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刑侦学专家对比研究周克华与张君:周克华更狡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8 09:4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刑侦学专家对比研究周克华与张君:周克华更狡猾

2012年08月16日 10:58:05

来源: 华龙网

  12-8月14日早晨,多地作案、流窜8年、背负10条人命的周克华在沙坪坝童家桥附近被我市(重庆)民警击毙。这名悍匪制造的社会冲击波,让人不得不联想到12年前落网的“中国第一悍匪”张君。两名悍匪共同具备的凶残本性,以及他们都在重庆“栽水”的共同结局,也同样说明了在中国,在重庆这座英雄之城,任你匪徒再凶残、再狡猾,也终究逃不出恢恢法网。昨天,记者邀请西南政法大学的刑侦学专家,根据迄今为止媒体披露的案情,对周克华与张君做了对比研究。

  成长

  家庭背景:

  两人都出生于重组家庭

  张君:1966年8月5日,张君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福乡花林村一个贫穷农户家中,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张君是最小的一个儿子,姐姐哥哥与张君同母异父,所以他们姓薛,张君则姓张,张君是张家的独苗。

  周克华:1970年2月6日出生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二塘村,同样出生于重组家庭,其母亲陈世珍与其父周正喜结婚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两人在婚后一年生下周克华。

  成长个性:

  张君爱打架周克华内向

  张君:由于家穷,到高中一年级张君就辍学了,没事干张君就开始打架,渐渐地在当地竟有了点“名气”。当时,张君最爱看电影《少林寺》,最爱练武。1983年张君因打架斗殴被送少管所,那时张君17岁。

  周克华:性格内向的周克华小学成绩不好,爱看武侠和侦探类书籍。1985年,15岁的周克华外出打工,此时的他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早熟。公开资料显示,15岁时,他曾因调戏妇女被派出所治安拘留14天。

  专家点评

  极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传强分析,张君与周克华的作案手法都相当残忍,两人的反社会意识非常强烈,行为令人发指。通过材料分析,张君与周克华作案时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是取决于两人的性格与人生观。从材料上来看,张君是一名性格外向、非常张狂的人,而周克华则是性格内敛,独来独往的人,这样的性格差异导致了两人的犯罪行为存在差异。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授管光承也指出,两人残暴作案应该与他们童年成长有关。周克华和张君少年时都经历过坎坷,且家境冷漠,导致内心空虚,自认为受到不公正待遇,因而产生了对社会的反感和偏见。且他们文化水平不高,都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加之爱看枪战侦探片子,极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导致他们想通过这种残暴的抢劫方式来不劳而获,报复社会。

  情感

  感情生活:

  都离过婚有情妇或女友

  张君:1987年,张君和一名叫肖月娥的农村女子结婚,先后有了两个儿子,婚姻与家庭都没能拴住张君。结婚第二年,因为打架伤人,张君被判刑6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的肖月娥,于1993年同尚在狱中服刑的张君离婚。之后张君以“龙海力”的身份证与涪陵女子杨明燕登记结婚,并先后与秦直碧、全鸿燕、严敏、陈乐等女子有染。而张君的这些情妇,很多都成为张君的同谋,其中秦直碧、全鸿燕等甚至直接参与作案。

  周克华:26岁结婚,后离异。育有一子,现已13岁。据报道,离婚后,周克华与前妻徐某仍有联系,在2011年8月,前妻徐某因病动手术,周克华还扶过前妻去换药。另据报道,周克华还与一神秘女友保持着密切联系,直到他被击毙。

  罪恶梦想:

  都想抢劫实现出人头地

  张君:团伙所抢得的赃款多用于享乐挥霍。张君曾对杨明燕说过:“要多干几次大事,等钱多得用不完的时候我就金盆洗手。”张君的目标是在全国每个城市建立落脚点,梦想着事成之后,自己一声令下,“全中国都要抖一下”。

  周克华:据报道,周克华多次寄钱给母亲和儿子。性格内向的周克华不如张君高调,但他多次在女友面前流露出想出人头地的意愿。在被击毙前,他曾给女友打电话称:“这次没有抢到多少钱,要干一票大的。”

