席上,一位穿着花衣服的老奶奶用本地话在一边感慨:公园里的戏迷特别多,如果没有这些免费露天演出,我们这些老人都会突然没有了精神寄托。

  在她感慨的背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永不散场的乡亲情。


海南椰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标签:椰雕

  “我的隔壁住着年轻椰雕匠”

  这些年接触到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这也让我轻而易举地形成一个错觉:传人们要不白发苍苍,要不就将近踏上发福的中年之路。所以当吴名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一度把他错认为不务正业的青年小流氓。

  一件花色衬衫,加上不修边幅的头发,完全看不出他已经三十好几,更看不出他就是椰雕传人。传说他自幼好奇心强,痴迷美术工艺。在读初一时,就经常跑去附近专门从事椰雕工艺品生产的工厂“偷师学艺”,后来阴差阳错被椰雕老艺人文传述先生收为关门徒弟。说起这些陈年旧事,吴名驹把一切归结为缘分。

  作为海南最年轻的民间椰雕大师,他看上去却更像一个略带腼腆的大男孩。他家住保明村,与老师傅文传述先生的富道村相邻。在吴名驹家里,摆放着很多他的个人椰雕作品,书架上则是满满的美术工具书,除此,还有很多励志、心灵鸡汤书籍。作为旁人,大概可以想象出他的少年轨迹和他的从艺之路:除了从事雕刻,他还自修了绘画和音乐。在家里最顶楼的小工作室里,仍然摆放着录音器、D J音乐键盘、乐谱等设备。

  如今,吴名驹的很多作品被国内外政企商务人士收藏,他还有很多可以向他的弟子后辈们“吹嘘”的牛事:比如受邀请参与制作海南省人民政府为庆祝97回归赠送港府的礼品———大型贝雕;还代表海南非遗项目(椰雕)参加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在宝刚大舞台进行现场展演;被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海南椰雕培训班邀请为培训班作为主讲老师等。

  但在他看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把椰雕当做养家糊口的活。这门技术活必须铁下心,静静沉下去,因为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雕出一件好作品。所以曾经有过几年时间,吴名驹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的边缘。当自己耗费心血创作的作品被市场拒之门外时,他也曾想过放弃,转行算了。

  在海口一医院从事医护工作的兰兰,也家住保明村,她这样描述这个酷酷的椰雕大师:我们村很多人都知道他,我很高兴我的隔壁不远处就住着年轻的椰雕匠,而且他是村里很多小孩的偶像。


美孝村的村民在给祠堂的神像着色

  标签:火山石古村落

  保存完好而隐秘的美孝村

  海口很多本地人都知道荣堂村,却不知道美孝村。

  由于交通休整,我们经过几番周折才进村。恰逢中午,村里人并不多,当地人小木正带着几个年轻人在村子的祠堂给全村的神像着色。在小木看来,这只是每年村里的例行公事:快年底了,村里有很多节日拜祭活动,必须在活动之前给这些大小神明“穿新装”,有时候,还要重新动工,用上他的木雕绝活。


  祠堂前热闹的围观场景让我以为一下到了村子的腹地。经当地人指引才知道,美孝村现在分为两部分。我们刚开始抵达的是新村,再往里走,穿过用火山石筑成的拱门,才是旧村:一排排火山石房屋错落有致地呈现在眼前,有大有小,有的屋子用的火山石经过精工细琢,有的却略显粗糙。火山石堆砌的屋子都不太高,又比较密集,远远望去,都是黑灰灰的一个色调。走进去,仿佛走入一个大大的迷宫,那情景与大多红色革命电影里“鬼子进村,游击队打游击”颇为相似。


美孝村里快乐的孩子

  把其中的大多数火山石头房单独拎出一个看,都毫不起眼。但简陋的火山石房屋确实大有学问,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村里的一般人家用的火山石都是无规则的,但垒起来的墙透光性强,通风良好,也十分坚实。几百年过去了,石头屋子都可以安然无恙。当时有钱或者是有势的人用的火山石则大多通过加工,大小几乎一样,当地人叫“四面光”,在遗留下来的富人家里,现在还可以在屋顶看到一些雕刻。

