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细菌基因图问世(图)
2012年06月15日03:02
这是分布在人体肠内的粪肠球菌
据英国《自然》(世界最早最权威学术杂志之一)报道,经过5年艰辛努力,几百名美国科学家最终成功绘制首张人体细菌基因图。该项目试图发现人体内所有无形、自生的细菌,科学家表示这将使人类更健康。
在进行严格的身体测试后,科学家招募了年龄在18到40岁间的几百位志愿者,即使牙龈有病都被排除在外,并从其各部位搜集组织样本主要是嘴巴、鼻子、皮肤表层、私处以及排泄物等。发现即使在最健康的人群中也能找到这些细菌,健康人体内竟存活超过100万亿个细菌,细菌基因更高达800万种,细菌细胞数几乎是人体细胞数的10倍。但细菌质量极轻,只占体重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这就意味着一个200磅(约90公斤)的人可能有6磅(约3公斤)重的细菌。
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比恩称,该基因图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该图揭示出不同细菌在体内各司其职。其中一些对保持健康、人体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肠道的细菌能够帮助人们消化特定的蛋白质和脂肪。它们也能够生产有益的化合物,比如,抗击炎症的化学物质。他还指出,并非是相同的核心细菌才能执行同种功能,很多的细菌都能完成相同的作用。
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胡汀霍尔称,该基因图还能向人们揭示疾病发生时细菌排序的改变。该项目的负责人普洛科特称这一意义在于:“可通过改变体内细菌群使身体变得更健康。”体内染疾时,可服用能够杀死该细菌的抗生素,进行自我调节。
另外,该图还揭示细菌根据人生活的地方、饮食以及其他因素,发生改变。阴道的细菌在怀孕时也可能发生变化,这是为了给婴儿一个尽可能健康的生育途径,因为婴儿吸收的第一种细菌取决于他们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本报综合报道付启梦
探究
细菌乘着吃喝物进入体内
美国基因学专家在研究了人体内几百种不同细菌的DNA后证明,刚出生的婴儿,其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在出生后几个小时,随着吃奶、喝水等,一些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安家落户”。此后,“移民”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王国”。
最初的“殖民战争”决定了每个人体内细菌的类型,有的是“常住居民”,有的则属于“流动人口”。细菌也有自己的“语言”,喜欢群居,一般同一种细菌聚集在一起,既交友也树敌。如果将人体内的细菌逐个头尾相接,其长度可绕地球2周还多,仅人类消化道就含有将近2.04公斤细菌。
益处
人类粪便可转化为火箭燃料
研究发现,每个人所携带的细菌种类各有不同,被视为人体虚拟器官,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正常的菌群。比如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能保护人体不受病原体感染,用人体自身细胞不能产生的酶,合成我们所需要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等,比如氨基酸。
除熊猫粪便外,人类的粪便也是可以转化为燃料的。在厌氧氨氧化布罗卡德氏菌的帮助下,人类的粪便也可以转化为肼,这种物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可用来生产火箭燃料。在这一过程中,细菌消耗氨,产生肼。
危害
细菌曾将人类推向灭绝边缘
日前,科学家发现曾使人类遭受重大打击的细菌疾病病因,即某种细菌改变了人体内的两种免疫系统基因。通过对这两种基因的研究,研究人员对人类进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大约10万年前,人类曾处于灭绝的边缘。在非洲,人类数量开始低于1万。但是,在随后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却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繁衍。新的遗传证据显示,促使人类进入瓶颈期的是一种大规模流行病,这种病症由细菌引起。这种细菌会影响两种免疫系统基因,让它们转而与人体互斥。但是,战胜这种细菌的方法十分简单:除掉“背叛”人类的这些基因。
案例
研究称男人越多细菌越多
据美国《星岛日报》7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男性办公室比女性办公室受到更多口腔、呼吸道、皮肤及肠道细菌污染。而罪魁祸首可能是男性体型较大及更不卫生。
研究显示,在一座办公大楼内,每立方米空气中便挤满约10亿个细菌。
研究由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与亚利桑那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和环境科学家合作完成,报告刊登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研究发现办公室内细菌最多的地方是座椅和电话,有不同数量种类的口腔、呼吸道和肠道细菌。键盘、桌面和鼠标则较清洁。 据新华社、中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