  专家点评

  每个人都有最信任的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传强认为,对于两人将抢来的钱用在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出,张君是一名及时行乐、以自我为中心、更多时考虑的是自己的人,他抢了钱包养情妇,又将情妇拉下水,作为犯案的同伙。而周克华身上体现出来却有双重的人格,他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漠视生命,但还残留有家庭观念。

  之所以两人暴露都跟情妇或者女友有关系,梅传强提出,其实这点很好理解,犯罪分子也是正常的人,每一个人在心理上来说都有最信任的人,绝大多数人特别相信有感情的异性,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一个共同特点。当然也不排除犯罪分子有生理上的需要。张君包养多个情妇主要是为了给他提供藏身地,他的犯罪需要帮手,将情妇拉下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这些人不去告发他,不敢去检举揭发。但周克华与女友的“交流”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罪案

  作案手段:

  都是流窜作案手段残忍

  张君:他每年都要定期将骨干成员拉到深山老林搞训练,对新入伙的成员,他也要逼其杀人,背上命案,使其死心塌地卖命。张君团伙虽然有时会住在宾馆里,但几个人决不会同时出现,连扔饭盒也是分开出去。张君在所活动的几个城市都发展有多个死心塌地任其驱使的情妇,还发展有不少同伙和关系人。

  周克华:与张君一样都是流窜作案、而且手段残忍。2004年4月,周克华在重庆实施枪杀抢劫案,一年之后再次作案,在枪杀两人、抢得17万元后逃至云南。2009年3月19日,再次回到家乡,枪杀哨兵抢走枪支。随后前往长沙,两年内制造了4起枪击案。今年1月6日,现身南京进行抢劫。几个月后,他又出现在我市制造了“8·10”抢劫杀人案。作案时一般都选在繁华城市的复杂地段,这样一来警察不方便开枪,否则容易伤及老百姓。

  装备对比:

  张君武器多数量更大

  张君:武器种类多、数量大。从1994年开始,张君等人前往云南、湖南,通过非法买卖、抢劫等方式,获取了“五四”式手枪、霰弹猎枪、冲锋枪、手榴弹、手雷等各类武器。

  周克华:孤身作案,武器相对较少。通过盗窃、非法买卖、抢劫的方式,获取了猎枪、“五四”式手枪、81-1自动步枪各一支。

  逃匿方式:

  周克华擅易装爱藏深山

  张君:作案之前,张君都会亲自计划行动的每一个细节:怎么逃跑、怎么动手抢托盘,在5分钟内可以跑多远等,要花七成以上精力用在踩点、研究撤退计划、制定对付警方事后追捕的方案上。张君办有7张假身份证,并利用女人作掩护。

  周克华:周克华野外生存能力极强,常常爬上路过的运输货物的火车,趴货车等,行走铁路。周克华曾步行逃离南京,一路跑坏三双鞋。他习惯藏身在深山中,并能独自生存下去。作案之前用很长的时间踩点,作案中又换乘交通工具,比如说摩的换汽车,汽车换摩的,再步行,遇到交通拥堵时也方便逃跑,给警方追捕造成困难。易装是周克华经常采取的逃跑措施。多次录像显示,他在逃跑中摘下墨镜变装,有时还会给装钱的袋子换包装。

  专家点评

  周克华比张君更加狡猾

  对比两人的作案特点,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授管光承列举了五项相同之处:第一、作案时间跨度大;第二、都是用枪,手段残忍;第三、多个省市流窜作案;第四、作案前后精心策划,抓捕难度大;第五、都极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爱研究枪战等侦破方面的片子。

  管光承指出,从具体作案手法来讲,周克华比张君更有反侦查能力。张君作案后先是就地隐藏,在隐藏两三天后便会再逃离。而周克华通常作案后不逃离,就地隐藏,利用其对当地地形熟悉的优势进行藏躲。而且周克华在连续犯案后,竟然还回家探望亲人,这一方面说明周克华虽然性格内向,但却胆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到闹市区来躲避混淆警方视线。摘下墨镜变装、换口袋包装等细节问题,则表现了周克华极其狡猾。

  结局

  血债累计:

  都身背至少10条命案

  张君:被称为“中国第一悍匪”。从1991年6月至2000年9月,在重庆、湖南、湖北三省市等地持械抢劫、故意杀人、抢劫枪支弹药22次,致28人死亡、5人重伤、17人轻伤。