  在旧村晃悠了大半个小时,都没有找到一户住人的人家。听说如今旧村已经很少人住,几年前村民们都搬到新村的新屋居住,祖宗们留下来的火山石房子多用来养牲口以及祭祖。但旧村仍然保留着生活的气味,放在屋檐下的一排排大水缸就是最好的见证。作为火山石古村落,美孝村可以说常年缺水,饮用水多靠天下雨,所以“水贵如油”。在当地还流传一句顺口溜:“不嫁金,不嫁银,数数檐下缸多就成亲”。

  事实上,海口遗存下来的火山石古村落不少,但是能相对完整、成片保存的却不多,美孝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相比其他古村落,几乎没有怎么开发,村民才刚刚搬离旧村不久,可以说是海口保存最久、最大的火山石古村。


吴名驹作品(未完工)

  标签地理

  琼剧有良好民间气氛

  也称海南戏,是海南人和海外琼侨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琼剧形成于明末,受粤剧、潮剧等的影响,主要由闽南语系为主的梨园戏演变而来。琼剧在海口当地有非常好的民间气氛,多数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爱琼剧,戏迷票友经常会聚集在海口人民公园、琼山区三角公园自演自唱。


吴名驹是海南最年轻的民间椰雕大师

  椰雕有“天南贡品”美誉

  主要是利用椰壳为原材料精工制作成具有地方代表的艺术品,因旧时官吏常以它进贡朝廷而获“天南贡品”之美誉。椰壳消毒避瘴,制成日用品至少有1100百多年历史,在海南民间也一直是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如今椰雕已经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还特指富道村椰雕。



吴名驹作品

  木雕之乡美孝村

  海口火山石古村落之一,位于秀英区永兴镇。作为永兴镇的一个自然村,人口1000多人,地处羊山腹地,枯干树木资源丰富。美孝村的先民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雕塑的技艺,至今依然保留的有造屋横梁的“鹰哥鼻”、“堂屋公祖花帘”及龙太椅、家居坐椅等。该村分为新村和旧村,为了方便村民生活和保存原来的火山石村落原貌,大多数原住民已经搬到新村居住。



宁静的乡村生活

  出行攻略

  在火山口公园以看火山的名义吃美食

  到海口,还可以看火山的名义吃美食。火山口公园的农家菜非常特别,白切羊肉和绿豆腐都比别的地方更地道。此外,因为海拔高,这里还是远眺整个海口市的最佳观赏点。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 .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死火山口群。其中最大者海拔222 .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火山口公园位于海口市琼山区西部石山镇,离海口闹市区约20公里。



美孝村里火山石随处可见

  如何自驾去美孝村?

  如果从永兴镇政府办公楼出发,可以走海榆中线,往南行驶300多米,看见一所不上规模的幼儿园后左拐进入一条3米多宽的水泥路。往里行驶约100米,见一大树和一个分叉路口,往左拐上300多米长的水泥路,然后右拐上沥青路行走大约1200米,就可以看到印有“美孝村”三个鲜红大字的石柱。

  消费陷阱?

  在海口旅行消费,有些陷阱也要小心。特别要指出的是,建议别在三四星级的酒店吃饭消费,其大多与五星级酒店的消费价格比肩,性价比比较低,同样的服务可能比在酒店外高出两三倍。另外有些景点的收费也要注意,最典型的是荣堂村,收取“入门费”的有很多人,除了“入门费”,还有“带路费”,这种收费现象非常普遍,也非常杂乱。

  特别提醒

  交通

  海口的交通比较混乱。大路上还好,市区小道自驾及行走都需要特别小心。尽管已经禁摩,但是还有很多机动自行车,红绿灯与人行道有时候形同虚设,不按规则上路的交通现象在当地还有很多。

  独自出行

  作为游客,建议夜里不要独自出行。独自出行身上也别带太多现金,特别在公园等偏僻地带。

  采写:南都记者陈坚盈

  摄影:南都记者黄集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26 11:55 , Processed in 0.14530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