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为Science审稿说开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2 12:3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为Science审稿说开去

2012-6-8 15:49

关键词:Science ,论文,评审, 

刘亮明

日前接收到 Science一位副主编的邮件,邀我为其Review一篇有关斑岩成矿系统流体动力学计算模拟方面的稿件。颇感意外,因为我从来没有向Science投过稿,更不要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了,自认还达不到那个层次。当然,也甚为高兴,这篇文稿的内容就是近年来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我也在Tectonophysics 、Ore Geology Review 和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等期刊以及SGA、WCCM和Geofluids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过一系列有关浅成岩体成矿动力学计算模拟方面的成果,算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为Science审稿,要求在两周内完成,其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我还是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其主要原因还是Science在学术人中的崇高地位和信誉。
我曾推辞过为国内某期刊的审稿,其理由是太忙和研究领域不熟悉。这其实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我曾经为该期刊多次审稿,有一次发现我审稿后,我的意见一点都没有被采纳,稿件原封不动地登了出来,一篇典型的Rubbish,编辑部也没给我任何答复。原来是权力和关系在起作用。类似情况在为国际期刊的审稿时从来没有发生过。
年初曾接到多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函审材料,我都非常认真地阅读了所有附件材料,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非常奇怪的是,有人竟然在我还没有收到材料之前就托人将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尽管我并不认识他。有点可怕。
  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恐怕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管理部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6 00:40 , Processed in 0.07505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