  周克华:人称“爆头哥”。从2004年4月至2012年8月,先后在重庆、长沙、南京持枪抢劫、故意杀人,致10人死亡、6人受伤。

  夺财数目:

  张君抢劫超周克华10倍

  张君:锁定的目标多为金店、银行和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团伙数十次作案,劫取的现金、首饰价值共计约600多万元。其中,4次抢劫金店,且劫取的金饰一次比一次多,价值从40余万元到260余万不等。

  周克华:作案对象都是个人,多为刚从银行取钱出来的市民。从2004年4月到2012年8月,周克华虽频频作案,但并不是每次都有“收获”,作案9起共劫得现金50多万元,不到张君抢劫的十分之一。

  最终结局:

  都是在重庆没能跑脱

  张君:2000年9月,张君团伙被重庆警方擒获。2001年4月21日,张君被判处死刑,5月20日在沙坪坝区歌乐山被执行死刑。

  周克华:2012年8月14日清晨,在沙坪坝区覃家港镇童家桥,民警发现周克华的踪迹,双方发生交火,周克华被当场击毙。

  专家点评

  周克华心理素质比张君强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授管光承认为,这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刑事案例。张君作案是采取团伙作案,但团伙作案在警方侦查中更容易得到线索,如果团伙中有一人落网,很可能就牵连出其他作案人员,而且团伙作案分赃不明容易引起矛盾。根据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周克华作案多是单人行动,留下的线索不多,也不会被同伙牵连。张君的系列抢劫案件是由小到大逐步升级的过程,其抢劫金额有一个由少到多的发展阶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很大的胆子,且主要以金银为主。

  而周克华的第一次作案就抢夺现金数万元,持枪打死1人,可见其具有更强的心理素质。而且周以抢夺现金为目标,少了金银的销赃过程,从而更降低了风险。同时,张君直接抢银行金店,周克华抢劫对象更多瞄准取钱的客户,这与两人狂放和内敛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

  专家建议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典型案件汲取经验

  在对张君和周克华案例解析后,管光承建议,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时期,学校和社会要尽量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以防出现偏差。此外,管光承还希望充分研究这一类典型案件,汲取经验教训,加强对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力度,将此类案件消灭在萌芽阶段。(华龙网/重庆商报 张樟 杨玺 付迪西)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9:44:2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分析周克华逃亡路线:案发地均为交通便利大城市

2012年08月17日 10:2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题:周克华的逃亡谜团

    九年时间,十条人命。随着周克华被击毙,长达九年的追与逃终于结束。而他的历次逃脱之路,无疑成为重大犯罪档案中的又一谜团。揭开和研究这些谜团,有助于警醒世人

    南京枪击案后,共有1.3万民警进行地毯式搜捕;长沙枪击案后,几近全城布警,荷枪实弹地排查;“8·10”重庆劫案后,军方亦参与搜捕,连夜搜山,并展开三道包围拦截。

    光天化日之下却能消失于层层封锁之中,警方数次倾巢出动均一无所获,周克华案的特殊性值得反思。

    作案时间均为上午

    10起案件均发生于工作日的上午9点至12点之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多犯罪嫌疑人都会选择在上午作案。“在那个时间段,街上的人相对较少,易于逃脱。且一般罪犯在行动前都已进行了精心策划。经过一夜的漫长等待,没有必要再等到下午了。”

    周克华所选择的时间集中在工作日上午,地点为喧闹的市中心或密集的生活区,案发后从容离开而非仓皇而逃。如此嚣张,与他强大的心理素质不无关系。

    “一系列枪击案均属于单纯的窃财犯罪,这类犯罪的目的在于供自己享用,而不像其他报复犯罪,可以和你同归于尽。所以他一定要考虑如何安全脱身。”西南政法大学刑侦学教授郑海认为,上午作案后有充足的白天时间,方便下一步计划。因此,虽然袭击的目标是偶然选择,但周克华的10次作案均将时间控制在了中午之前。

    “正如每次枪击都是一枪毙命,周克华会尽量缩短在现场的时间。他的所有选择都以为安全脱身为目的。”郑海说。

    事发交通发达城市

    专家认为,周克华在选择作案城市时,交通是重要考量标准。南京,临江近海,拥有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南京港,“黄金水道”穿城而过;长沙,河网密布,湘江全年可通航;重庆,长江干流自东向西横贯全境,水、陆、空三种交通资源汇集。除水路外,三座城市更有发达的轨道交通,为周克华提供了多种选择。另外,三座城市的城区地形复杂,适合逃逸和躲藏。

    此外,周克华的作案地点每次都选在人群聚集区,且大多集中于同一区域。2009年10月14日长沙南郊公园的枪击案,与芙蓉南路枪击案案发地点相距不到两公里;与“6·28”天心区枪击案发生点相距约5公里,而与雨花区枪击案相距7公里左右。

    对于周克华的“高调”,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教授郑海解释到,一般规律来说,犯罪分子在选择城市与地点时,都会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考量与踩点。劫财犯罪的地点选择一般有三个因素:是否有财可抢、是否有作案机会,以及作案后是否能够逃脱。而同一地点集中犯案,则在于他对周围环境已十分熟悉,便于轻车熟路快速撤离。“闹市区大额取款的几率更大,且在人多嘈杂的地点,嫌犯反而更容易隐没在人群中。但周克华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客观条件,数额大、易逃跑,对他来说已是万事俱备,其他因素都是其次了。”

    “周克华非常善于分析警方的心理。例如‘5·16’案的作案地点,不到五十米便是沙坪坝公安分局。他正是利用‘灯下黑’的现象,逃过了法眼。”郑海认为,周克华冷静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不畏人群,为满足大额窃财的目的铤而走险。

    作案地点皆邻近铁路或高速

    在案发四起的长沙,京广铁路穿城而过。2011年6月28日,长沙突降暴雨,周克华于上午9时枪杀一名工地老板。有目击者称其作案后“从容东去”,经过一家机电市场前往韶山南路。此路正通向南二环,与京广铁路相交汇。“8·10”重庆枪击案发生后,周克华搭乘摩的,于一公里外的新桥加气站下车。该站紧邻襄渝线,也正是在这条铁路上,铁警朱彦超因公殉职。

    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大多案发地点位于距铁路不足一公里处,明显看出周克华对铁路的偏爱。“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说,犯罪嫌疑人会选择自身擅长的方式逃跑。而周克华选择沿着铁路,这属于他的个人习惯,也许他对铁路周围的环境更加熟悉。”李玫瑾教授说。在确定作案每一个步骤时,罪犯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在专家看来,周克华将作案地点贴近铁路,使他不必借助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便能快速逃离现场,此外铁路周边往往人烟稀少、树木丛生,也为他提供了有利的逃亡条件。

    依靠原始步行

    2012年南京枪击案发后,警方随即调集大量警力赶到现场,刑警、特警等公安“尖刀”部队亦全部出动。案发后约10分钟,一架警务直升机也加入搜寻队伍。为逮捕周克华,南京启动“关城门”方案,进行地毯式搜查,然而依旧无功而返。

    据相关报道,10起劫案中,周克华唯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摩的。南京劫案后,有目击者称周克华乘上了开往泗洪的大客车。但警方于南京长江二桥将该车截获进行搜查,却一无所获。

    “不选择客车这一类公共交通工具,而更倾向于独立行动,甚至是最原始的步行。”西南政法大学刑侦学教授郑海认为,选择步行正体现了周克华的狡猾之处。如果第一时间想到乘车,那说明他很慌张,且容易被人注意。步行可以缓解他紧张的心理,思考下一步行动。此外,步行的灵活性使得他能够利用一些监控死角,避开警方搜捕,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关城门”对周克华并未奏效。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9:45:24 | 只看该作者
警方再次披露细节:8人组锁定周克华 当天必落网

2012年08月16日 10:53:55

来源: 华龙网

  周克华被击毙时,警方是怎样布控,又是如何发现周克华的?昨日,在(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警方向记者再次披露击毙周克华的细节。第一个发现周克华的民警李雨东称,14日凌晨,周克华在童家桥两银行踩点时,已被8名民警盯上,当天必落网。

  8人战斗小组等候周克华

  在击毙周克华之前,警方得到消息称,周克华还想出来再干一单大的,地点选择在他熟悉的沙坪坝区,作案时间就定在12-8-14日,作案目标则是附近银行。

  “我们接到命令后,开始4人一组,在沙坪坝辖区内银行附近蹲点布控。”沙坪坝区微电子园派出所副所长李雨东说,自己和王晓渝、周缙、唐倩龙4人一组,其中自己和唐倩龙两人搭档,王晓渝和周缙两人搭档,在童家桥邮政储蓄银行蹲点布控。另有一组4名民警在中国银行布控。

  由于两家银行相隔不到10米,两个4人小组合并成了一个8人的战斗小组,一起在附近蹲点守候。李雨东则是该战斗小组的总指挥。

  疑似目标出现电话预警

  “我当时是一身运动装打扮,和当地老百姓一起晨练。”李雨东回忆称,当地有一个空坝,不少市民喜欢在此晨练,于是自己也跟着老百姓晨练。唐倩龙扮演散步的市民,王晓渝和周缙则扮演早起出门的市民。

  李雨东一边锻炼身体,一边留意观察路面情况。大约凌晨6点40分,李雨东发现一体型偏瘦的男子从烈士墓方向走来,该男子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件格子衣服,背着一个黑包。

  “当时,并不能确定他就是周克华。”李雨东回忆称,远看这名男子与通缉令上的周克华有些相像,细看却又有差异。但根据该男子走路的姿势,李雨东判断该男子极有可能就是周克华。

  于是,李雨东掏出电话,佯装有事打电话,将“警报”发给了王晓渝和周缙。同时,“眼神通知”不远处的唐倩龙,两人一前一后,开始对这名疑似周克华的男子进行跟踪。

  中途换人继续紧密跟踪

  跟踪了一会儿,疑似周克华的男子径直向王晓渝和周缙走去。4人相互一对视,心领神会,李雨东和唐倩龙慢下脚步,王晓渝和周缙在和周克华迎面走过后,则转身跟踪。而李雨东和唐倩龙,则放远距离跟踪监视。

  而此时的周缙和王晓渝,也不能确定这人就是周克华。他俩跟踪了周克华大约100米远后,周克华突然发现不对劲,加快脚步穿过马路,朝对面的童家桥莴笋沟一巷道内走去。

  王晓渝和周缙用眼神打了个招呼,周从正面跟踪对方,王从另一侧跟了上去,两人相距约2米,都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跟着走进了小巷。

  听到枪响立马冲进巷内

  “当他们走进小巷后,我们其余6名民警也开始向小巷靠近。”李雨东回忆说,当王晓渝和周缙走进小巷后不久,自己就听见“砰、砰、砰”连续三声枪响。

  坏了!李雨东先是一震,随即和唐倩龙一起,立马从口袋里掏出手枪上膛,准备冲进巷内。还没等二人冲进去,仅过了短短3秒,巷道内再次传来连续四声枪响。

  等李雨东和唐倩龙冲进小巷,周克华已被射倒在地,身体还在抽搐。王晓渝和周缙还紧紧握着手枪,枪口仍对准倒地的周克华。

  李雨东表示,王晓渝和周缙紧跟着周克华,自己和唐倩龙也跟在后面。在他们身后,4名民警也跟随而来。李雨东说:“我们当天8人都紧盯着他,他必然落网,不是活捉就是击毙。”(华龙网/重庆商报 王松南)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9:46:23 | 只看该作者
前妻:周克华曾研究张君 认为其弱点是女人

2012年08月16日 09:52:31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他还是那个样子。”从照片里,陈启红一眼认出儿时玩伴周克华,但只能回忆起他十几岁以前的片段。

  即使是看着儿子长大的母亲,对成年以后的周克华也几乎一无所知。

  因连环枪杀案震惊世人,最终被枪声终结,周克华在人们眼里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像。

  人们也许会问,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

  母亲说

  连离婚了都没跟我们讲

  周克华遭击毙后,有媒体记者回访了周克华的母亲陈世珍。她回忆说,周克华20岁左右的时候,曾经想入伍,但体检没有通过,“血压不正常”。

  1993年,周克华回到家乡。两年后,经堂兄介绍,他在重庆火车北站附近找了一份装卸集装箱的零工,依然靠卖力气为生。

  做搬运工期间,周克华结识了南岸区长生镇的徐某,村里邻居都叫她“二妹”。1996年,两人结了婚,开始在距二塘村50里外的长生镇租房居住,并生下一个儿子。

  学会开车的周克华决定不做苦力活了,到堂哥的公司当了中巴客车司机。只干了两年多,周克华因为超载被查,车辆被扣,丢了饭碗。不久后,妻子和他离婚,带走了孩子。

  陈世珍说,儿子搬到长生镇租房后,就很少回家,“连离婚了都没跟我们讲”。离婚后,儿子只告诉她,自己要出门打工。

  之后的十多年里,陈世珍并不知道,在儿子身上都发生过什么。但她记得,2000年前后,有大批警察来到家里,说周克华在武汉被查出非法持有枪支,要被劳教。

  有媒体引述陈世珍的话说,警察在儿子的房间里搜出子弹,周克华也因此被劳教两年。还有媒体报道,周克华枪支被收缴时,曾经拒缴,并朝天开枪,而后又去警方处索要枪支,结果被判坐牢。村民说,周克华对此感觉“冤枉”。

  子弹把老两口给吓傻了,陈世珍说从来没有见过儿子有枪。对于儿子非法持有的枪支,陈世珍推测是猎枪,因为当时周克华是跟“一个背猎枪的老头”一同去的武汉。

  公开资料显示,周克华1991年9月曾在沙坪坝盗取猎枪一支,1997年夏天在云南边境购买五四式手枪,从2004年4月起,周克华开始走上持枪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2005年10月,他在云南曲靖宣威火车站被查获非法持有手枪,被昆明法院判刑三年,于2008年4月出狱。

  陈世珍对儿子的记忆已经出现了“断层”。

  近邻说

  今年8月才晓得他叫周克华

  “不会哦,那个抢劫杀人的就住我们这里?”前天上午11点30分,南岸长生桥镇,两位40多岁的大姐正在讨论墙上周克华的通缉令,当我们打听周克华在这儿的住址时,其中一位大妈这样反问我们。

  长生桥镇横街,房子清一色灰砖红瓦,显示出上世纪70年代的模样。只有在石桥铺街3号,一个叫东升彼岸小区才显示出一点现代气息。

  “今年3月,有警察来我们这调过监控。”东升彼岸小区门口右侧有一家中百超市,超市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才晓得他们当时是在找周克华。”

  我们沿东升彼岸小区大门左边一条小路朝西,走上石梯,就是横街100号的背后,开着一扇木门,里面住着一对姓易的老夫妻,70多岁了。易姓老夫妻在这里已经住了9年,易大爷说,周克华一家从2006年就住在这里,但家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女的带着儿子在家,“那个男的从来不跟我们说话。”婆婆接过话头,说做了邻居这么久,“我们问了那个娃才晓得他姓周。”

  他们家的客厅很显眼,大小10平米左右。摆着一个半米高的木柜,一块木板搭在两条长凳上,木板上是电水壶和电饭煲,一张竹床竖放在墙边,水泥墙面没有粉刷。

  “她家男的去年七八月的样子回来过,当时我看到的,又黑又瘦。”隔壁给人送煤气罐的老胡说,“已经几个星期没见到那个女的和她儿子了。”

  前妻说

  周克华看不起张君说他死在女人手上

  但周克华遭警方截获时,恰在与女友张贵英通话

  2001年,悍匪张君重庆伏法;2012年,时隔11年后,周克华在重庆被警察击毙。

  虽然两人存在不同时代,但因为身上有太多的共同点,总是会被人作比较。

  周克华和张君,都是在渝湘两地跨省作案,犯案时间长达数年;周克华和张君,都选择在银行这种保安严密的地方抢劫、都是杀死杀伤多人,罪行累累。

  周克华和张君,枪法一样精准,但都最后栽在重庆。

  尽管周克华和张君有着太多的相似,但据媒体报道,周克华的前妻徐某说,周曾经研究另一个全国闻名的悍匪张君,并认为张君的弱点是女人和手机。

  张君在落网之前,先后认识了5个重庆女人,在他屡屡犯案期间,张君的情妇严敏、秦直碧、杨明燕、陈乐、全泓燕都为他提供住处,窝藏他,有的甚至还陪同帮助他实施抢劫杀人计划。

  但诡异的是,伴随着四川宜宾20岁女子张贵英浮出水面,警方透露最终锁定周克华的行踪,源自对张贵英电话的监控时,周克华却和他鄙视的张君一样,最终栽在了女人身上。

  纵观新中国十大悍匪龙治民、白宝山、张书海,他们在犯下累累罪行后,往往能够凭借狡猾的手段躲藏起来,但是最终泄露他们行踪的,偏偏是帮助他们藏匿的女人。

  专家分析

  女友是他们的情感寄托

  “周克华等人内心是黑暗的,他们的生活没有光。”平时他们在外作恶多端,杀人不眨眼,视人命为草绳,受到众人的谴责,作案之后他们的生活是处于黑暗之中的。在群众那里,他们不会得到情感的慰藉。

  相比于常人拥有亲情、友情、爱情等众多的情感,他得到的情感微乎其微,可以相信信任的人也寥寥无几。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得那样丰富,会得到那样多丰富的情感。

  但是这些人的内心跟常人一样很渴望情感,希望有一个精神的寄托处。且往往这样的人在情感方面是软弱的,他必须要找到一个人作为他的精神寄托,在她那里他可以找到慰藉。

  因而女友成为了他所有情感与精神寄托。其他人他不一定相信,但是,女友作为他的伴侣,他将全部的爱与希望寄托在那里,女友成为了她最信任与最亲近的人。

  周克华自己人格变态、情感扭曲,只有女友这里能给他一点儿光、一点儿心灵上的安慰,且能给他一些正面的能量。“如若他还没走到这一步,女朋友可以给他一些正面影响,让他不再误入歧途。”

  同事说

  他诈金花拿3个A还很淡定

  “时隔多年,周克华的模样也大有变化,我想了好久才认出他。”当年的同事马先生仍记得周克华留着标志性“板寸”的样子。可哪曾想到,周克华竟然成了“悍匪”。

  身体壮冬天光膀子搬运

  第一次见到周克华,大约是在1998年10月。周克华正在搬货,他光着膀子,大汗淋漓,和其他的搬运工相比,显得更黑。

  “听别人说,周克华是公司董事长的堂兄弟。”马先生当时负责维护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但常和搬运工们接触。忙碌起来时,常常一整天没法休息,而一旦有货车进场,就得马上起来搬货。马先生从没听周克华叫苦叫累,几次接触下来,马先生发现,周克华的确是搬运的好料,叉车也开得特别溜。

  他个子不高,一米六七的样子,但身体素质极好。周克华搬货的时候,一年四季都光着膀子,露出背部结实的肌肉,他也不像其他的搬运工肩披毛巾,出汗了,胳膊肘一甩,又开始干活了,即使大冬天也不例外。

  不主动不爱跟人打招呼

  空闲的时候,周克华常常独处。有时候,他会躺在货物堆里小睡,有时候则捧本小说仔细阅读。

  中午吃饭,是货场里最热闹的时候。公司有食堂,搬运工们这时都会围坐一堂,搬运工们大多爱喝上几口,喝酒的、说笑的,席间唾沫横飞,有说有笑。唯独周克华总是拿着黄色的搪瓷碗,盛上一大碗饭菜,独处一角。

  在马先生记忆中,周克华肯帮忙,一叫他,他就来了。而如果是叫他去耍,他也会来。不过,周克华的性格是不主动跟人打招呼的。“他不是肌肉男,但非常有力。“马先生说。

  很淡定爱看书打扑克

  和周克华印象最深的一次接触,也发生在牌桌子上。

  货场的活路通常在夏天时相对清闲,没生意时,搬运工们喜欢聚在仓库乘凉,打扑克成了唯一的乐趣。

  除了看书,周克华也打扑克。有一次,大家在仓库“诈金花”。一同事拿了“3个8”,拿3个8的同事以为自己赢定了,不断下注,一副必胜的姿态。几轮过后,一向不多言语的周克华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不想你输太多,开牌吧!”大家这才发现,周克华手里竟然是“3个A”。当时大家都傻眼了,而周克华则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

  直到2000年,马先生离开公司,他和周克华也就失去了联系。(阮长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5-15 18:20 , Processed in 0.079581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